房梁上跳下个俊朗男子,伸手勾住青跃的肩。
青跃耸了耸鼻子,愁眉苦脸说:“大街上。屿哥您别问了,我还得去请郎中来。”
俊朗男子朝青跃挤眉弄眼:“如今咱俩同在绮殿下跟前当差,互通有无才好办事,你跟哥说说,哥陪你一道去呗。”
青跃推开他凑上来的脸,说:“好吧。那个瘸子姑娘说自己略通医术,殿下就将她和她妹妹捡回来了。”
“她通医术,怎么还自己先病倒了?”男子不解道。
“是受了风寒。”青跃说:“您跟我去请郎中,殿下这里谁守着?”
男子答:“江姐姐在。”
青跃喜道:“守一姐到了?如此殿下便不会再耽搁了,咱能早日回椋都!”
他二人说话间下了楼,去找客栈的伙计问最近的医馆怎么走。一靓丽女郎从二楼转角处走出来,抬手叩响刚才青跃关上的厢房门。
里间人隔着门说:“进来吧。”
女郎推扉入内,唐绮已换好了中衣,披一件貂绒大氅,盘腿坐在罗汉床上烤火。
“守一,你怎么来了?”唐绮问。
女郎走近,单腿曲下,跪到八角炉前,拾起火钳翻里边的红碳。
“殿下离开椋都已多日,娘娘心中很是挂念。”
唐绮凝着眉,手烘热了,用大拇指按压太阳穴。
她这次南下来扫墓,的确耽搁得久了些,但她母妃生性懦弱,只盼明哲保身,并不指望她这个庶出的二公主有何作为,平日里纵她惯了,不会急着召她回去。
“椋都有了什么新鲜事。”
“二公主料事如神,是忠义侯府的家事。”江守一面无表情地答道:“三日前,坊间传起了一桩旧闻,说的是已故大将军于颂,薄情寡义抛妻弃子。”
“风流债?”唐绮顿手,“老侯爷是何反应?”
“着了大理寺暗中去查。”
“看来确有其事。”唐绮寻思道:“朝中有人参他了?”
江守一答说:“没有。但传闻有鼻子有眼,说于大将军曾娶过一妻,因出身低微便没声张,十八年前为和国公府结亲,这才干出了抛妻弃子的事来。”
唐绮听了个稀奇,说:“抛妻不知,老侯爷子嗣不多,弃子想必另有隐情。”
“可不是么?他那发妻走之时据说已身怀六甲,流落在外,次年生产时,被鹭州一位姓周的女商客救下。若那弃子被接回,忠义侯便后继有人了。”
唐绮听到此处,挑了下眉。
“姓什么?”
江守一愣了愣:“啊?”
唐绮将一臂搭到案几上,敲桌说:“那鹭州女商客姓什么?”
江守一立即从怀里摸出密信来,呈于唐绮。
“刑部快大理寺一步,查出的消息都在里面,娘娘让殿下过目。”
唐绮接过信,江守一起身给她掌灯。
信笺处的红蜡在跳跃烛火下软化,唐绮借着烛光光,细细查看信上内容。
鹭州,响水郡,商贾周府。
竟这么巧?就是不知响水郡,到底有几个周府了。
唐绮想到自己救回来那个狡猾的小瘸子。
烛火将她的眼睛映出斑驳碎芒,江守一见她忽然露齿笑起来,明眸编贝,让人心头一滞,立即低下头,不敢再看。
“母妃如何吩咐的?”
唐绮伸长藕臂,密信跌到火盆里,转瞬烧为灰烬。
江守一说:“忠义侯军权在手,若后继有人,椋都势必风起云涌,娘娘怕殿下将来不能全身而退。”
“若我不办呢?”唐绮脸上笑意褪去。
“娘娘也是为殿下而谋,让殿下自行决定。”
昭皇妃母家不济,生出唐绮这个女儿,也不敢露头冒尖,总想着如何稳定朝中局势,不愿椋都这潭水变得浑浊。
可唐绮不一样。
三年了。
每年南下扫墓,她都会暗中查探边塞景军动向。飞霞关还没有收复,当年战死的唐国将士,和她那白白断送性命的未婚妻,尚不能瞑目。
到底还要蛰伏多久呢?
她把大氅拢紧了些,毫无感情道:“信上说,那对母女栖身响水郡周府,明日你去查实,不要轻举妄动。”
江守一应了,唐绮便说:“退下吧,本殿乏了。”
罗汉床边倚着一柄古朴宝剑,唐绮将宝剑捞到手里,抽出擦拭剑锋,随时间流逝,她的眼神愈发暗沉。
不知为何,她有着强烈的预感。
占了她厢房的那个小瘸子,今夜冥冥之中拦了她路的那个可怜虫,极有可能,要成为搅乱椋都这潭死水的祸首。
擦好剑,唐绮靠着墙壁入睡,耳边回响起那小瘸子说的话。
“我不探听你的身份,你也不过问我的私事。”
好一个不探听,不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