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熹宁有气无力地喊了声:“妈。”
“电子竞技是被国家认可的比赛,而且人家一场比赛都赶上我一年收入。”
孟静姝点点头:“是呀,前段时间你小闺女过生日,小赵送了个二十万的包。”
“什么?多少!”
也就日子好了,除了两姐妹送的,郑秀自己买的包最贵也才五百块钱。
孟成明也不淡定,眉头皱得很深:“你怎么能收这么贵的礼物。”
孟熹宁解释:“我没用,回头要还给他。”
郑秀担心:“才二十岁,花这么多钱家里恐怕都不知道,你赶紧还回去,别惹事。”
孟熹宁幽怨地瞥了孟静姝一眼,随即点头应声。
“花钱大手大脚,也没读个大学,还比你小了四岁,这事我不同意。”郑秀说得坚决。
孟成明收到郑秀的眼神,也跟着说不同意。
“又不是结婚,你们不用同意。”孟熹宁摆烂加无语:“让我多接触人的是你,现在谈了你又不同意。”
“我是让你找个稳定人,谁让你找混混了。”
“妈!你说谁是混混啊。”孟熹宁跪坐起来,不可置信:“你能别听风就是雨吗。”
她跳下炕,趿拉着拖鞋往房间走。
“还没说完,你走啥。”郑秀嚷嚷。
孟熹宁喊:“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
郑秀朝孟静姝抱怨:“你看她什么态度,我这还不是关心她。”
孟静姝磕着瓜子,懒洋洋地说着:“你不了解情况就说别人是混混,换我也不乐意。”
“我说得还是委婉,你是不知道倩倩妈在街上怎么说。”想到刚才街上倩倩妈胡咧咧地话,郑秀就生气:“她说要给小宁介绍个市里的科长,让我回来劝劝。”
孟静姝嗤笑:“年纪多大,得四十往上了吧。”
“没有,才三十六。”
“大了十一岁,她也好意思说。”孟静姝目露无语:“你也好意思说,小赵没你说的那么差,人家考上了江月大学,他现在的情况你可以理解为休学创业。”
郑秀惊异:“江月大学,跟你一个学校?”
“是啊,人家比我厉害,纯文化分考的,上次我去桐安出差,碰到了,人长得又高又帅,还是个混血儿,你说小宁能看上大她十一岁的老男人?”顿了顿,孟静姝又补了一句:“跨年那会儿,小宁不是带了很多东西回来嘛,都是小赵买的,她第一恋爱,你们就这么个态度,等她丧失了兴趣,你们说怎么办。”
郑秀嗫嚅:“哪有那么严重。”
“要我说你也不用担心,小宁心里有数,她要是真想进入下一阶段,肯定会把人带回家,上次要不是碰巧碰着,她指不定连我都瞒着。”
郑秀貌似被说服,她靠近孟静姝,低声道:“我刚才碰到和钦妈,她问我咱家小宁有没有对象,还说她家和钦在北城买房了。”
“和钦谁啊。”
“就咱家右边数第四户那家的儿子,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和小宁一个班,人家学习好高中考进市一中,大学直接考上北城大学。”郑秀羡慕:“都说他家是文曲星下凡。”
“确实优秀。”孟静姝点头:“怎么,你想把他们凑一对?”
“我倒是想。”郑秀朝抻头看了眼孟熹宁的房间,憋屈道:“想也是白想。”
经过一个春节,孟熹宁找了个打游戏的男朋友整个亲戚圈都知道,甚至有好事者劝分手,也就她那几个不怎么熟还在上初中的表弟堂弟红着脸求她,让赵瑾珩带他们玩两把游戏。
听到孟熹宁支支吾吾地声音,赵瑾珩险些把脸笑烂,那天赵瑾珩也凭着本事征服了三个小跟班。
再有人提到赵瑾珩,不用孟熹宁出面,三个小跟班你一言我一语,简直要把赵瑾珩夸出一朵花,次数多了,郑秀也会跟着附和一二,因为孟熹宁发现郑秀私下向小跟班们打听了不少事。
…
初十早上,一家人开车回江月,九十岁的爷奶和二叔一家,小姑一家站在路边朝他们挥手。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年轻时吵得不可开交的人,年纪大了反而能和平相处,看着越来越小的身影,郑秀长叹了口气:“你小姑跟我说晓莹在闹离婚。”
孟晓莹是二叔家的大女儿,比孟静姝小三岁。
想到孟晓莹微凸的肚子,孟静姝诧异:“为什么离婚?这都二胎了。”
“男的不老实,当初他们结婚我就不看好。”郑秀撇嘴:“他们结婚办酒席,晓莹那个婆婆除了刚进门跟女方这边的亲戚打了声招呼,后面光招待男方那边的亲戚,你二婶可能觉得面子过不去,就大说特说你有本事,晓莹婆婆才坐我们这桌聊了几句。”
孟家老一辈基本没什么出息,就小姑一家在村里开了个罐头厂,郑秀理解城里双职工家庭的人看不上他们,但是她在江月生活的两年被姐妹俩养的很好,还没受过这种气。
“你二婶贪男方家庭,男方能不知道,也就是看晓莹是个老师,还有了孩子,才让进门,不然你二婶的算盘肯定落空。”
孟熹宁坐在后排,十分无语:“那你还叫老叫我找个有钱人。”
郑秀扭头瞪了她一眼:“找个有房,工作稳定就是有钱人啊,门槛儿什么时候这么低了。”
孟静姝问:“我二婶愿意?”
“得看晓莹能不能立起来,要我说离了得了,你看晓莹比你小三岁看起来比你还大,在他们家指不定怎么受挫。”
孟熹宁捂嘴轻笑。
孟静姝抽了抽唇角:“您是在夸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