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一半,身后的宋淮靳突然开口:“那现在可以加你微信了吗?万一我对今天的内容有问题...”
“你企鹅号上没有新闻部的工作群吗?有事的话你可以直接在工作群里找我。”
她说得公事公办,合情合理。
宋淮靳没有接话。林杳眠以为他默认了。
等走到有光亮的地方,宋淮靳拦在她面前,收起脸上的玩味,舌尖抵在下颚:“我做什么让你不爽了吗?”
他发现林杳眠说话总爱低头盯着地面,避免和他有多余的眼神接触。
林杳眠的手揣在衣兜里,握紧钥匙串,她掩饰住神情里的躲闪,努力保持平静的语气:“没有。如果你后续有培训上的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我新闻部工作上的事都是企鹅号上处理的。”
她又补充:“或者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妥,可以去找部长商量换个人带你。”
昏暗的光线如同一层薄纱,笼罩在女生身上,将影子拉得长长。
她脸上那种不易察觉的紧张又来了。
宋淮靳没有说话,而是主动退后两步,让出一个身位。
*
林杳眠心绪不宁地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半途接到妈妈蒋悦的来电。
“杳杳,我看天气预报说你们那边最近降温了,你记得加两件衣服。最近学习上怎么样?大二了是不是变忙了?”
林杳眠想起白天在教室里的场景,低头看见路面上自己影子,回答:“比大一忙一点,但是还好。”
蒋悦又问了女儿几句生活上的事:“你一个月生活费够用吗?你姑姑说你弟弟在洛城上大学一个月都要两千打底,京市物价肯定比洛城贵。你不够的话要给家里说...””
林杳眠赶紧说:“够的够的,我暑假做家教不是还攒了一点吗。”
蒋悦放不下心,嘱咐:“时间不够的话,兼职就先别做了,心思还在放在学习上...”
“嗯嗯,我自己心里有数。”林杳眠问出她最关心的问题,“外婆最近还身体好吗?”
林杳眠的妈妈蒋悦是高中老师,一心扑在所带的班级上,爸爸林建锋是外派非洲的工程师,每年只有春节回来。外婆在林杳眠上小学的时候搬来家里同住,她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
但她上初中以后,外婆先是查出糖尿病,后又查出阿兹海默症,记忆和认知能力逐渐出现问题。
今年暑假回家,外婆有时候连孙女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外婆身体好着呢,按时吃药打针,复查也正常。我们上周末还带她去你姑姑家吃饭。每天护工都带她下楼散步,跟人聊天,就是记不清事了,昨天见过的人今天就认不出人家了。”
...
林杳眠推开寝室门。
袁曼香坐在书桌前戴着耳机看动漫,隔壁床位的书桌上摆满了购物袋,卫生间里传来潺潺的水声。
“叶佳媛回来了吗?”林杳眠问。
袁曼香摘下耳机:“对,比你早个十分钟回来吧,她刚进去洗澡。”
林杳眠点头,收拾一下书桌,准备去阳台把白天晒干的衣服拿进来。
她回头推开阳台玻璃门,碰上头裹白色浴巾的叶佳媛。
叶佳媛只是瞟了林杳眠一眼,然后一言不发地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坐下。
林杳眠和袁曼香对叶佳媛目中无人的态度早习以为常,从住进寝室的第一天起,叶佳媛便独来独往,也不会跟她们闲聊,上学期开始还经常夜不归宿
但叶佳媛除了傲慢点,也没做其他过分的事。
三人寝室氛围谈不上融洽,至少算相安无事。
洗完热水澡,林杳眠坐在书桌前预习完明天要上的数学分析,看了两个节的内容,她揉了揉脖子,把书装进包里,然后爬上床位。
刚拉上遮光帘,袁曼香的消息蹦出来。
「眠眠,你看论坛了吗?你写的那篇公众号火了!」
学校公众号的文章通常在学生群体掀不起水花,更像是完成学校的宣传任务,平时阅读量估计还没京大树洞bot上的失物招领高。
但这篇被转发到论坛里的公众号以一己之力把这周的平均阅读量拉到新高度。
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一张是林杳眠在开学报道上拍的。另外一张是发帖人自己拍的。
曲线设计流畅的黑色超跑在停车场中格外扎眼,戴着黑色棒球帽的男生手从容地搭在敞开的车门上,似乎刚下车准备离开。
论坛帖子的评论区,留言盖起高楼。
「网络段子走进现实之18岁靠父母全款拿下保时捷」
「一辆911就给你们唬住了。忘了之前物院楼下停过一辆布加迪?」
「大哥你看清楚,这不是911,价格是911的十倍」
...
京大的学生群体卧虎藏龙,不光体现在智商,还有家境上,和当初的博雅外国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停车场里有豪车不是炸裂的事儿。难得的是车主不光有钱,还有颜。
林杳眠不得不承认,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显然给予了宋淮靳多余的偏爱。不管是正经摄影,还是手机偷拍,从任何角度看,他那张好看的脸确实挑让人不出毛病。
袁曼香在微信上感叹:「投胎真是门技术活,许愿下辈子投胎京A中产家庭。」
林杳眠调侃:「你太没理想了。我看网上别人的志愿都是纽约曼哈顿或者洛杉矶比佛利山庄。」
「你说得对,人要有梦想!」
在袁曼香发出下一句雄心壮志之前,林杳眠又打字: 「但是按照概率论,你有95%的可能性会去第三方贫困国家。不被调剂完成梦想的概率比你手游抽SSR还低。」
袁曼香回复一个哭哭的小熊表情:「果然梦里什么都有。」
两个人一来一回聊得起劲儿。
林杳眠的手机屏幕上方突然弹出提醒。
康欣妍:「眠眠。我刚跟宋淮靳谈了这一个月你的任务表,他说他的时间不太合适,跟我申请换个人带他。那你这边就先不用带新人了,该完成的任务你还是一个人正常做就行。」
林杳眠没有第一时间回复,而是愣在床上。
前脚她刚提了一嘴,后脚他便付出了行动。
动作未免太快。
「好的。如果有临时紧急任务,尽管通知我就行。」
康欣妍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的弯弯绕绕,接着傍晚在办公室没聊完的话题,竭力劝说林杳眠申请去美国更好的学校。
美国是一个很远的地方。
林杳眠在上大学以后才第一次走出芜川,因为外婆时时需要人照看,蒋悦没有带她去旅游的功夫。
她离美国最近的距离是站在学校的光荣榜前面,上面写着哪位同学申到了哪几所大学。
站在旁边的人说:“好羡慕,听说去美国一年要七八十万。”
远不是一个工薪家庭可以负担的消费。
「美国消费太高了」
「试试直接申博士呢」
林杳眠没有马上回复。
二字班里还有其他同学想要本科毕业后直接申请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他们的履历远比她精彩。
假设两份申请文书同时摆在面前,林杳眠很难想象有人会选自己。
康欣妍鼓励她:「你才刚刚上大二,这不是还有三年。我前天在朋友圈刚好看到有一个学长在帮实验室招人,要不你发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成绩单给我,我帮你转过去。虽然他们是计算机学院的,但是他配文里说的理工科学生都可以。」
结束聊天后,林杳眠并没有立刻退出,而是切到企鹅号上的新闻部工作群,点开宋淮靳的名字。
两个人在企鹅上也不是好友关系。
就算宋淮靳不加她,林杳眠也会很快发过去好友申请。下周还有一个知名校友的讲座,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采访工作。
显而易见,康欣妍的通知比好友申请来得更快。
林杳眠讨厌失败的感觉,她始终尽心尽力地完成别人布置的任务,比如按时完成每日学科作业,寒暑假布置的额外课外读物,体育课800米要跑进3分30秒。
也包括在新闻部培训新人。
她在这件事上搞砸了。
所以此时此刻,林杳眠很想发条消息问宋淮靳,是不是真的因为没时间才申请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