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暮秋这个假期也没闲着,他跟林淑晓回了趟乡下。
他这几天几乎没什么时间去刷朋友圈,就连看个消息也只是匆匆一眼,不重要的一律跳过。
白天帮着外婆收些庄稼,晚上陪着外婆和妈妈聊些家常,过后沾了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外婆的腰不是很好。别家几天就可以收完的庄稼在外婆这儿就要多出好几天才可以收完。
所以每每这个时候,林淑晓就会带着童暮秋回到乡下,尽可能地多帮老人家干些活。
这几天的天气很好,林淑晓总会将厨房交给童暮秋,而自己带着年迈的母亲在外散散步。
暮秋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一手揭开锅,另一手拿着手机拍了张锅里正在沸腾的排骨汤,然后发送给宋玖清。
他知道宋玖清不会回他的消息,不过对方好歹有读。
“暮秋啊,快来看外婆给你带回什么好吃的了?”
听见声音的童暮秋连忙重新盖上锅盖,将嘴里的狗尾巴草塞进外面的垃圾桶里。他一边应声向外走,一边拾起绑在身上的围裙擦了擦手。
“李叔叔又做了些饼,你看看味道怎么样?”外婆手中的透明塑料袋里装着牛皮纸包裹的烧饼。
其实自童暮秋走出厨房时,他就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和烧饼上白芝麻传来的味道。
童暮秋拿起一块桂花酥烧饼放在嘴里一咬,热腾腾的白气立刻充满了他的口腔。桂花的香味和外层的饼皮混在嘴里,童暮秋觉得,有点太甜了。
“少吃点儿啊,不要一次性吃那么多甜的东西。”林淑晓在一边叮嘱着,不过外婆很快就喝止她,“你别老限制孩子这不能那不能的,吃一次又没什么。”
外婆还想童暮秋再多吃一块儿,不过被后者打着哈哈拒绝了。
既然这样,外婆也不再坚持。话锋一转,她又问起别的事:“那个在你们家养病的孩子最近怎么样了?有没有好转啊?”
童暮秋三两口就消灭掉了烧饼。他暂时不再参与话题,跑向厨房拿碗筷。
林淑晓摇了摇头,扶着老人家坐在餐桌前,有些惋惜地说着:“还是老样子啊。以前看见这孩子活蹦乱跳的还不觉得什么,现在看着他病恹恹的样子我这心里也不好受。”
“我听阿明说上个月又去了趟医院?”
林淑晓点点头,“是啊,当时突然就倒在门口,快把我吓坏了。”
哪怕是一年过去,林淑晓也总是会被任井榆的突然晕倒而吓个不轻。每每回想起,她总是心有余悸,总得用手放在心上轻轻拍一拍安慰自己。
童暮秋端着炖好的排骨汤走来放在了桌上,简单地炒了两碗菜摆在长辈的面前。他一边为外婆和林淑晓盛汤,一边接下了她们刚才未说完的话题。
“那都是上个月月初的事情了,那之后井榆哥一直都好好的呢。”排骨汤的鲜味仿佛充满了这个屋子,也勾得舌尖处的味蕾蠢蠢欲动。“外婆,小心烫。”
“哎,好,好。”外婆总是笑眯眯地面对童暮秋,她很喜欢这个独苗外孙,“你也喝,不要总是给外婆,外婆吃不完的。”
“妈。”童暮秋喊了对面的女人一声。他伸出手,自然地接过林淑晓递来的空碗盛了些冬瓜。
“暮秋过两天要开学了吧?”孩子的学业是长辈次要关心的问题。一想到下次见面就又要等很久,外婆有些暗自神伤。
“是啊。”童暮秋回应,他安慰道,“没事的外婆,我想你了就和井榆哥一起写信给你。”
现代科技高速发达,老年人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用着最朴素的交流方式传递信息。
外婆点点头,晚饭过后本来是要一起坐在院子里聊聊天,看看星星的。但林淑晓在帮自己换被褥,童暮秋在洗碗,外婆只能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摇椅上望着天。
不过没一会儿她就想起了什么,在客厅的柜子里翻找了好久才找出几张纸和一支笔。
童暮秋在厨房里收拾好一切之后打算直接来院子里,不过他收到宋玖清的回复后,脚步放慢了很多。
只是短暂的几句关切的话便结束了话题,童暮秋关上手机,收敛了略微扬起的嘴角。
“暮秋,这封信你帮我收好。回去了之后找个空闲的时间给你傅奶奶送过去。”
外婆将厚实的信件塞进童暮秋的手里。后者用指腹捏了捏,信封里面除了信件还被塞满了糖果。
“哦对,还有这个。”外婆从屋里又提来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还是牛皮纸包着的桂花酥烧饼,“我记得那孩子爱吃些甜的,这个是我让李叔叔特意多放了点白糖的烧饼。你带回去,要是冷了就热一热再给他吃。”
“我知道了外婆。”童暮秋左右手都被塞满了东西,林淑晓的手里也没空着,提着的东西全是亲妈硬塞的吃食。“我们先走了,妈你早点睡。”
“哎,好。”外婆嘴上这么答应着,但还是一直看着这对母子彻底离开视线才回到屋内。“路上注意安全啊。暮秋要好好学习,好好照顾哥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