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一整盘小馄饨被他熟练地推进正在沸腾的热锅里,再转过身,把兑了牛奶的咖啡递到她手上,“不过你也可以直接来吃。”
周可盈盯着他的眼神,不像在开玩笑,便问,“你经常在家煮饭吗?是不是很擅长?”
他没告诉她,自己煮饭这事就算不出来留学,对他而言也是稀松平常。中学时家里还没有阿姨,妈妈工作忙起来没个准点,所以他即使只有周末两天在家,也会帮妈妈煮个饭。
如果告诉她习惯在家里吃,不怎么经常出去,会不会被认为很抠?虽然这好像也没什么因果关系,但学校里有人这样认为。他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完美,在给她留下的印象上更是。
八字还没一撇,竟然想了这么远,他默默自嘲。
于是一句简单的问题,最终换来了心虚的回答:“题目做烦了,找点新鲜事做而已。”
“是挺新鲜。”至少是她周可盈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方向。
等馄饨出锅的工夫,她一边喝咖啡一边扫视厨房,和龙佳昱那些装备类似,一部分她知道怎么使用,另一部分看不明白。只是这些厨具码放得比龙佳昱整齐得多,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社交媒体上总说,把家居打理整洁,整个人心态会变好,她经常认为这是迷信。今天算是头一回,这说法在她这里因为具象在她眼前,得到了充分认证。
馄饨是很常见的猪肉馅,周可盈咬了一口细细品味,安舒却迟迟没动筷子,望着她微微变化的表情,忽然有了种成绩不好的紧张,“怎么了?味道不好吗?”
“不是不是。”她赶紧咀嚼完毕,咽下后再回答,“很好吃。真的。比很多店里的好吃。”
她怕安舒不信,又夹起一只送到嘴里,用实际行动告诉他。
“你喜欢就好。”安舒心满意足地笑了,顺便骄傲地介绍起来,“这配料方法是我奶奶教我的,我们老家口味比较甜,我奶奶的口味就更甜。我还担心你吃不习惯。”
周可盈看过不少美食节目,全国的省份也已经叫她游遍了,对安舒那华东沿海老家的口味也略知一二,用偏甜的调料衬出食物本味,对她而言是新奇的。
“不习惯?”她一时不解。
“我看到过一种说法,人的味觉偏好是幼年时期形成的。至少我是这样,在我眼里我奶奶的手艺不亚于很多餐厅。而且我以前去北京旅游,就不那么吃得来。那个时候互联网也不发达,我们只能听导游推荐。”
这人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周可盈心想,为什么她刚夸完他的东西好吃,他就像网上的地域黑一样,真不合适。
“这个正常,他们估计拿回扣了。”在周可盈眼里,面前这张脸这么单纯,被骗好像才是合理的,“很多餐厅都是宰外地客人的,我们反正不会去吃。”
“所以你们家里的味道,和那些餐厅不一样?”
他问的很有耐心,只对答案本身好奇。她却不理解安舒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个问题,至少这个问题成功把她问住了,她从来没思考过这件事,家里也没有一个会做饭的奶奶,安舒是在对她炫耀吗?
无名火起,她没有因为吃人家最短,就多几分客气。
“我家里的味道?我家里好像没什么味道。做饭阿姨是哪的,我们就吃什么菜系。”
安舒再次愣住,她也跟着纳闷,是哪里说得不够清楚吗,情急之下,解释变得更加直接:“没有你说的那种奶奶家的味道,我奶奶不会做饭,哦,我奶奶也不是我奶奶。”
“什么?”安舒不明所以。
她只好尽量清楚地重新表述:“我奶奶不是亲的,亲的奶奶我没见过,很早就和我爷爷离了。现在这个,跟我也不熟。而且她不喜欢我妈,所以我不喜欢她。”
这显然超出了安舒的认知,传统家庭长大的孩子,只在电视剧里见过这些撕扯,看出她有几分不悦,他只想随便搭一句,然后换个话题,“那个年代,还是有点罕见的。”
刚想问问她等等想先去学校参观哪个楼,又被她截住。
“也没那么罕见。他们那个院儿,光我知道的就好几个呢。而且很多人位置也不低,打完仗进城当官了,看不上老家的原配了呗。我爷爷就是那么个势利眼。”
周可盈不知道,是不是昨晚那些无明火终于憋不住了,又或者逆反心起来了,想让这话里话外没见过血雨腥风的单纯男孩见见世面。
她也不会承认自己心态震荡,更没那个觉悟维持体面,又或者是已经偷偷把他归为好朋友的范畴,让他知道这些也无碍。
“所以前天晚上,我也不接我爸的电话,因为我爸也是这么个势利眼。”
令她没想到的是,安舒平静地听她说完,居然附和了她:“我懂,昨晚我和你说,我或许有类似经历,可能能给你一点启发,因为我家也正在发生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