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春和景明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樟乡山水资源丰富,并且开发得比较晚,后来直接转型走了旅游城市的路线。

周边大城市的人周末常选择过来休养两天,看看风景,公园里散散步,呼吸呼吸氧气含量较高的空气,然后回去又能勤勤恳恳再当一段时间的牛马。

傅景明到樟乡之后,做的事只有补作业上学和住院,樟乡一中又靠近外环的一角,直到今天才开始领略本地风土人情。

他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是樟乡众多公园里以天然湖著名的镜湖公园,但是本地人一般都直接简称镜湖。

镜湖全域将近二十平方公里,只占镜湖公园不到一半的面积,整个镜湖公园还包括周边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区,以及一些散落的丘陵和山体,总面积有五十多平方公里。

以上是傅景明昨晚在网上搜到的信息,五十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的大小,他没有什么概念。

但是距离镜湖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堵车这一点来看,这里的游客数量势必不容小觑。

时雨安慰说,镜湖非常大,等进了公园内,人流量散开就好了。

就是目前他们得弃车步行过去,这样堵着还不如走过去快。

镜湖在外环,这附近的路都很宽阔,不仅有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还有专门的人行道,人行道的一半铺成了塑胶跑道。

路两旁种满了各种树,傅景明能看出来的大概只有梧桐和银杏两种。

他第三次问:“我们到公园了吗?”

这次轮到宋青山回答他:“还没有,还要再往前走走。”

傅景明看着周围环绕的树林:“那这是什么地方,森林公园吗?”

时雨笑:“这么几棵树叫什么森林公园啊,就是一条普通的路啊。”

樟乡人们眼里普通的路对于水泥墙壁里生长起来的傅景明已经足够震撼了。

一般绿化带里的树只会种一排,云山大道这一片,是的,他们现在还在这条漫长的云山大道上,大道两旁能看得出来的是种了四五排不同的树,再往后就不是一排排种了,各种树混在一起,密密丛丛缠绕在一起,仔细看密林里还交错了一些小道。

他们沿着云山大道一直往前走,路旁停满了车,从车上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人群汇聚在一片高台之下,高台两侧是宽广的楼梯,穿着黑色制服的安保人员拿着喇叭在维持秩序,一边上一边下,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傅景明第四次问:“到了吗。”

应该是到了吧,现场这么多人,不知道还以为参加什么活动,但问题是别说湖,这周围连个小水坑都没看见。

“到了。”赵元年回答他。

许是看出了他的迷茫,赵元年指着高台说:“上去就能看见镜湖。”

傅景明将信将疑地跟着他们一起随人群上了高台,高台上是一片广场。

踏上广场后,镜湖波澜壮阔的水面就出现在眼前,微风拂过的湖面浮动着涟漪,阳光下的镜湖荡漾着细碎的光芒,水波潋滟、一望无际,水天相接处是连绵群山,群山之上,崇明塔静静地伫立在云下。

原来这就是云山大道的尽头。

傅景明被美得说不出话,也走不动道了,刚上高台处是最拥挤的地方,离他最近的赵元年牵着他手臂一步一步走出广场。

“太美了。”傅景明终于回过神来感叹了一句。

“就好像,就好像。”他斟酌着用词,第一次见崇明塔觉得充满佛性,站在高台之上,离崇明塔近了许多,塔身翘起的檐角轮廓都清晰起来,眼前的一切又给他另一种感觉。

还是那群山脉,还是那座塔,接在波光明灭的湖面之上,心境完全不同了。

赵元年问他:“就好像什么?”

“我也说不上来。”傅景明挠了挠头,他不过16岁,对于人生还没有那么多感悟,面对这样冲击心里的场景,一时无法准确概括出一个词来表达心中所想。

“是不是豁然开朗。”赵元年的声音带着笑意,“天地辽阔,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徜徉其中怡然自得。”

傅景明点头:“对对对,你还挺有文化的。”

就是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路迷茫的任督二脉瞬间被打通了,一片清明。

时雨在一旁笑:“元哥这妥妥地抄袭啊。”

赵元年笑着说:“版权费回头给宋大诗人结一下就行了。”

傅景明转头去看宋青山:“你写的?”

不愧是文科第一。

宋青山有点不好意思:“都是小时候的事了,主要还是引用了苏轼的诗句。”

沈菀打趣道:“不要不好意思嘛,这篇作文都登了报纸呢,可以炫耀一下的。”

时雨说:“版权费也是可以收一下的。”

苏轼的就不用给了,超50年已经过期了。

广场另一侧也是楼梯,顺着楼梯下去就能到达镜湖上搭起的小型码头,码头停了很多游船,

他们今天主要目的就是坐船游湖,镜湖面积大,游一圈下来时间基本也差不多了。

租船的人挺多,按人头收费拼船或者人多包船,小船六人,大船十人。

按人头收费是一人60,包一个小船是300,时间都是两个半小时。

傅景明一行五个人,肯定是包一个小船划算,钱都是一样,还能空出一个位置出来,不用塞进来一个陌生人,游湖能更自在。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他们船上空出了一个位置,而散客凑齐六个人算一船能多赚60,为了那六十块,现在老板不愿意把船包给他们了。

他们为了这条船,已经排了半个小时的队,临门一脚,节假日赚钱赚疯了的老板现在想再多赚一笔。

“包六个位置,要不我再加一个人进去。”

时雨站出来说:“谁愿意一个人坐我们五个的船啊。”

老板看了一眼,来租船的确是没有落单的人:“那你们就拆成两船和别人坐一起呗。”

“不愿意的话就多买一张票,马上就给你们开。”

后面排队的人不清楚情况,都等得挺久,心情不算太好,催促着快些。

“60块钱都舍不得,你们不坐就让后面的人先,都等着呢。”老板叼着烟催着。

今天游客多,他根本不怕没生意,只想把每一笔生意都做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