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面容白皙,手指纤长,根本不像一个干农活的,倒像一个落魄公子。
两人一人背了一个鸡笼走出闻香阁,隐藏在暗处的小陈眼角一抽,好似看到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
到了一个专门售卖各种家禽的集市上,到处都是小贩的叫卖声,和此起彼伏的鸣叫。
“老婆婆,你这鸡怎么卖的?”沈淮书用眼睛环顾一圈,发现这老婆婆家的鸡看着似乎是当年的,且很肥,想来买回家没多久就能下蛋了。
小皇帝跟在沈淮书的身后有点哀怨。
老婆婆见二人虽穿得不怎么样,但气度不凡,觉得应该是上京赶考的秀才或是哪个富贵人家的伴读,而这总人最是好骗。大多只会读书,五谷不勤。便是因家中落魄想要另谋他路,对养殖之事也不能太懂。
便道:“一只200个铜板”
沈淮书愕然:“你怎么不去抢?这鸡也就值30个铜板”
老婆婆面色黝黑,有些不乐意道:“哎呦喂,到底是书呆子一个,没买过家禽吧!你看我这鸡比别家的都要壮实,且毛发鲜亮。别说是200个铜板,250个都有人买”
怎么又是250?还真把他当250了?
【你们两个白面书生懂什么,看我虎不虎住你们,今天你们的钱我是赚定了】
老婆婆喊得声音很大,一旁的小贩都回过头来看向他们,眼里好似还有几分同情?
【这发疯的王老婆子又想宰人了】
【可真是泼辣,她卖得贵也不让我们卖便宜些。抢生意也就算了。谁要是得罪了她,她就天天跑人家里去咒骂。年轻时就不讲道理,如今老了更是倚老卖老了】
【还记得上次有个年轻人,见她卖的鸡贵甩手便要走,她愣是躺在地上说那人打她,还事先给她的鸡下了药,非说鸡被那人碰了之后才病了的。死缠烂打一通,直到将那年轻人钱袋里的钱给讹光了才肯罢休。真是罪孽啊】
不是吧!他沈淮书是出门没看黄历,点背吗?怎么买个鸡都能遇到个老流氓。
他回头看了看乖乖跟在他身后的小皇帝,心道:“堂堂摄政王跟陛下在集市被人给讹了,这事怎么听怎么觉得有失颜面。况且他沈淮书又不是没有在市井混过,所以这事绝对能发生。”
想到这,他已经拉着小皇帝从王婆子的摊位离开,走向另一个小贩。
那小贩用扁担挑着两个很大的鸡篮子,篮子里都是鸡。那些鸡看起来有些瘦弱,但很精神,见了人也不怕只“咯咯哒咯咯哒”的叫。
只是还未待沈淮书问价,那小贩便在王婆子的注视下有些不耐烦道:“230个铜板一只,不买就走”
沈淮书了然,又去别的小贩那转了一圈,果然都比王婆子卖的贵。可见是没人愿意得罪她。即便少赚点钱也不愿惹上她这个大麻烦。
“非法抬高市价,这种地方就不应该存在。淮书我们先回去,明日让人过来整治他们”小皇帝皱着眉头,已然生气了。
沈淮书拽着小皇帝,压低了声音道:“陛下稍安勿躁,我们若是现在就想走,那王婆子必会一哭二闹三上吊,别说明日,今日就不好收场”
小皇帝面色一冷道:“她敢!朕现在就让人踏平这里”
沈淮书道:“万万不可。虽说她确有些过分,但也都是为了生存。况且这里也都是一些平苦百姓。若是把他们都从这里驱赶出去,他们的生计怎么办?京都城内被官府允许买卖家禽的地方也只有这一个集市了。他们一大早就从城外赶过来很不容易。我们万不可以再断了他们的生路。只要给那王婆子点教训就行了。”
小皇帝听得认真,莫了眉头一挑,颇有些意味深长的看着他道:“淮书如此为民着想,朕深感欣慰。就听淮书的”
沈淮书老脸一红,侧耳去听,想听听小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在嘲讽自己表里不一,喜怒无常。跟他一样精神分裂。
听了半天,也没听到。只得作罢,又在集市上带着他装模作样的逛了一圈。
最后停在了一个红脸婆子的小摊前,看了看她笼子里面的鸡鸭鹅,欢喜道:“老婆婆,不知您这里一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鹅要卖?”
红脸婆子长得比较凶悍,一看也不是个好惹的主,但她好像一点都不惧怕王婆子。已经观察沈淮书与小皇帝许久了。
见他们走过来一开口不是问价,而是问她一共有几只鸡几只鹅要卖。顿觉这是一个大买卖。瞬间喜上眉梢道:“一共15只鸡,20只鹅”
沈淮书有点为难道:“说实话,老婆婆您家的家禽看起来比别人家的长得都要好些。只可惜有点少,且这价钱跟我的预算也不太相符。我今日本是打算鸡鹅各买60只带回去。”
【沈淮书,果然没人能比得过你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