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徵,这么巧啊,在这里遇上你,既如此,我们便一起走吧。”
听到这话,阿徵笑了笑,点头应允,“好。”
巧什么巧啊,他是故意等在此处的,已经有半个时辰了。
不过这话他是不会告诉阿蘅的,只要自己知道就好了。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偶遇,但是他可以自己主动制造。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的到了主院,一迈进厅里,就见大多数人都已经到齐了。
有了第一次接风宴,还有二次宴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权蘅在侯爷和夫人心中是什么地位了,再也没有人敢出言讽刺。
甚至权襄看见她,还主动挤出了一个和善的微笑。
就是这微笑里有几分真诚,就不为人知了。
此刻,权明豪身侧正站了一个男子,身高八尺,一袭青衣,浑身的书卷气息。
看见权蘅的时候,主动行了个礼,倒的确有几分翩翩公子的模样。
不过权蘅丝毫不敢兴趣。
她还记得前段时日,他们还在顾府里,有一日,她一推开门,就见阿徵正坐在院子里,手中拿着一本书,阳光正好撒在他的身上,那模样,才真真是芝兰玉树,温润谦和。
哪是眼前这个人能比的。
不过这日既然是府里的表公子,她还是会以礼相待,此刻也笑了笑,对他回了一个礼。
很快,宴会就开始了。
这场接风宴虽然比不上当时权蘅回府时的阵仗,就连老夫人都没来,不过也足够给面子了。
在权明豪介绍之后,权蘅才知道了这人的来历。
原来,五年前,侯爷因公事被外放过一年,那时候带着妻子儿女一并去了,权凯就是在那个时候怀上的。
这位表公子名为蒋随风,是当地郡守府的庶子。
郡守府当初和权府比邻而居,一开始,彼此之间有些交情,但也不深。
直到那日侯夫人临盆,却发现难产,危在旦夕,而侯爷却在外办事,一时半会回不来,还是隔壁郡守府家的夫人发现了,慷慨相处,这才保住了他们母子两条性命。
从那以后,两家的交情便深了。
这次蒋随风来京,一是来看望侯爷和侯夫人,二则是因为下个月便是科考的日子,他需要借宿在此处。
然而权蘅听到这里,神色却凝重无比。
日子竟过的这么快,下个月竟就到了科考的日子了么?
可是这段时间,阿徵一直跟着她颠沛流离,根本没有什么时间,闻书,她是不是,影响到他了?
一想到这,权蘅便感觉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沉重了起来。
这顿饭,她食不知味。
回到院子里后,她也没有急着进屋,而是坐在了院子里的小凳子上,双手撑着脸,一看就有心事。
见她这副模样,阿徵忽然感觉有些不安,也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阿蘅……你怎么了?今天看你吃完饭,一直闷闷不乐的样子。”
听到这话,权蘅抬起头,神色凝重的开口,“你最近有温书么?下个月便要科考了,你做好了准备没有?”
一时之间,阿徵的神色也凝固了。
怎么没想到这茬。
阿蘅说过,他曾经是一个书生,既然是书生,那平生的志向,肯定就是科考入仕啊。
这段日子,他却忘了把这事装的像一点,硬是一天书都没看。
其实,他打心眼里并不想读书科考,想必小时候爱读书,也是阿蘅口中,他的那位父亲逼的吧。
他更想去战场杀敌,当将军。
这段日子,他越来越清晰的战场梦也说明了这一点。
他们两人分开后的那几年,他一定是参过军的。
只是此刻看着阿蘅期待的眼神,他说不出一个不字,只好编了一个理由,斟酌着开了口。
“阿蘅,今年的科考我没有准备好……”
说到这里,阿徵低下头去,装出一脸的颓败。
“你也知道的,我失了忆,其实很多知识我都已经忘记了,这些天虽然有看书弥补,可能记起来的也是少数,许多时候,我的头还很疼,根本没办法专心读书……”
说到这里,他抓住权蘅的手,语气也变得可怜兮兮,“我想参加三年后的那场科考,到时候我一定会好好准备的,你不会怪我吧?”
见他一副如此自责的模样,权蘅也没办法说什么了。
那便下次再说吧。
听到他说自己最近还在头疼,这倒是让她心里揪了起来。
在健康面前,一切虚名都是浮妄,这一刻,她只想他平安。
于是,她伸出手,紧张的摸了摸他的头,担忧道:“都这么久了,怎么还在疼,要不再请个大夫来看吧?”
见她终于心疼自己了,阿徵心中浮现了一抹隐秘的欢喜。
抬起头,眼中泛着水光,乖巧的看向她,“好,那就听阿蘅的话,我们再找个大夫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