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战国逼我挥斥方遒 > 第24章 超越时代技术的蒸馏酒

第24章 超越时代技术的蒸馏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狼吞虎咽刨完饭,太阳余晖已散,明亮皎洁的圆月高高挂起,照得地面亮如白昼。

侯方遒带着悫珺,踩着月光,往仍未参加招工的三户人家而去。

悫珺疑惑,道:“如今大多数村里人已和红星队利益捆绑,上下团结一心。那三户人家虽未参与做工,却时常从红星队这里得到不少实惠,且往来热络,想是不会起坏心思,不必再笼络。

若你只是想招工,只需贴出告示,周边村子立马能跳出一群人供你挑选。为何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家访这几户不愿做工的人?”

侯方遒道:“仓留邑才二十几户人家,就有三户人家还游离在外,我们不能放任不管。

我老是说,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咱们一次次家访,目的不仅仅是吸纳力量,也是向他们和其他人释放信号,表示我们红星队并未忘记还在吃苦的人,还在想带着每一个人脱贫过好日子,红星队是值得村民信赖的好队伍!

一旦建立起这种信任感,村民就会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与我们站到一起,自发为我们说话,拥护我们的决定。村民的作用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或许能成为扭转局面的重要力量。

队伍的思想建设是重中之重,现在主要是我给队伍上思想课。我希望你好好琢磨,尽快成长起来,将来这一块,我会交给你。”

悫珺轻声道了“是”。

两人来到孙常丁家。正巧曾老伯和季老伯也在场。话说,他们三家什么时候好上了?

侯方遒笑着跟几位老人打招呼:“三位伯伯,孙伯母,你们好。我又来打扰你们啦。”

孙氏高兴地站起身,硬是要把自己的凳子让给侯方遒坐,热情劲儿险些让侯方遒招架不住。侯方遒只能一屁股坐到地上,赶紧转移话题,笑着道:“我们原本打算挨家挨户看望孙伯伯孙伯母、曾伯伯家和季伯伯家的,却不想刚好你们都在,真是缘分啊。”

孙老伯佯嗔薄怒,哼了一声,又瞪了侯方遒一眼,道:“甚缘分?即便是缘分,也是你红星队之故。村子里做工的人家彼此之间走家串户的,谈论的多是做工的趣事,好不热闹。看得我三家羡慕不已,这才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也学着工人,彼此走动起来。”

村里人原本互相基本不来往。种地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多余时间唠嗑闲聚。

但自红星队招工开始,做工的人家一起上工下工,一起吃饭,一起探讨红星队的新奇发明,一起为同件事或喜或忧。红星队成为他们关系联结的纽带,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没有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压力,为人更加宽和,不似从前一样苦大仇深,与人交往多了和气和耐心。他们成为彼此的好朋友、好伙伴,即便下工后,也会时常往来,借工具,请帮忙,换东西...

人情味十足的邻里关系能让人从精神上产生愉悦感,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些显然深深感染了这三家。侯方遒时不时以个人名义接济三家,他们的日子因此好过不少。这也是三家人都喜爱侯方遒的主要原因。

悫珺笑道:“那为何不参加做工呢?红星队会根据年龄、性别和熟练度安排工作,你们不必担心没有活计可做。”

曾老伯却叹息一声,把当年齐国管仲如何使计让鲁、梁两国归顺臣服的丝绸之战讲述了一遍,沉重道:“不是我们不想去做工,而是害怕重蹈祖上覆辙啊!我们三家祖上都是梁国人,深受齐纨鲁缟的迫害,险些饿死。祖先从此定下永不弃耕的家规,要世世代代谨记教训、牢记苦难!”

他看看侯方遒和悫珺,继续道:“红星队的各项生产越做越大,听说你们还打算修建厂房,扩大规模。届时,又是一批农民弃耕,转而生产那些填不饱肚子的玩意儿,俨然就是当年模样啊!”

齐纨鲁缟,历史上贸易战的鼻祖。

齐、鲁、梁都产丝绸,齐国生产的丝绸叫齐纨,鲁、梁生产的则叫鲁缟。为了兵不血刃地拿下鲁国,管仲下令,禁止齐国上下生产销售齐纨,要求人人只能穿鲁缟,致使鲁缟大卖,粮食反而便宜。鲁、梁两国国君大肆鼓励老百姓生产布匹。

一年后,鲁、梁两国陈粮吃尽,新粮未到之时,管仲下令,要求齐国上下只穿齐纨,同时断绝与鲁、梁两国的经济往来,设立关卡,抬高粮价。鲁、梁两国百姓要吃到粮食,需要以数十倍甚至百倍价格购买。最后,鲁、梁两国撑不下去了,国君向齐国臣服。

不过,红星队的工人队伍才三四十人,只比现代社会的中兴小型企业里的微型企业职工人数多一点,规模非常小,产量更是如毛毛雨,自己都嫌不够用,如何影响得了一国的人?

齐纨鲁缟,更无从谈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