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怎么不多休息会儿?”
走到张山近前,纠结了会称呼,张青禾还是决定按原身的来,算是承了原身的因果,而且叫别的怎么都觉得别扭。
张山恍惚了一瞬,而后惶恐道:“凰女大人,您,我……”
老实汉子一时语塞,还有些哽咽。
张青禾安慰道:“你本就是我这身体的父亲,叫您一声爹也是应当,不用有什么顾虑。”
缓了下,张山这才应下,而后回道:“看着地里的庄稼,小民心里踏实。”
“这里的地是真的好啊,庄稼种里头,长势一天一个样。我瞅着再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收割了,还是大丰收。”
张山难得来了兴致,说了一大段。
张青禾讶然:“这么快?”
小时候倒是帮村里收割过水稻,地里的麦子没见过,不过生长周期她还是知道的,村里有外嫁过来的老人在大树下讲古的时候听了一嘴。
小麦分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春播夏收需要九十到一百天,冬小麦因为越冬,通常需要两百二十到两百七十天。
眼下空间里的小麦满打满算才种植二十天。
张山道:“是啊,小民一开始也有些不敢相信,后面反复观察,这才确认的。”
张山有些激动道:“一个月收获一茬,一年就收获十二茬,以后都不缺粮食吃了。”
三倍的促进生长效率,灵田的作用看来也不能忽视。
张青禾第一时间想到杂交水稻,而后是人工培育优质水果、时蔬。
不过现在缺人缺粮,还不是研究的时候。
只凭空间产粮养活不了多少人,只是张青禾没有否定张山的话,而是点头道:“是啊,以后就不缺粮食吃了。”
张青禾也坚信。
再次从空间出来,这次只有穿着破烂的张青禾和张文丰。
战事临近,富户都往外跑,他们若是像昨天那样大摇大摆地往县城走,怕是会惹人生疑,凭白生出事端。
正好张文丰过来汇总物资适用情况,就让他客串一下。
实际上,就算他们俩个是流民,进城的时候也被仔细搜查了一遍。
“哪里来的?”守城的士卒语气颇为烦躁,最近县城戒严,进出都要盘问。
不时进城的多是流民,捞不到什么油水,也就没什么耐性。
张文丰把两人户籍递上:“小的是东口县、石宁乡、张家村的。”
士卒看了下问道:“你也不是孩子爹啊?”
“大人明鉴。小人是这孩子的同村叔父,因为路上遇到山匪,大家都走散了。正好碰到这孩子,就带着一起了。大人,最近可有叫张山的人进城?”
士卒没好气道:“每天来来往往的人这么多,我怎么知道。”
张荆适时递上几个大钱,士卒这才缓和了脸色:“一会儿叫人来认你俩,你自己问问,要是进城了,基本都在城东那片。”
张文丰忙不迭道:“谢大人。”
没等多久,果真有人来认,来的是张家村的一个村民,叫张广望,和张文丰同辈。
见到两人他多少有些诧异和惊喜,而后关心道:“你们怎么回来了?其他人呢?没事吧?”
当初遭遇山匪霸刀虎劫掠,有小部分人见机快,逃了回来,所以张青禾爆发前的事他们也知道。
可是派人过去找,怎么也没找到人,都以为是被掳到土匪窝去了,生死难料。
张文丰摇头:“不知道,我和大家走散了。”
边上的士卒可不耐烦听他们寒暄:“是你们村里人不?”
张广望道:“是我们村里人,和我一起长大的。”
那士卒挥手道:“行,那你领回去吧,明儿记得带他一起点卯训练。”
“是。”
三人便径直往城东去,张广望道:“这是小山家的四妞吧,别怕啊,你二叔一家都在呢,一会我领你过去。”
张青禾点头,张文丰则是不知道怎么介绍,尴尬笑笑,而后岔过话题道:“大家都还好吧。”
张广望叹了口气道:“多亏山贼打过来,我们才能进城。”
语气里不知是庆幸还是嘲讽。
“只是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府衙一天只施一顿稀粥,也就混个水饱,根本不顶饿。想要饿不死就得找活干,可县城里哪有那么多活哦。”
“守城不给粮饷吗?”张青禾问道。
听见是张青禾问话,张广望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回道:“我们这些白丁哪来的粮饷,也就管一顿饭,比我们逃荒时吃的也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