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衔月照春山 > 第58章 往这边,往这边!

第58章 往这边,往这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五哥,你发什么愣,屋里等着用泥浆呢!”

钟五在窗户外头发呆,钟六蹬蹬蹬跑过来喊他。

江衔月闻声望过来,钟五也回了神,“啊?哦!”

钟六又噔噔噔跑回屋里,一边给他爹递石头,一边嘀咕,“五哥真是的,回回看见五嫂都魔怔。”

他是不懂女孩子有什么好看的,虽然五嫂长得确实不难看,又是他媳妇儿,但是哪有他这样一天不落天天盯着看的?

去年在白石桥,还不认识呢,就盯着人家看。现在娶回家来了,还盯着看,就没看够过!

他三哥他四哥也很喜欢他们自己的媳妇儿啊,也没见他们老盯着人看啊?

钟老金看着这个不开窍的小儿子,摇了摇头。

他还没生老六的时候,觉得前头五个儿子一个比一个精,等有了老六,他想这,个说不定是最精的那个。

结果老六慢慢长大,小时候还有些小聪明,等长大了还是那点小聪明,这是他亲儿子,他都不好说他只长个子不长脑子。

转而又想,或许娶个媳妇儿就好了呢,他年纪也不小了,是该给他相看相看。

钟老金想着,手上的活儿更麻利了。

他年纪虽然不小,但积累了一辈子的经验,论起麻利细致来,不输几个儿子。

一家人忙活了十来天,总算是将家里的屋子全都铺好。

钟五也留了两块方正些的石板,垫在了江衔月的嫁妆箱子下。

-----

转眼已是三月初一,谷雨将至。

江衔月进门也快满一个月了。

钟五早说今天要带她去甘露寺赶庙会,两人收拾停当,出门跟陆氏报备。

院里,钟四闷着头在自家屋门口转来转去,陆氏上前问,“怎么了?老四。”

钟四也不明白,昨晚上还好好的,晨起,秋娘突然就跟他怄起气来,只是不好对陆氏言明,只道:“没事,娘。”

陆氏叹了口气,老四媳妇儿不爱跟几个媳妇儿凑堆,老四忙着做活挣钱,整日里不着家,她就一个人闷在屋子里。

就是好好的人,在屋里待的时间长,也给闷坏了,更何况老四媳妇儿本来心思就重呢。

“今儿个初一,天气也好,你也陪着你媳妇儿出去转转,去县城也好,去甘露寺也好,哪怕就是去山上,去河边,去白石桥那儿转悠转悠呢,也是个散心的意思,可别让她闷着了。”

钟四点头受教,进屋哄人。

这边,钟三和赵穗儿抱着钟静也要出门。

“娘,我们带着静儿去赵庄看看,晌午不用管我们了。”钟三道。

赵庄,是赵穗儿的娘家所在的村子。

“去吧,去吧!”陆氏摆摆手。

“娘,我们去甘露寺了,晌午也不用管我们!”钟五道。

“娘和宝儿要一起去转转吗?”江衔月问。

钟六窜出来,“我去,五哥,我也去,咱一起吧。”

陆氏哭笑不得,想着过两天就要忙着春耕,怕是没空闲出门,带着大孙女儿出去转转也好,干脆交代徐氏,“你爹晌午不回来,今儿个咱们都不在家,你把家里这些琐碎活计料理清楚了,要添置点什么的话就也出去逛逛,赶回来做饭就行,宝儿我带着了。”

说着,一行人出门往甘露寺的方向去。

后头,徐氏翻了个白眼……果真新媳妇儿娇贵,二月二进的门,这都三月初一了,还不舍得她干活,还真当是自家养的小娘子不成?

她心里嘟囔着,喂好牲畜,收拾利落出门去了。

-----

甘露寺离桃源里不远,沿路种的都是桃树,枝干扶疏,错落有致。现下刚开了花,深深浅浅,层层叠叠,丰腴艳丽,很是漂亮。

一行五人慢慢走着,不像赶庙会,倒像是专门来踏青的。

钟宝儿不爱说话,倒是钟六一会儿跑到前头,一会儿跑到后头,一会儿拉钟五看石头,一会儿又喊钟宝儿抓蝴蝶,十分活泼。

陆氏看着活蹦乱跳的老儿子,恬静乖巧的大孙女儿,还有走在自己身侧郎才女貌十分登对儿的五儿子和五儿媳,心情也很好。

“今年桃花开得好,不过还是要疏花结的果子才能好。”

她交代钟五,“咱家地头儿和老屋附近那些抽空也得去看看,赶紧把花打了,要不影响结果子。”

钟五应下。

江衔月倒是疑惑,她还没去过地里,也没去过老屋,还真不知道有桃树。

不过去年,钟五去她家的时候的确经常带桃子过去,还是本地不常见的脆桃。

陆氏拍拍她的手,“你不怎么出门,还没见过。要是回去得早,让宝儿带你去老屋那儿看看,那可是当年我和你爹一点点开出来,一棵棵种下去的,好大一片呢。

“本来想着种点别的,但种了两年,收成都不好,干脆就种了桃树,桃子倒是一年比一年结得好。后来你爹说搬下来,我还不舍得呢。

“只是那边在山腰上,地势高,确实不如如今这处宅地方便,才搬下来了。咱们搬到底下,也才十年出头,老五老六他们,都是在上头长大的……”

江衔月一路听着,很是好奇,她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

-----

不过两刻钟,便到了。

远远就能看见山腰上高高的佛塔和红色的围墙。

庙会在山下,跟白石桥的集市差不多,虽然不像那边有固定的商铺,但是比起那边晨起还带着雾气的烟火气息,这边自有一股日上三竿、人声喧嚷的热闹。

人们摩肩接踵,熙攘而来,各种各样的小摊子也多得很,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