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下头,语气诚恳而谦卑:“陛下,臣承蒙圣恩,得以入朝为官,已是天大的福分。臣一心只想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实在无心儿女之事。况且,京中多才士,臣实在是配不上诚华公主。”
皇帝闻言,眉头微皱道:“唐卿年纪轻轻,便已身居要职,前途无量。是否是担心尚公主,影响日后仕途故而推辞?”
唐乔婉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只能强装镇定。
见唐乔婉不语,皇帝沉默片刻,目光深邃地看向她,“朕也有考量这个问题,你一心为民请愿,才学斐然,实在是不可多得。但诚华是朕的掌上明珠,她的婚事朕也不得不上心。这样吧,若你日后迎娶诚华,朕可以破例算作公主下嫁,不耽误你在朝为官。”
唐乔婉心中一紧,知道自己若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定会引起皇帝的怀疑。
况且,皇上已经做了此等退让,已是天大的恩宠。
她若是再拒绝,恐怕陛下不悦。
但……她总不能误了公主一生!
她略一思索,直接跪下俯身,语气恳切:“陛下,臣自幼立志报效朝廷,如今国事繁重,臣实在不敢因私废公。况且,公主金枝玉叶,何等尊贵,臣出身贫寒,怎配公主下嫁,此事数百年未有先例,怎可因微臣而改。”
“臣知陛下此举是起了惜才之心,臣感念陛下圣恩荣宠,但臣不愿看陛下为难,还请陛下收回成命,京中的贵胄才子众多,定能为公主觅得佳婿。”
皇帝目光灼灼,紧紧盯着唐乔婉,似乎想从她的脸上看出她的真实想法。
唐乔婉强自镇定,面上神色坦然,目光坚定地迎着皇帝的注视。
良久,皇帝缓缓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朕明白了。唐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你。诚华公主之事,朕会另作打算。”
唐乔婉悄然舒了一口气,对着皇帝深深一拜:“多谢陛下体谅,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为国效力。”
皇帝摆摆手,语气恢复了平常的威严:“好了,赈灾一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若有任何难处,随时入宫禀报。”
唐乔婉恭敬应道:“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离开御书房后,唐乔婉走在宫中的长廊上,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方才虽强装镇定,但背后的衣衫已被冷汗浸湿。
“诚华公主……驸马……”她低声呢喃,语气中带着几分后怕,“幸好陛下未曾起疑,否则……”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唐乔婉刚走到宫门,脚步还有些虚浮,额间渗出的冷汗被风一吹,凉意直透心底。
她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怎么了,吓成这个样子?满身的冷汗,瞧你脸色都白了,本来就生得瘦弱,别再吓出个好歹。”
唐乔婉回头,只见定王慕凌折正站在不远处,一身玄色锦袍,眉目间带着几分戏谑,却又隐隐透着关切。
她连忙敛了神色,上前行礼:“拜见定王殿下。”
慕凌折摆了摆手,语气随意:“免了免了。我问你怎么了,难不成是陛下骂你了?不能啊,你平时不是处处谨慎得很吗?”
唐乔婉低垂着眼,语气平静:“无碍,多谢殿下关心。”
慕凌折挑了挑眉,显然不信,但见她不愿多说,也不勉强,只淡淡道:“行吧,你若有事,尽管来找我。别一个人硬撑着。”
唐乔婉点点头,目送他大步朝宫内走去,心中却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纷乱,转身离开了宫门。
御书房内。
慕凌折推门而入,见皇帝正坐在案前批阅奏折,神色如常。
他上前行礼道:“陛下,我方才在宫门口遇到了唐正清,瞧他脸色不大好,你骂他了?”
皇帝抬起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没有。朕只是与他提了诚华的婚事,他似乎有些不愿。”
慕凌折闻言,神色一顿,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恢复如常。
他故作轻松地笑道:“怎么能把诚华嫁给他呢?诚华这丫头从小娇生惯养,可没办法跟他过什么清贫日子。”
他说完,轻轻地扫了一眼皇帝的神色,见他并无不悦,才继续道:“京中多少才俊,你们要是选不好,我来帮她选就是了。这唐正清,是万万不行的。”
皇帝放下手中的笔,抬眼看向他,“怎么一个两个都说不行?朕都已经退了一大步了,这唐正清还是不愿。”
皇帝捏了捏眉心,有些无奈。
“罢了,这事也讲究个儿女缘分,强扭的瓜不甜。只是万贵妃那边,朕又得一阵好说。”
慕凌折见皇帝语气松动,连忙抓住机会附和:“是呢是呢,这婚姻之事是断断不可强求的,要不然岂不是耽误了诚华妹妹的一辈子吗?”
皇帝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你倒是关心诚华的婚事。”
慕凌折干笑两声,挠了挠头:“诚华是我妹妹,我自然关心。”
皇帝摇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行了,别在这儿跟朕打混。你进宫是为着什么事?”
慕凌折这才想起正事,神色一正,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陛下,这是北境传来的急报,边关近日有些异动,臣觉得有必要让您过目。”
皇帝接过奏折,眉头微皱,仔细翻阅起来。
慕凌折站在一旁,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窗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