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路的时候林安淑胃口不是很好,刚到家也觉得吃不下什么东西,她还在心里劝自己,就算是为了不让家人担忧,一会儿也要多吃点。
谁知压根不用勉强,她看到这些饭菜食指大动,胃口好得很。
詹开棋见她吃得香甜,放下了心,心情一松也大快朵颐起来。
吴月皎坐在另一个桌前,没怎么动筷子,目光几乎全在林安淑身上,见她吃得好,心里很欣慰。
林安澜坐在林安淑边上,见她吃得虽多,却大都是素菜,夹了一筷子蒸肉给她。
“大姐姐,你不能只吃菜,肉也要多吃。”
林安淑看着碗里油亮的蒸肉,犹豫了一下还是夹起来吃下去了。
她从小就不喜欢吃肉,总觉得有股腥臊味,但是看着妹妹晶亮的眼神,还是不忍心拒绝。
勉强咽下嘴里的肉,林安淑说道:“澜娘不用管姐姐,我自己夹,你多吃些,好长身体。”
林安澜点点头,她看出林安淑不喜欢吃肉,指着桌子中间的鱼说道:“大姐姐尝尝这个鱼,这是养在稻田里的,吃稻草和稻花长大的,可嫩了。”
秋收已过,稻田养鱼法经过试验,确实有可行性。
但没有具体的养殖方法,今年的稻田养鱼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今夏雨水比往年要多一些,就要给稻田挖沟排水,因为没有经验,一开始田里的鱼跑出去了许多,好在及时反应过来,小心防范,才好了许多。
再者就是,稻田里不能养殖黄鳝,这东西会打洞,还不是像泥鳅那般的小洞,好多鱼都顺着黄鳝洞跑出去了,损失很大。
到秋收后,排完地里的水,实际收获的鱼并不多,又因为稻田水量的限制,这些鱼都不大,但是吃起来肉质却很肥美嫩滑。
林易虽然不能吃鱼,但从最后的收获和别人的反馈中便知这稻田养鱼的法子可行,只是还需多试验上几次。
他打算明年拿出一百亩水稻田来大规模试验。
其中,一部分试验田放到佃户的田里,这样他也能试验出一个农人家庭来做这件事是否能成。
若收效良好,就可以在林家湾甚至附近村落普及,之后再一步步扩大到整个童山县乃至梓州。
当然,这是后话了,也不是林安澜和林安淑要操心的事情。
林安淑是能吃鱼的,虽然有孕后偶尔闻到鱼腥味会干呕,但只是个别情况。
她看林安澜够不到中间的菜,先给她夹了一筷子,才往自己碗里夹。
尝了一口,林安淑眼前微微一亮,又夹了一筷子来吃。
“的确鲜美可口。”林安淑点头称赞。
林易听到后笑道:“淑娘喜欢吃就多吃点,还有一亩地的鱼没有捞出来,下午我让人往里再放些水,养起来,能多吃一段时日。”
这也是试验的一项,看看在秋收后鱼能在稻田里养多久。
水稻一收获,田里没了稻草,若要鱼继续生长,就需要投喂些食物,好在秋收后农人会渐渐闲下来,也有时间照料。
詹开棋也夹了一口鱼肉,觉得口感确实不错,赞道:“稻田里养鱼,好巧思。”
林易回想起他在稻田里养鱼的原因,说道:“说起来,还是澜娘启发的我。她那时候问我水田里有没有鱼,我才想到这个法子。”
林安澜并不想她爹想起来这件事是她开的头,这类事情多了,终究会怀疑到她的头上。
现在被提起,她只好装作一脸茫然:“啊?我问过吗?”
林五郎回想起那天他不小心说漏了嘴,导致后来再去村里玩都有个人跟着他,再也没办法接近河边,接口道:“你问过的。”
林安澜装傻,其他人也没怀疑她。
虽然只是半年前的事,但小孩子忘性大,不记得也正常。
林易也只是随便提一嘴,很快转到下一个话题,林安澜悄悄松口气。
吃过饭,一家人在家里走了走,消食的同时也向林安淑和詹开棋介绍家里的布局。
转过一圈来到给林安淑准备的院子,吴月皎让他们直接去休息,其他人也自去午休。
虽然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但也不急在一时,林安淑要在家里住两个月呢,有得是时间说。
林安澜下午不用去上学,回到自己房间准备多睡一会儿,却见阿金蹲在门前,见了她委屈得直叫。
林安澜暗道糟糕,她把阿金给忘了。
虽然不会读心术,但林安澜看阿金这个样子就大致能猜到它经历了什么。
一定是在书斋里听到闹钟响之后出来,许久没听到哨子声,索性自己跑到学堂,却找不见她的身影,回到家却发现她已经回来有一段时间了。
这搁谁谁不气啊!
林安澜赶紧上前解释,阿金傲娇起来不理她。
她只好反复承诺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再赔上若干小零食才算好些。
静心书斋里的狗粮和零食吃一点少一点,林安澜一直在控制消耗,让阿金多吃外面的食物,以免吃多了小零食不适应外面的食物。
现在为了哄它,只好多拿一些给阿金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