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堂前檐低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很多很多年前,那还是个打仗的年代,遍地硝烟弥漫,战火之下的血腥气蔓延到每一个角落,人们的每一天都活得战战兢兢。

劳民伤财的战争一打就是很多年,死伤惨烈,募兵和纳税是割断最后一根绳子的刀片。

上战场是死,待在家里被人发现也是死,种出来的粮食被全部抢走也是死。

在那个是世道想要活下去怎么办,逃吧。

缴粮的日子又要来了,战争还是看不见头,一个镇上的人连夜收拾东西逃跑了。

镇上百余户人家,到最后离开时冷冷清清,路上的人数单薄得可怜。

清水祠堂那时候还不叫清水祠堂,它只是在深山老林悬崖边上的一个土坡,后面这十几口人专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走,找到了这里并且安家落户后,为了纪念那些去世的亲人,给这个地方取名清水祠堂。

这个地方真的很偏僻,如果不是偶然发现,可能他们找不到这里来。

清水祠堂像个世外桃源,不用担心一睁眼就是沉甸甸的税收,不用担心家里抵着桌椅板凳的门窗会被叛军撞开,更不用担心出门就被拉到有去无回的战场上去。

这里安逸得让人不敢相信。

外面的世道很乱,外面的世界很恐怖。一直以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的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害怕自己再一次陷入困境的恐惧。

不要出去,不要和其他人交谈,不要透露自己的任何情况,这个清水祠堂对下一代耳提面命的叮嘱。

这些叮嘱随着年月越深,成为了一种偏执的阴霾。

渐渐的,在清水祠堂生下来的孩子受父母的影响,除家人外,和同龄人没有很多的接触。

再后来,第一批开垦清水祠堂的人已经不在了,但留下来的字字珠玑的教条还在。

第一代的孩子,可能只是性格孤僻,不怎么和外界交谈,但是第三批的孩子,就直接把除了家人在外的其他所有都隔绝在外。

最终的最终,潜移默化的就形成了一种偏激的性格。那些孩子遵循本能的不和外界接触,不和外界交谈,至于为什么不要和周围之外的人说话,他们自己内心也不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