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女趁着方家慌乱的时刻,
最后去见了熙颐一面。
“多谢姑娘大恩。”
郑重的朝着面前的人行了一礼,
已经入秋了,
此刻的熙颐却还是在拿着扇子,
“这画舫可没这么大的能耐,去查清每个人的来历。”
不过是装聋作哑罢了,
算不上什么帮助。
“这里只做买卖其余的一概不知。”
小丫头的卖身契还在别人的手里,
歌女重重的磕头行礼,
“定不会连累其他人。”
歌女行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徒留满地浪迹,
京中都在传,
那方大人是被一个小小的青楼女子暗害,
大人好心施以援手,
却因为这名歌伎贪心不足,
所以诬赖,
所谓的状告更是无稽之谈。
官员之间的风流韵事实属常态,
百姓们在坊间交谈。
“果然歌女无情啊。”
一名女子走在路上,听着周围的人交谈,
达官显贵的日常他们并不关心,
每日的生活就已经十分劳累,
这些风流韵事就是他们生活中难得的调剂,
“你说这青楼女子所求的是什么。”
“竟然闹出这么大动静。”
“不过据说这么女子十分貌美受宠,所以才会这么。”
“貌美啊,你说能有多美,”
“会不会比那些头牌还要漂亮。”
“不过据说方大人已经回府了,”
“那歌女的以后怕是没有好日子喽。”
街边的商贩在交谈,
猜测这话题的中心,
就好像大家忘记了,
在不久的之前,
方经年才是这场话题的本身。
“小姐,是来看胭脂的吗。”
面前的商贩打断了这明女子的思绪,
她驻足在一个摊贩面前,
看着这样的人热心的为她介绍,
发现自己没有兴趣后,
她便又为自己引向了其他的商贩处,
“小姐不喜欢这些胭脂的话,”
“这家的首饰可是我们这边一绝。”
短暂的几分钟内,
已经被接连的介绍了几个商贩,
她的手不知觉的买了许多的东西,
看向身后那坐在一起的交谈的商贩,
他们围坐在一起,
从京中的达官贵人的风流之事,
又谈起这生存的手艺与营生。
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生,
就这么出现在了这里。
“姑娘,姑娘。”
热心的大娘看着这个有些呆傻的姑娘,
“要是累了,可以来大娘这边休息一下。”
她就这么坐了下来,大娘顺手给她打了一碗馄饨。
“天冷了,怎么一个姑娘家的在路上。”
大娘俯身凑到了姑娘的身边,
“这碗不要钱,姑娘可不能声张。”
“娘子!”
一旁大娘的丈夫招呼着,
“来了!”
秋风四起的馄饨铺子很是热闹,
“慢慢吃,大娘去忙了。”
“快忙不过来了,”
丈夫在一旁催促,
大娘又风风火火的出去了,
“怎的今日这般心善。”
丈夫在一旁打趣到,
“往日要是有人来吃白食,不得好些理论一番。”
“去你的。”
“像是往日里你不心疼似的,”
“就那么一个小姑娘,看着怪可怜的。”
“走走停停也没个目的,天又这么冷。”
“唉,世道艰难啊。”
“那些官老爷给我们留一条活路,就已经很不错了。”
夫妻二人感叹着,
“这几天那些衙役又来催着交钱。”
“前段时间不是刚收过吗。”
馄饨摊前的姑娘,
那位没命没分的歌女,
甚至连个妾室都谈不上,
悄悄的从画舫出来,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这人声鼎沸的闹市。
路过不小心碰到便连忙道歉的陌生人,
热心的摊主,
看着她沉默不语好心上千询问的路人。
这是她曾经的生活,
她也是这里的一员。
为了那些钱斤斤计较的活着,
看着家中的长辈,
每日不辞辛苦的劳作。
和这里的每一个人一样,
努力的活着。
远处的摊主
为了几钱的菜价与人争吵。
看着那些活不下去的乞儿也会难得心善的分些吃食。
就是这样无聊,普通,痛苦且乏味的人生,
为何那些高高在上的人还是不肯放过,
看着她们受尽凌辱,
却只会分给她们一个轻蔑的眼神。
那些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们啊,
穿上了一个个伪善的皮囊,
去装作圣人,
想要看着她们自相残杀,
看着她们自寻死路。
可是老爷您高高在上的久了,
是不是忘记了蝼蚁也会有感情的。
她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留下来些许的银两,
在热心的摊主夫妇反应过来前,
就这么悄然的离开了。
她将一路上所买的东西放到一个破旧的房屋里面。
吃食和衣物,
它们会有新的主人。
“这位姑娘,”
意料之外的人,她回首看去。
“我们主子有情。”
“好。”
她沉默的应声,
“让我放下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