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开国之君尚在,如何造反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主意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主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话题从遛马,过度到太子遇刺。

明媚从后宅妇人,瞬间升级成府中幕僚,开始上班状态。

我这三天的公休,还没结束吧。明媚腹诽。

秦州就是秦州,又孤又勇,上来就聊皇帝的想法,这么刺激。

须知,揣测上意是违法的。

咱都自己人,随便说说吧。

明媚回想了一下,自显德五年入宫,她虽未能见过皇帝、太子、齐王,但从各方行事上还是能悟到一点。

皇帝爱谁,就赏赐谁,前朝后宫具有非常明显的倾向,从不遮掩。

各宫的赏赐,是女官宫女们最爱聊的话题,不犯忌讳。

即便这几年新人频出,六妃地位稳固依旧。

皇帝与贤妃是一道从陇西出来的,出走的时候俩人还是主仆关系,皇帝就带了这么一位婢女走。贤妃已老,但皇帝念旧,连带着六殿下也娇惯。每年每月的赏赐,从没少过蓬莱殿,只有多的。

皇帝到关西重新经营势力,在此地娶了皇后,两人鹣鲽情深,生育二子。即便皇后缠绵病榻,娘家式微,仍见皇帝时常探望,各种赏赐如流水一般送入翠微宫。

皇帝爱子,疼的厉害。每年大头的赏赐,都要给儿子女儿分。

估计每年亲征回来,那些自己留下的战利品,都被分给妻妾儿女了。

端本宫太子处是一等一的待遇,金如山,银似水,珍珠成了铁。

从显德六年起,太子妃去世后,端本宫频繁遭到立政殿训斥,所得赏赐逐年减少。

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齐王,这位四殿下的居所,复制了当年太子的待遇,赏赐多的堆不下,要另外开库房,满宫羡慕的眼睛发红。

父亲的爱不会减少,但会转移。近几年,在皇后的两个儿子中,老四明显得到了更多宠爱。

甚至于,以皇后的病为由,不曾令齐王就藩。

明媚细细念叨每年年底各宫大赏的单子,她记性好,全能背出来。

太子所得与齐王所得,已经有落差了。按照道理来讲,这是不应该的。

皇帝在外朝从未单独表现出对齐王的看重,比如为他单独安排名师,或者公开表扬,再授予重任之类的,全都没有。风向非常明显,太子的地位仍旧稳固,没有任何皇子能够挑战。

苏记头一次从内宫角度审视,发现作为老父的天子,还是很任性的。他宠爱谁,就多赏东西,爱的很明显,宠的毫无顾忌。爱太子时,恨不得压塌了端本宫。爱老四了,原样复制的宠爱,也根本不顾及太子的脸面和感情。

在对待秦王一事上就能看出来,齐王心胸不大。恐怕张扬恣意的老四,没少在太子伤口上撒盐。

难怪一母同胞的两人,会走到这个地步。苏记一直想不通,太子与齐王,是怎么相看两厌的。明娘子的视角,给他补上了这一课。

太子只是看到一块金令,就毫不怀疑是老四要行刺杀人。再加上小太监房里的金银赏赐,齐王在他大哥这儿,算是洗不清了。

可皇帝和皇后,会愿意相信兄弟相残的真相?

齐王在这个关口行刺太子,动机是什么?谋算是什么?简直可笑,齐王又不是疯子。

皇帝既然爱重齐王,自然了解这个儿子,他不会相信这个结果的。

翠微宫是母亲,她平等的爱两个儿子,不会相信任何一个孩子是坏蛋。而且,太子的行踪,极有可能是从翠微宫泄露给齐王。皇后需要这事儿不是齐王干的,否则她就成了杀子的帮凶。

所以,得拦住秦王,不能让他再给太子灌输任何不利于齐王的言论。不然,就是一举得罪宫中两大佬,便宜那帮试图把此事往皇家内务上引的朝臣了。

苏记瞬间想通了三省大人们的想法,这事要是烂在齐王头上,皇帝不会拿朝臣如何,若是查出另有真凶,不管是哪一派做的,拦不住皇帝会借题发挥,扩大打击面。

之前苏记怀疑是太子自己搞出事,要嫁祸齐王,逼走他。

脱离了那个环境后,苏记想来想去,皇帝采信齐王行刺的可能性不大。太子无缘由的这么做,着实也不像他本人的作风。他觉得,自己完全看错太子为人品行的可能性不大。

也有可能,太子就是太过谨慎,应对失措,才导致在山中多困一日,险些被刺客得手。毕竟太子是富贵窝里养大的,从没上过战场,跟军汉思路不一致,不奇怪。

皇帝养孩子,就是娇惯,那么大一个儿子,硬是养在深宫,剿匪平叛都皇帝自己上,不用儿子效力。

“长史,少府令登门,正在前厅等待。”小厮快步过来,行礼说道。

洛伊令刚走,少府令登门,没啥好事。

苏记告辞出来,转回长公主府。

明媚这边看正主走了,结束烧脑环节,回去继续快乐的和乌云培养感情,赵嬷嬷在旁边压阵。

太子遇刺,不耽误侧妃做耍。

许业与荀真都叫安排了活计,告辞出来。

碎绿与点绿各换了一个马夫在旁看着,防着马驹折腾。

秦王殿下在外臣面前谨言慎行的习惯,是苏长史告诫多次的,他还不至于张嘴胡咧咧,就说这事儿是老四干的。

少府令是奉命来查案的,奉的主母之命。少府属于内臣体系,皇后娘娘中宫之令,完全可以调动。

秦王与苏长史这里是亲历人,怎么也得走一遭,问问情况。

苏记进前厅,少府令起身相迎,两人互相见礼。

“见过夏侯令君。”

“苏长史别来无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