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开国之君尚在,如何造反 > 第11章 第十一章 亏空

第11章 第十一章 亏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宫中炭火贵,今年尤其冷,也尤其贵,还涨价。小宫女们拿银子换炭,银子还不如宫外头铜钱禁得住使。

难得殿下惦记她们这些下贱人,特意送了木炭进来,专是给她们使得。松香炭是三等炭火里最好的,等闲小宫女一月分不到两斤,几日便烧没了,再往后要么买,要么就得烧再次一等的。

李桢叫自己老父亲咳了一顿,就给轰出来了。说他不会办事,孝顺都不到点子上,收的三等炭户,占了府下工匠名额不说,三等炭上赶着往宫里送。

李桢嬉皮笑脸,私下嘀咕,这么看不上,也没见您老把炭还回来。等着吧,等着吧,等三日后揭了盖子,您老人家大朝,保不齐二等炭都烧不上了。叫那些叽叽歪歪的山东官儿都冻着,冻的流鼻涕,大不敬,看他们还说不说老子坏话了。

皇后娘娘那里礼数周全,因娘娘病着,只连声叫赏,就开始咳嗽,李桢不敢多打扰,连忙说要去端本宫送木炭,这就走了。

端本宫李桢没去,因为太子上朝去了,他就故意不想跟太子碰面,才选择大朝前进宫求见老父。鱼士良领人与端本宫大太监马占香见面,大庭广众之下,互相叫了哥哥弟弟,亲热一番,交割了炭火就走了。

端本宫大太监撇撇嘴,这要不是六殿下巴巴送来,这等玩意儿都进不了门,叫拉去花房后面备着。

最后来了老娘这里,贤妃夸赞儿子懂事,懂的体贴宫人疾苦,是好事。李桢终于舒心了,又蹭上迟到的早膳,翘着嘴角出宫了。

暗处,有心人怀疑秦王的智商,虽然这秦王不聪明是出名的,但莫非这么明显的事儿都看不出?

在他们看来,秦王即便不入东宫,也该传上一封书信,不该如此悠哉闲散,还有心思到处送炭火。赶紧,回去禀主子。

大朝散了,今日苏记没被点名来,李桢也就没等人,与南门值房闲话两句,自顾自出了宫门,带着一班护卫回长公主府玩耍去了。

路上想起铺子有几日未去,走了东西两市,又去南城,避开卖身葬父少女一名,捉拿抛竹竿行刺少妇一名,折腾到晌午,才算消停,寻了酒楼坐下,吃喝一顿,回了长公主府。

苦了盯梢的,换好几拨轮换。

进府后,李桢盘坐在火炕上,得知苏记在忙,便请了主簿顾叹进来陪聊,一坐就不下来了。

顾叹年纪大,最是潇洒之人,笑呵呵与他在几案上用了膳,嬉笑怒骂,抨击时事,快意恩仇,与这位小殿下很投缘。

苏记确实在忙,却不是忙李桢所想的木炭亏空之事。

他将自己关了起来,取出明娘子的两份折子,仔细对比,从笔迹、行文风格,确定是同一人所为。

先时是秦州石炭,再到左近石炭,明娘子每一步都踩在他的神经线上。

火炕送秦王入少府,石炭帮秦王在少府立下根基,她是在帮贤妃与李桢?

火炕送了河东人一个极好的涨价理由,再有无尽石炭在后头挺着,先扬后抑,使之疯狂后,再一举砸死,她是与河东有大仇?

苏记本不予大动干戈,适可而止,既能完成陛下之命,也不至于伤己根基。明娘子偏生送来了极好的助燃物,反倒让这把火烧起来便不能停下。

这下,真能重重的打上一番了。

明娘子是想暗示······

做绝?

陛下面前,决不可与政雠留下余地?

嘲讽他苏记与人做狗,还敢瞻前顾后留余地?

有一种被小看了的羞耻感,苏记捏着折子,捏出了褶皱。

回神后,他骤然松开手,沾着清水,小心翼翼将褶皱抚平。取出工具,细细将第二封稿子装裱起来,包上深紫色的蜀锦封皮。

苏记手指修长,指腹、虎口、手掌均有厚茧,做针线活时,架势如持刀剑,偏生针脚细腻的充满违和感。

午膳后,正殿送来了炭火,一车四箩筐,共计二十斤,说是分与四绿的用度。

托了明娘子的福气,她们这些陪嫁宫女都是殿内二等待遇。

深绿带着几人归置起来,这月不用发愁买炭的事儿了。少府那边黑心,还老断货。

屋里,明娘子继续写大字,还别说,练上赵嬷嬷传授的动作,效果立竿见影。

扎马步时间长了,吃多羊肉不上火了,人舒坦了,心也踏实。

清洗衣裳,擦拭灰尘,打扫院子。

完事后,浅绿、点绿对口帮扶深绿,碎绿起头开练,每日上午下午晚上各半个时辰,强身健体。

尚衣局来给明娘子量体,还说比上月高了,嫁衣又得放出一寸。当然,这个应该是这个月自然生长,明媚毕竟还小呢。

宫女,冬季难熬,多在炭上,次在衣裳,一旦用到药,就离挪出去不远了。后殿四绿是多少人羡的,吃饱穿暖,出门拎着手炉,回屋守着暖炉,比娇小姐也不差了。

若是下了雪,宫女太监们就更叫苦了,主子爱雪景,宫女怕天寒。

大冷天出门扫雪,回屋一身湿水,没个换洗冬衣,再没炭火,这人要是身体扛不住,第二天基本就没了。

点绿朋友多,她平日爱找别人帮个小忙,一来二去熟悉了,旁人才好拉下脸求上门。她们四绿穿小的衣服没少往外借,说是借,也就是给。深绿说,能救性命,是积德了。

明娘子身份受限,不能伸手,她们底下姐妹情深,却是可以互帮互助的。

因了这个,各处都知道这里能救命,托人来求的也多,点绿朋友更多了。她也不是啥样的都搭理,非得对脾气的才行。

这个小不点有主意,看人也准儿,目前还没有哪个相处过的是白眼狼儿。

如今炭火多了,娘子有了银子就手松,总说银子就得花,还爱宠着小不点儿玩儿,答应木炭也可以外借。

她们这后殿小院的,本是身份尴尬,经营下来,名声不显,人缘不差。

因着这托人托关系的外借,点绿的盆友圈已经从两殿辐射出去,悄悄在掖廷各处宫室最底层有了口碑。

正如秦王在外的名声败坏,是因为老百姓没有话语权。这些洒扫上的贱奴今日有明日无的,根本无人在意。所以,慈悲如神佛的明娘子与点绿姑娘,在宫内也还是小透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