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迎的父母死于一场车祸。
那年晏迎十岁,晏远才六岁。
这场白事的棚子搭得不算好,恰逢天气还下雨,晏迎在火盆旁边烧着纸钱,几滴雨水从棚顶的小洞滴落,让她的后背湿漉漉成一片。
棚子里面的人在哭,棚子上头的老天爷也在流眼泪。
晏远还太小了,不明白什么叫死亡,只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她紧紧地靠着姐姐不愿意离开,目光望向正燃烧着的火盆,那里面的温暖让人绝望。
晏迎已经哭累了,她睁着通红的眼睛,觉得面前的一切都模糊成梦的样子。
要是真的是梦就好了,醒过来之后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妹妹靠着自己呼呼大睡,爸爸妈妈马上就会出差回来。
她拍拍妹妹发抖的肩膀,抬头望向棚顶上漏水的洞。
“啪”,一滴雨水落在她的眼睛里,又滑过她的面颊,顺着她的下巴落在妹妹的头顶。
晏迎觉得当下的一切突然都变得滑稽起来。
命运总喜欢开一些不好笑的玩笑,让人措手不及。
她和妹妹,以后都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小孩了。
哭了这么多天她也哭累了,现在眼睛肿胀难受,看东西也模糊不清楚,她很想好好睡一觉。
但她知道她不可以,好多事情还没有一个结果,她更怕一觉醒过来,连妹妹也不见了。
纸钱已经被她烧光,化为火盆里呛人的灰烬,四处飘散。
妹妹在她的怀里捂着嘴小声地咳嗽,晏迎麻木的大脑在咳嗽声里反应过来,伸手拍了拍妹妹的背。
天气灰蒙蒙一片,像是看不真切的未来。
父母黑白色的遗照并排放在一起,和周遭色彩鲜艳的花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对比太强烈了,刺得晏迎肿起来的眼睛一阵发疼。
她就是在这疼痛里,迅速长大。
父母的后事结束之后,车祸的赔偿金以及父母的钱都被叔叔拿走,当然,叔叔和婶婶也肩负起了抚养她们长大成人的义务。
叔叔也不是亲叔叔,是爷爷收养了朋友的遗腹子。
收拾东西的那天,天还是下雨的。
这让晏迎更加讨厌梅雨季,湿答答的宛如她此刻的心情。
其实也没什么好带走的,除了那张全家福。
晏迎觉得这张充满了温暖和欢笑的照片像是一个句号,结束了她和妹妹的童年。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了,她弯腰给妹妹穿上雨靴。
那是妹妹最喜欢的粉红色雨靴,但是这次她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开心地到处踩水玩。
她牵紧晏迎的手,只是望着雨发呆。
晏迎没有问妹妹在想什么,她撑伞蹲下来,笑着对妹妹说:“小远想要踩水玩吗?”
她知道妹妹心里想的是,爸爸妈妈不在了,应该不可以再像从前那样无所顾虑地玩耍了。
“姐姐…”
“嗯,爸爸妈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在天上肯定也希望我们可以继续开开心心的。”
晏迎思考了一下,决定换一种小孩子可以听得懂的说法。
她给妹妹整理贴在额头上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小远以后还是可以开心地玩,可以在雨天踩水,可以等天气好了去捉蝴蝶,可以吃好吃的蛋糕。”
“爸爸妈妈不在了,但是姐姐会带着你继续生活,姐姐会努力把自己,还有你,都照顾得很好,这样爸爸妈妈在天上也不会担心我们了。”
“所以小远,我们还是要开开心心的,继续走下去。”
她对妹妹伸出小拇指:“我们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雨似乎变小了,但还是那么潮湿和温热,像是有温度的泪水。
她们小拇指缠绕,大拇指盖章,缔结这个世界上,最单纯也最真挚的誓言。
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就像是她们的名字一样,言笑晏晏,迎难而上,宁静致远。
晏迎牵过妹妹的手,趟过前方被水淹没的路。
路被积攒的雨水淹没得很深,婶婶的三轮车开不进去,只能在前面的路口等她们。
这一段路不好走,晏迎牵着晏远,觉得自己在过河。
一条被悲伤溢满的河,看似平静却暗潮涌动。
婶婶穿着大红色的雨披在等她们,鲜红的颜色在灰蒙蒙的天气里格外醒目。
那红色,像是新生活的入口,不管是好是坏,先进去再说。
晏迎和叔叔婶婶一家其实不熟悉的,也就过年见一面的交情。
她和婶婶打了一个招呼,便把妹妹抱上了车,自己把收拾好的行李也般了上去。
小小瘦瘦的一个人,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气。
晏迎坐在摇摇晃晃的三轮车上,望着车棚滴下雨水打造的水晶珠帘,心想,或许这就是长大的力量吧。
叔叔和婶婶家是自建房,两层,外带一个院子。
他们的夫妻关系不像晏迎父母那样和谐融洽,连相敬如宾也够不上。
吵架、冷战、甚至动手都是家常便饭。
锅碗瓢盆摔在地上的声音是那样刺耳,只要这个声音响起来,家里孩子们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
叔叔婶婶只有一个叫囡囡的女儿,她还比晏远小一岁。
晏迎是这个家里最大的孩子,她的心智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小小年纪早熟又早慧。
她很懂事地包揽了家里绝大部分的家务,能帮忙的时候绝对不会闲着。
婶婶是个有些挑剔的人,也对她赞不绝口。
那段时间叔叔和婶婶的关系极其恶劣,叔叔外出打工,不愿意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