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净凌趁热打铁,拿起两个未点燃的便走到主母面前。
“我听闻您总是在夜间抄经,蜡烛又晃眼,我曾经在农家时曾跟一个云游四方的手艺人学到了这门技艺,便想着做一个能让您抄经时亮堂舒适些。”
“小梨,把梨汤端上来。”
江净凌送完梨灯,又让小梨把陶罐拿上前。
“这几日秋燥,我看着外头还有风沙,恰好梨棠苑的梨熟了,我便摘了炖了汤,我出生低微,也就这门手艺还算拿得出手,算是借花献佛,梨汤清热去火,给您润润嗓子。”
江净凌盛了一碗出来,端给主母。
“婆母要是不嫌弃可以尝尝,趁热喝效果更好。”
主母本来在看到江净凌送梨灯的时候还有些觉得她太过圆滑,虽然心念触动但并不显,但江净凌这碗梨汤算是送到她心坎上了。
最近她嗓子总是不舒服,叫人请了郎中抓了药,也没什么大用。
而且那药又苦又涩,她是不爱喝的。
她见所有人都看着,也不好拒绝江净凌,便舀了一勺尝了尝。
一口梨汤下去,清甜滋润,确实消解了一些烦闷。
这下她反倒对江净凌的刻意讨好改观了不少。
毕竟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柳鸢,其实都在讨好她,不过江净凌的讨好,更显得细致。
“你倒是有心了。”
主母点头,对她的语气和蔼了不少。
“婆母言重了,作为儿媳,自是要关心侍候好丈夫公婆,若白吃白住,实在有愧于夫家的恩情。”
主母听完江净凌的表态,认可地点点头。
江净凌微微一笑,心底松了口气。
果然前几天熬夜苦背的柳府家规还是有点用处,不至于碰到这种不知道该如何恢复。
这高门大户的儿媳可真不好当。
别人以为是飞上枝头变凤凰,其实其中的门道深不见底。
若是一不小心就踩了坑,连个说理的地儿都没有。
剩下的便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江净凌回去拿起剩下的梨灯,给在场的人一人给了一个。
除了不速之客柳鸢。
江净凌刻意绕开了男人,先给了于嫣一个。
“于娘子,感谢你昨日送来的补品,我虽没见过好东西,人参灵芝还是识得的,我也晓得那都是些名贵难求的药材,实在是受宠若惊。我身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便也给你做了一个,你晚上梳妆的时候,看的更清楚些。”
江净凌着小梨打听过,听说于嫣晚上有研究妆容的喜好,便顺着说。
不管在场的人怎么想,说她阿谀奉承也好,趋炎附势也罢,只要能让她不被阻碍举步维艰,说就说了,又不能少她一块肉。
于嫣虽然虽然对她冷冷的,不过碍于柳鸢在,就让丫鬟收下了。
“陈娘子,想必我们之间有些误会,希望有空咱们姐妹之间好好聊聊。陈娘子是不是有些怕黑,点蜡烛火焰晃着睡眠又不好,你可在梨灯外头盖个手帕,许能睡的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