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此言一出,二皇子、五皇子和六公主都是一脸茫然。太子神色倒是没有任何变化,手中的剑在姜靖金口初开时就已经垂下指地,但此时仍是挡在皇后侧面,不曾挪开。
见姜靖眉头轻蹙,似是不赞同,曹皇后赶在他开口前继续道:“陛下,您不必急着反驳。这么多年来,臣妾早已看得分明。”
她的视线从二皇子姜鸣斌和龙凤胎脸上逐一划过,同时低声轻笑道:“您登基之后,后宫来来去去也就三五位妃嫔。旁人不知,臣妾却看得分明。除臣妾之外,那些入得您眼中的女子,或多或少,都有着那位的影子。
“瑛妃崔氏,是她的身姿;淑妃李氏,是她的声音;慧妃宁氏,是她的性格;您最宠爱的皇贵妃顾氏,眉眼与她最为相似……呵,毕竟您似乎也不曾见过那人的真容,由始至终,认得的都只有面纱往上的半张脸。臣妾若非早早过门,是您的正妻,恐怕不会有臣妾的立足之地。
“当年崔氏初初入宫,颇受您的喜爱。她性子跋扈冲动又娇蛮,臣妾不过稍加挑拨,她便急匆匆地派人弄丢了您最关心的珩儿——那时瑛妃还怀着斌儿呢,您仍是因此大怒,将她打入冷宫。
“待得斌儿出生后,也被您交予淑妃抚养,崔氏得到的只有您赐给她的三尺白绫。斌儿才是您的亲骨肉、您的次子啊!您却直至常乐的儿子被寻回后,才开始亲近起斌儿——这让臣妾如何不惧、如何不怕?
“如果她当初留在大夏,或许轮不到臣妾坐上这皇后的位置吧?如果她留下的那个孩子是您的血脉,太子之位也落不到睿儿头上——您定然很希望那个孩子是您的儿子吧?您宠爱炎儿和玥儿,便是因为他们继承了顾氏的眉眼,又有六分像您……
“陛下呀,臣妾可是知道备受重视的嫡长子未必就能够赢到最后,您本身就是一个后来者居上的典例啊!臣妾思来想去,心中惶惶不觉安。每夜梦回,总会梦见她重回大夏,臣妾便不得不为之让位……夜夜心悸,日日不宁!”
听到这里,努力装作不存在的林清珩不禁眼角微动,万万没想到这里头居然还有他的事。
当年他的“走丢”是人为的必然,而被“鱼池”掳走该是意外。只是他被救回来以后,并没有过多询问自己是碍了谁的眼、挡了谁的道。但是在他“失踪”期间,姜靖曾经处置了一名妃子及其家族,他事后还是略有耳闻。他以为此事已是终结,想不到居然还有更深层的隐秘。
药仙谷的首席不着痕迹地望向那个表面端庄、言语间却愈发流露出些许癫狂之态的皇后。
幼年的他住在皇城之外,有姜靖他们派来的侍女仆从照顾,见得最多的也是这几位叔伯前辈。年纪稍长后,开始懂事,更是无心与他们背后的家庭建立更多联系。他与曹皇后基本不曾有过交流,顶多每逢年节时,都会收到来自皇后的礼物。
如果不是曹皇后自己暴露,恐怕谁也想不到这位以“温和慈爱”著称的大夏皇后竟然隐藏着那么多不可告人的心思。
实话实说,林清珩必须承认,此时此刻他在此地很是尴尬。姜靖这位长辈究竟对常乐抱有怎样的情感,林清珩过去有过不少猜测——毕竟除了那一次意外,他自幼便被照顾得很好,衣食无忧,什么都不缺,待遇与宫中皇子公主都没有太大区别。
是还人情也好,是其他原因也罢。于他而言,比起那位从未见过面的生母,姜靖才是和他最亲近的长辈。他作为受益人,没有资格也不该对着此事寻根问底,只能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慢慢偿还。
而这厢林清珩正在回想过去,那厢姜靖在听完曹皇后的一番话后,却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不过这位夏帝尚未来得及说些什么,曹皇后不顾几个皇子公主愈发古怪别扭的神色,继续她的自白——就像是担心再不说出来,这些压抑在她心口许久的愁绪,永远都不会再有铺陈在阳光底下的机会:
“陛下,臣妾真的很不甘心啊!这数百年来,臣妾兢兢业业维持着世人所认可的母仪天下的皇后形象,为您生儿育女,为您统领后宫,为您操持内廷事务,为您平衡前朝和后宫的波澜,与那些妃嫔勾心斗角……
“臣妾一心只望您能够看到臣妾的好,分给臣妾多一份怜爱,很过分吗?可惜,您似乎太过习惯臣妾的付出,您敬臣妾、重臣妾,偏偏没有臣妾想要的那份挂在心头独宠的殊荣……外人只看到帝后相敬如宾,呵,可是相处都像是宾客一般礼数周全,还能算是夫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