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你这消息可是准确?”
自从得到了今日县太爷要来小杨村的确切消息,村长李伯连同小杨村的村民们一早儿便焦急地等在了村头的老槐树下。
只是眼瞅着日头越来越毒辣了,县太爷的身影却半点儿都没瞧见,李伯心中不免产生了些许怀疑,他连忙看向将消息传回来的大牛,急切地问了出来。
大牛闻言,却自信地说道:“村长你放心,这消息可是差役亲口对我说的,绝不会有错。”
李伯听了这话,立即就松了一口气,心中也觉得稳妥了不少。
前些日子,女婿家突然传来消息,说是他的小女儿难产,命虽保住了,身子却是亏空得厉害。
李伯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险些晕倒过去。
老婆子走得早,只留下了一儿一女,都是他的命根子,尤其是小女儿,可以说是他一手带大的,这好不容易见着两人都成家了,又出了这样的事情,李伯自然是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好在李伯的儿子李铁牛虽也焦急,但终究比他爹多了几分理智,“爹,说不定情况还没那么坏,我们快去瞧瞧妹妹再说。”
“对,对......”,李伯听到李铁牛的话,终于缓过气来了,他微微颤抖着身体,看向报信之人,急切道:“我们收拾一下东西就去方家村,不知你能否捎我们一程?”
两个村子离得并不算太远,平日里,要去方家村,他们自然是无需乘车的,走着去也就只耽搁会儿功夫罢了,实在算不得什么。
可这会儿情况紧急,又如何忍得了慢吞吞地走过去,眼见着报信人是驾着牛车来的,李伯情急之下便试探的问出了口。
没想到那报信人听了他的话,却说道:“水生本就是特意让我来接你的,李村长你可千万别客气。”
水生就是李伯的女婿了,方家村是靠着水建的,村里的情况比小杨村好上不少,因着李伯与水生他爹交情颇深,才将小女儿嫁给了他儿子。
如今看来他果真是没看错,水生果真是个好女婿。
李伯不敢耽搁,回屋带上了今天儿子特意带回来的几个鸡蛋,并着他一直藏着的干粮便同铁牛还有铁牛的媳妇儿一块儿上了车。
李伯也知道这几样东西十分寒碜,但小杨村向来贫困,家家户户都差不离。
若不是李铁牛在县里找了份临工,也买不起这几个鸡蛋,李伯心道,再如何,也不能空着手去叫翠儿没面儿。
再说了,这鸡蛋本就是因为翠儿怀孕,铁牛才买来给她补身子的。
三人怀着慌乱与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方家村,好在方家确实是厚道人,给翠儿请了大夫不说,就连那瞧着有些贵的药也咬咬牙给买了。
因此,这会儿两人见到翠儿,便发现她的脸色已然好转,顿时便放心不少,不过,李伯还是等到她能够起身才放心地回家来。
但也因为在方家村待了这些时日,李伯便错过了前些日子的水车安装等事,直到回到小杨村,他才知道小杨村竟发生了这样的大事。
知道水车对田地的灌溉作用,他自然也是同其他村民们一样对制作水车的恩公感激不尽。
只是,那会儿姜楚悦与齐云霆还有李老都早已离开,村民们也不知他们的去向,李伯便是想上门感谢也是无法,无奈之下只能作罢。
他将儿子从县里喊回来后,便紧赶慢赶地开始伺候起地里的庄稼,直到今日听见县太爷要来小杨村的消息,才领着村民在村口等着他的到来。
这会儿,听到大牛的肯定答复后,李伯心中的慌张却未曾减少。他们小杨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除了本村人,根本无人愿意到这里来。
但这几日,其他村的村民日日来看水车不说,今日县太爷竟也要来,若不是这太阳太过毒辣,将他的皮肤晒得隐隐作痛,他怕是要以为这都是自己在做梦。
随着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李伯立马就打起了精神来,他心想,这恐怕就是县太爷乘坐的马车声了。
果然,只见几名衙役护卫着中间的马车在不远处停了下来,马车上的人掀开帘子来,露出一中年男子的面容来。
他神情肃穆,虽然并未穿着官服,但却带着些当官之人的神气,即便李伯这等从未见过县太爷的庄稼汉子,也一眼便认了出来这就是他们要等的县太爷。
顿时,村民们吓得都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对这些当官的,普通老百姓自然都是十分畏惧的,小杨村的村民当然也不例外。
眼见着县令大人往这边走过来,村民们都纷纷地让开了道路。
县令却并未继续往前走,而是在李伯的面前站定,他瞧着有些不苟言笑,态度倒是温和:“这位想必就是李村长了吧?”
他虽说的是疑问句,语气却十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