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登基 > 第16章 成婚

第16章 成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景杉平时看着没什么城府,实际有一些小机灵。

他原本的想法是,父皇好面子,肯定会给他一笔钱,让他下去置办。

然而这点小机灵,放在我父皇面前,完全是不够看的。

我父皇说要赏他点好东西,让他好好点缀点缀。

景杉心想,钱没要到,要到点东西,也可以,更何况,父皇赏赐的,肯定都价值不菲,要是给他点便宜货,不是丢自己脸吗?

于是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他在府上等了两天,没有等来料想中的四五箱宝贝,反而等来了一抔半湿的土。

那前来送土的太监跟他讲,这是滁州运来的兰花,十分珍稀,一株可值千金,父皇特地给他留了一株,让他用来装点王府。

景杉愕然,看着土里还没长出来的花苗,问,这就没了?

那太监说没了,临走的时候,又对他提点了一句,“康王殿下,这兰花珍贵,就是不太好养活,御花园种了十株,已经死了三株了。您得好好侍弄,要是养死了,那是大大的不敬。”

景杉欲哭无泪。

他几方打听,知道了城中有个叫韩元的花匠,爱花如命,对侍弄之事颇有心得,于是去请了,然而人家心气高,不愿入府为仆。他将此事讲给了贺栎山听,贺栎山先是笑话了他一通,然后说自己跟这韩元有点交情,愿意再帮他游说游说。

那韩元最终是答应了,不过提了个条件,说这王府花园的格局、布置,种什么不种什么,都得按他的意思。

只要能保住那株兰花,这点小小的要求算得了什么?景杉当即就同意了。

然而置办花木,也是个花钱的地方,景杉囊中羞涩,最后还是找贺栎山借的银子。

因此,他康王府的园子,贺栎山算是出了八成力。

我听完,对贺栎山十分同情,觉得我跟贺栎山,应当是上辈子一起欠了景杉许多债,这辈子才来替他挡灾挡难的。

贺栎山闻之,掩扇一笑,说:“若是如此,晋王殿下欠得肯定比小王多。”

到成婚的那天,我和贺栎山第一次见到新娘子,席间他跟我坐得近,见我在看,就跟我讲关于他从坊间听说的一些关于新娘子的事情。

未来的康王妃吴筠羡,是吴英唯一的一个女儿,她上头还有五个哥哥,各个武艺高强。据说她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闲暇之余好跟人比试,手下败将无数。

她日常喜扮男装上街,时常斗蛐赌钱,坊间被人尊称“吴六爷”,曾言“恨非男儿身,无路报家国”,是说书人口中十分离经叛道的人物。话本《晚姬传》就是以她为原型,讲一个女子女扮男装从戎杀敌,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大将的故事。

评书这事,听得就是个稀奇,就是个不寻常,虽然有人唾有人捧,但只要今日所讲有“吴六爷”这几个字,茶馆的生意就不会太差。讲到后来,已经没什么能讲了,重点又渐渐不在她所做的那些事上了。

纵观史书列传中的王侯世家,要说一个人的成就,首先要讲这个人的外貌,好像一个人如果要干成什么大事,那么他的长相也一定要非比寻常。可能是吴筠羡做的事太过离经叛道,连带着她这个人的长相也变得十分离经叛道。

一说她瞳大如牛,身高八尺,而四肢如豕。

一说她眼似绿豆,口大过耳,面骨横斜偶流涎液。

还有人说她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单单往那一站就能把人吓厥。

市面上也开始售卖她的画像,号称买回去能够辟邪。

如此到了她及笄之年,已然没有男儿敢上他家提亲。她爹吴英终于觉着事情大了,跟各个说书的馆子私下交待,不让再提“吴六爷”这几个字。

这么沉寂了一年,她长到了十八岁,仍是无人问津。吴英更是着急了,要是过了十八还不嫁出去,必然惹人非议 ,当下勒令将她禁足,也不许她再以男装示人,还逼着她去参加些诗会,结交些闺中女子,或者是看得上眼的男儿。

可惜,为时晚矣。

一则是旁人听说了她的名声,纷纷变色而逃。

一则是她“英武不凡”久了,对那些个“谦谦公子”都不太瞧得上。

说到这里,我问:“景杉她就瞧得上吗?”

“王妃对斗蛐打牌这些男人家的玩意也很喜欢,知道景杉也好此道,再加上吴英吴将军,还有宸妃的撮合,就欣然同意了。”

我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贺栎山埋着头忍笑。

这些繁琐的流程交代完,早就天黑,天边一轮弯月高挂,灯笼将宅院照得亮如白昼,四周还有些吵闹,我喝多了酒,脑子有些昏沉了,害怕等会儿做出来什么有伤大雅的事情,借口小解,起身出去透气。

走到清静的庭院之中,一个小亭立在湖边,由一个小桥连着 ,正好可以歇息,我走过去坐下,风一吹,不知道怎么身子就软了,闭上了眼睛。

不知道过了多久,听见有人在唤我。

那声音清润而渺然,似梦似幻,我便不当真。

过来好一阵 ,困意终于如潮而退,我睁开眼,发现自己仍身在亭中,亭外挂着灯笼,月光烛光,照亮了我眼前站着的人。

“晋王殿下?”

他穿着一袭白衣,就在我身前站着。

“子湛?”我不由自主地答了。

景杉知道他害他三皇兄我在神武营那里丢了面,吃了我的银子,专门给林承之,还有其他翰林院的几个,发了请帖——他自认这样就显得没有那么明显。我可能也沾了景杉瞻前顾后的毛病,人不在的时候,空惦记,人在的时候,却不敢动作,明明知道他就坐在那里,目光都躲着去——免得叫其他人看出来我心中端倪。

我不再敢多喝,不过是怕在他面前失态。

“方才远远看见有人在亭中,恐有人喝醉了坠湖,于是上前查探,没想到会是殿下……殿下,此处风大,容易着凉,还是回去再睡吧。”林承之退后半步,冲我拱手,“下官的友人还在外头等着,下官先行一步,殿下告辞。”

他匆匆转身,我心中一动,站起身来:“子湛,别走。”

林承之脚步停下来,背对着我,语气依然如同刚才从容。

“殿下喝醉了。”

“子湛。”我轻声重复。

林承之仍然背对着我,面朝远处,轻声道:“殿下认错人了吧?”

我就这么跟他对立,我不开口,他也不走,不知道过了多久,晚风起得大了,刮过来,掀起来他月白色的薄衫,他在风中不动分毫。

风有些刮眼,我忍不住垂下来眼睛。

“是,本王认错了。”

我站在原处,望着他的背影,看他穿过回廊,身影没入夜色,久久未动分毫。

我怎么会认错。

崇礼殿外,小池塘边,清风庭前杨花里。

往事拣来细数,件件是你,幕幕是你,梦里梦外……都是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本王心悦你,已有五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