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登基 > 第11章 审案

第11章 审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承之道:“下官没有别的旁证。”

他将头转向在旁边跪着的王武里。

“下官前来报案,指认嫌疑之人,如何查明,下官不是府尹大人,也不是从大理寺来,更不是皇上钦点的主审,故而下官在这件事上不敢妄议。审问下官,其实不如审审下官旁边这位。”

江起闻有意给他解围缓和,他倒好,话里话外又在挤兑魏阖,生怕魏阖轻松将他放过似的。徐能一张老脸皱成了菊花,——估计他最没有想到,本来那么好讲话一个人,到了堂上整了这出好戏,叫所有人都下不来台。

听林承之的审王武里,多少有点不将魏阖放在眼里,听魏阖的审林承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被门外那些人看好戏的传出去,打成逢迎之人,从此也跟神武营一样被人戳脊梁骨,说书的唱戏的编排不完。

最关键这件事,那天我跟徐能去神武营抓人,王武里并没有叫冤,也因着这样,大家都觉得好审,现在魏阖横插一脚,就算他有认罪的心思,魏阖不想他认,他必然不敢认——驳了魏阖的脸面,从今往后在军中,必然不得好了。

孰轻孰重,只要脑子没缺都不可能掂量不出来。

我于是道:“魏将军说得有道理。”

江起闻道:“晋王殿下的意思是?”

我道:“本王看魏将军的意思不是林修撰在其中作假,而是担心林修撰遭人蒙骗,传了假话。如今那几个考生都已经返乡,将人抓回来指认自然最好,但人走在哪里也不知道,派去找也不一定找得回来。草率结案,对林修撰和魏将军都不公平,所以确实需要旁证,以免冤枉好人。”

魏阖看着我道:“晋王殿下讲到末将心里去了。”

江起闻环视堂前一周,在林承之身上停留一阵,目光收回。

“既然这样,不如今天先审到这里,等之后下官和徐大人派人去找一下本案其他见证,之后再看是否真是林修撰所转述的那人,至于王武里,就先带下去吧。”

他话音落下,马上就有人捕快上来捉人。江起闻今天不在这里审王武里,明显是想要给这件事留些余地,等之后看能不能找到证据,再痛快点结案,以免两边得罪。

此人倒是会做人。

“慢着。”我呵了一声。

两个捕快停下来手脚,江起闻转头向我,“殿下可还有什么要吩咐?”

“本王的意思是,转述的东西确实不算可靠,魏将军的意思也是此案需要有真正见过案发经过,了解案情的人来作证,天下就有这么巧的事,本王就是那个见证。”

“那天夜里本王和安王出门喝酒,晚上回来的时候正好撞见几个书生,被一匹军马撞了,就在沉香街的一条巷子,一个人被摔断了腿,地上还碎了一块玉佩,两边吵了起来。”

“马停在中间,本王和安王的马车被挡了路,走不了了,安王下车查看,本王也在车上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巷子点着灯,照得也算清楚,本王没记错的话,撞人的确实是王武里。”

“魏将军若是不信,可以将安王也叫来。他下车亲眼看过,比本王认得清。”

***

案子当天便已经审完,王武里按照律法治罪,因为这么多天都没有来自首,判得重些。贺栎山人最终没被请来,但当天观案的人多,这件事也传到了他耳朵里。

“殿下先前还说顾及小王,转眼就把小王给卖了。”

我二人走在街上,他提起这件事,我便跟他解释了当日种种经过,他听完轻笑一声,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心里也有一些过意不去,道:“这回算是我欠你的。”

“殿下说什么欠,小王左右已经是个声名狼藉之人,反而殿下为此案得罪了魏阖,且殿下跟谢文吃酒的事,小王看已经纸包不住火,殿下回京之后,小王听说太子和承王都已经坐不大住,殿下上回说轿子坏了,也不详细说,小王前些日子才听说,殿下是遇刺了。”

我二人走在一条巷子里面,没什么人,再走几步便出去了,外面人声鼎沸,我便停了下来。

“安王这是听谁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