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五半夜逃跑了!”一大早就有人来报。
王八五半夜鬼鬼祟祟地偷溜出了家门,就往城外跑,还没到城门口就被抓住了,现在也关在牢里。
莫非他就是蒙面人?发现不对想要趁势逃跑?
“快审!”萧景冲向刑房,想尽快知道谜底。
“周小旗已经去审了。”武英正站在刑房外面。
萧景寻了个位置坐下,余光瞥见,武英像屁股底下有火似的,坐着,站着都不是,最后像壁虎似的守在门口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
萧景凝神细听,里面嚎了几声,就没动静了,正疑惑。
没多久,周小旗出来了,眉心紧皱。
萧景和武英齐刷刷地抬头,两双眼睛都看着周小旗。
周小旗摇了摇头。“王八五和蒙面人没关系。”
“那他为什么跑?”武英耐不住,急匆匆地问。
“那王八五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怎么回事?掌柜得还说他是个踏实人。”萧景奇怪。
“他是个拐子。”周小旗略带嫌弃,扔出一句话。
萧景实在是没有想到,又惊又疑,试探,“那之前张家小姑娘的事?”
“这到和他没有关系……”周小旗顿了一下,斟酌着言辞,
萧景催促地看着他。
“他以前是董双福的上线,当了二厨之后不干了,这次董双福被抓,又在昨日看到酒楼里来了锦衣卫查案,慌了神,就想连夜跑了。”
周小旗难得说这么一大通话,倒了一大碗粗茶喝了一口,“嘭——”重重地把碗砸在桌上,眼里流露着愤恨,又再次开口,
“看着人模人样,没想真不是个东西。而且也是个软骨头,刑都还没上呢,就招了。”
不过虽没有抓到蒙面人,但摸到了京城里拐子的线索,也算没有白忙一场。
只是几人再度没有了蒙面人的线索。
武英有些沮丧,最符合条件的都被排除了,难不成蒙面人就是一直不见人影的铁牛?这得等到什么时候?
灵光一闪,有了主意,“要不干脆把铁牛娘和铁牛妹妹都抓起来,通缉铁牛!”
“事关重大,再等几天。”周小旗不同意。
“那个铁牛说不定根本不会回来了。八成是畏罪潜逃。”
“再等等。”周小旗很坚持。
……
萧景正陷入沉思,却被身旁越来越大的声音打断了思路,抬眼一看——
武英和周小旗争论了起来。
武英气急,涨红了脸,周小旗不为所动,始终不肯让步。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意识到旁边还有人,都转头看向了萧景。
萧景看着两人灼灼的视线,尴尬地扯开嘴角,笑了笑。
心中发愁该怎么办。
自从这天开始,武英和周小旗已经不说话了,
上次萧景正巧遇到,刚开始,武英还挪着小步朝周小旗走去,嗫嚅着嘴唇,想说些什么,
周小旗眼都不动一下,直挺挺从他面前,走了,
武英登时僵住,又脸上挂不住,愤愤地按着刀,一甩衣袍,朝着反方向走了。
萧景和周围的人都在憋笑,都没好意思戳穿武英走的方向错了。
后来武英开始每次看到周小旗就抱着手,扭头,不屑地发出“哼”的一声。
足足已经两天了,萧景夹在两人中间,那是又好气又好笑,多大人了还和孩子似的。
果然还是得像我这样的好少年,才足够稳重。
萧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满意地点点头,上值去了。
最近值房的氛围越来越诡异。
“有的人就是没有决断。”武英一边翻着卷宗,一边拖长了声音,朝着萧景说话。
“有的人就是急功近利。”周小旗站在萧景对面,也不回头,不知是冲着谁说话。
……
萧景强忍着笑,右手翻看卷宗,左手掐着自己,实在受不住了,正要发作。
“大人——”
诶呀,救我的来了。
萧景期待地转头看向了跑来的探子,这是跟着铁牛的。
“铁牛回来了!”那探子气喘吁吁的,应该是刚得消息就赶了过来。
什么!
武英和周小旗也不较劲了,都等着探子回话。
“铁牛见娘生病,家中缺钱,手上会做些木活,又不想入匠籍,就偷偷去做了黑工。”
探子说得很详细。
这事不大不小,平日可能还会管管,现在这紧要关头,根本没人理会。
萧景让探子继续盯着铁牛,有情况及时来报。
铁牛基本没有嫌疑了。到底是谁呢?
武英没了希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巴巴的。
周小旗看武英这样也不好意思打击他。
萧景绷紧了面皮,依然自顾自看着卷宗,一点也不担心,待看完一卷才放下。
“景弟,你倒是不担心,袁大人本来就不让你掺和这件事,可是我可就麻烦大了。”
武英看见萧景怡然自得,从地上爬起来,开始抱怨。
“我这边是有个新线索,过几日你就知道了。”萧景不慌不忙地换了一本卷宗。
不论武英如何纠缠都不肯说出线索。
直到有一日,探子来报福兴楼的跑堂伙计刘二九跑了。
“什么,还不快追!”武英一听到消息,就站了起来。
旁边萧景和周小旗都没有动静。
武英急得不行,对萧景和周小旗左推右挪。
萧景估着时辰,看看窗外,一轮红日已经西斜,点点头,“应该已经到了,我们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