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五月,她们都开始用冰块了,现在……想着,沈春蕙又问道:“燕京的冰块多少钱一块来着。”
孙六娘说了个数字。
“咦,怎么南比县便宜这么多。”沈春蕙惊讶道。
原来燕京附近有一座硝石矿,绵延好几座大山,采之不尽,硝石制冰之法被发现后,冰块价格一路下跌。
如今,寻常百姓家虽还用不上整块的冰,却可以在掏上几文钱,在街上买上些碎冰回家用,或是买上一杯冰冰凉凉的冰饮解暑。
沈春蕙快速地盘算了一番,猛地一拍掌:“买冰,现在就买!”
后厨几个灶同时烧火,火气缭绕,比外边热上许多,她才站了一会,就觉得额头汗津津,后背黏糊糊的了,待会真忙起来,更不得了。
热还不要紧,若是大汗淋漓,汗珠一不小心滴进了饭菜点心里,那才叫埋汰。
沈春宜也赞同买冰,斟酌道:“不如今日就不做绿豆酥饼了,再做些小圆子,做绿豆圆子冰沙。”绿豆才下锅,要改还来得及。
沈春蕙就爱吃这一口,闻言眼睛都亮了:“那就这么定吧了,天气热,绿豆圆子冰沙应该比绿豆酥饼好卖。”
绿豆圆子冰沙简单易做,成本低,利润大。
同样的绿豆,做绿豆冰沙赚的肯定要比绿豆酥饼多。
想着,沈春蕙火急火燎地催促沈春宜去隔壁找柳枝儿问有没有物美价廉的冰铺推荐。
柳枝儿也是个怕热的。
沈春宜去到时,她正催促陈三郎去买些碎冰回来做冰饮喝。
听到沈春宜要买冰,柳枝儿喜笑颜开,当即把正要出门的陈三郎喊住:“三郎,你别去了,我自己去。”又扭头对沈春宜道,“我同你一起去买,不远,就巷口左拐,再走几步路就到了。”
柳枝儿风风火火地拉着沈春蕙出门。
走了几步,她懊恼地一拍脑门:“瞧我,一急起来,都忘记跟你说那铺子叫什么名了。”
沈春宜笑道:“没事,反正也不远,到了就知道了。”
“那怎么行。”柳枝儿不赞同地扬了一下眉,随即介绍道:“那铺子叫吴家冰铺,掌柜叫老吴头,还有两个送冰的伙计,你以后要冰就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送上门,免得自己辛苦跑一趟。”
沈春宜点点头。
食铺没有冰窖,只能一次定多一些,让他们每日送一趟过来,不知能便宜多少?
似是看出她的想法,柳枝儿笑道:“老吴头为人厚道,冰做得厚实,化得比别家的要慢一些。我年年都在他家买冰,价格比市场价要便宜两文。你要定多少?”
沈春宜盘算了一番,报了个数字。
柳枝儿当即笑道:“你定这么多,肯定能更便宜,我等下帮你杀价。”
沈春宜虽也会杀价,但柳枝儿好意,她也不能拒绝,连忙道谢:“那我就先谢过枝儿姐了。”
柳枝儿笑着说不客气。
两人拐过街口,她按捺不住地问:“蕙姐儿今日可要做冰饮?吴老头家的冰干净得很,你们可以放心地用它做吃食。”
蕙姐儿做的凉水都比旁人做的好吃,她就爱喝得很,只是不好意思日日去讨来喝。
但这一次她若是要做冰饮,她不介意再厚脸皮一会。
她的心思明晃晃地摆在脸上,沈春宜轻笑道:“不做冰饮,做绿豆圆子冰沙,等做好了,我再让萱娘端两碗来给你和陈三哥尝尝。”
柳枝儿先是失望,后是大喜,情绪跟大起大落,笑容变得无比灿烂:“那怎么好意思?我那里还两瓶桂花蜜,待会给你们拿一瓶,淋一勺在绿豆冰沙上,又甜又冰又香,好吃得紧。”
沈春宜也不跟她客气,当即便说好。
说话间,吴家冰铺到了。
柳枝儿是冰铺的老顾客,伙计见她就问要买多少冰块。
柳枝儿给他们介绍了沈春宜,又让他们把吴老头喊出来,说是来大主顾了。
吴老头赶来,柳枝儿便和他杀价。磨了许久,老吴头终于点头同意便宜一文,算起来,要比市场价便宜三文。
这个价钱,沈春宜相当满意,爽快地付了定金,让他们立即送货。
冰铺旁边是卖冰鉴的铺子,沈春宜进去转了一圈,看上了一个内层铜,外层桐木的冰鉴。
家里没有冰窟,冰鉴可以作为临时放冰的容器,也可以放些冷饮甜品。
问了价钱,柳枝儿热情地杀价一番。
沈春宜付钱买下。
回到食铺,沈春宜当众宣布了这一消息。
萱娘杨柳杨桃没见过冰鉴,都觉得十分新奇,围着沈春宜问个不停。
沈春蕙站在一旁,笑容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