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祭典,京城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秋意与喜庆。金风轻柔地拂过,携着丹桂那馥郁甜香,丝丝缕缕地钻进大街小巷,萦绕在每一个角落。
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潮水般涌上街头,男人们身着整洁的布衫,女人们则精心梳理发髻、身着彩裙,孩童们嬉笑奔跑在其间,手里还紧紧攥着刚买来的糖人儿或是小玩意儿。
众人都怀揣着满心的期待,翘首以盼,只为能瞧上一眼新科状元的风采。
明尧骑着一匹高大健硕的白色骏马,缓缓现身。他身披的状元红袍鲜艳夺目,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明尧身姿笔挺,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尽显自信风采。他嘴角噙着一抹谦逊的微笑,每到一处,都引得百姓们欢呼雀跃,喝彩声此起彼伏。
百姓们或是伸长脖子,或是踮起脚尖,眼中满是倾慕与赞叹,纷纷投来炽热的目光。
就在这热闹欢庆达到顶点之时,变故突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儒,身着洗得发白的长袍,从人群中疯了似的冲了出来。
他面容扭曲,神情悲戚,当街放声哭嚎:“沈明尧冒籍应试,其父乃罪臣沈……”那声音尖锐而凄厉瞬间划破了原本欢快祥和的氛围。
原本喧闹的人群猛地安静下来,紧接着,便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惊愕与疑惑,目光在明尧和老儒之间来回游移。
就在众人惊愕得不知所措之际,“唰”的一声,青禾所乘坐的轿子轿帘被猛地掀开。她那端庄秀丽的面容出现在众人眼前,眉眼间透着从容与镇定。
紧接着,三百农妇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迅速散开,犹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她们齐声发力,抖开一幅长达十丈的绣卷。一幅精美的户籍鱼鳞图展现在众人面前,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绣图上的丝线闪烁着熠熠光芒。
“拿先帝遗诏来!”一声洪亮的呼喊,如洪钟般在街道上空炸开,打破了这短暂却又令人窒息的寂静。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陆砚骑着一匹矫健的白马,风驰电掣般疾驰而来。
那白马四蹄生风,鬃毛在风中肆意飞扬,陆砚手中高举着一卷明黄色的绫缎,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绫缎散发着神圣而庄重的光辉,正是先帝的遗诏。
随着遗诏缓缓展开,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满街的百姓都不由自主地纷纷跪倒在地,一时间,朱雀大街上一片寂静,唯有风声在轻轻呜咽。
诏书上,用苍劲有力的字体写明:永昌三年密诏,沈家因揭发军饷案获罪,然特特许其子孙科举。看到这铁一般的证据,之前那些如乌云般笼罩在沈家头顶的流言蜚语,瞬间烟消云散。
青禾嘴角微微上扬,既有对沈家清白得以昭雪的欣慰,也有对过往艰辛的感慨。她缓缓伸出手,拿起御赐的九穗金钗,动作轻柔而优雅,轻轻簪在发髻之上。
她轻声说道:“这稻穗纹样,还是从诸位的粮仓里得的灵感。”她的声音虽轻柔,却如同洪钟般在众人心中回响。
是夜,月色如水,银白的月光毫无保留地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
阿荇所掌管的情报网里,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如同无知的飞蛾,纷纷撞入这张网中,被迅速而精准地擒住。
昏暗的刑房内,烛光摇曳不定,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诡异的影子。秦三娘手持一根带刺的稻穗,缓缓踱步走进刑房。她的脸上挂着一抹冷笑。
她缓缓开口说道:“听说南蛮有种刑具,叫‘金穗穿心’?”
那些被擒住的散谣者,在这阴森压抑的氛围中,吓得瑟瑟发抖,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脚下的地面。
腊月,狂风如同疯狂的猛兽,在海面上肆意咆哮,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海浪滔天,一波接着一波,如连绵的山峰般汹涌澎湃,不断冲击着青禾率领的船队。
青禾站在船头,海风肆意地吹乱她的发丝,她的眼神却坚定而冷静,紧紧盯着前方的茫茫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