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认为圣女大人那位前未婚夫才是名不见经传的关键角色吗?将军大人一听风声,骑着双足飞龙直接从神殿带走了人,我们以前从没听说有这等影响力的存在吧?”
“这个国家的命运走向会不会像书里这样变得不妙啊?”
当然,以上的议论,三位当事人都已经无从得知了。
冷静了一会的亚历克斯艰难地开口问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解除隶从契约,你开个价。
瑟莉斯拉耐心地削完一个苹果,才悠然嘲笑到,什么嘛,你难道觉得他是可以议价的货物?我都还没给这小子估个价,你倒心急起来了?
被怼得哑口无言的亚历克斯顿时面色红白相间,尴尬不已。其实他心里也清楚,若瑟莉斯拉真的开个价,短时间内恐怕自己也付不起。再者,她是救命的恩人,自己这条命活过来的代价都还不知道怎么还呢。
“抱歉,我……不应该说刚才那些话。”亚历克斯诚恳地低头向她道歉,“我只是希望你能善待他。”
“你都说我是魔女了~~嘛,魔女心情好的时候也不会天天虐待仆从的~~所以,看你们的表现了~说不定这乡下的隐居生活还挺有趣的。下午跟我去村子里和大家打个招呼,今后你们就是这多弗尔的新成员了。”
看着魔女开心拍手的样子,琉赛亚本人倒不是很担心,以神殿祭司的角度,他对昨晚瑟莉斯拉救护的手法感到钦佩,那份剪开血衣的稳重,护理清洗的认真与熟练,仿佛是早就对急救护理的工作非常熟练,这样的人应该不会是那种纯粹的坏人。
顶多是有着奇怪嗜好的大姐姐罢了。
下午出门的时候,冷风扑面而来,小祭司打了个喷嚏,屋子里暖和的壁炉让他几乎忘却了外面还是有些冷,于是裹紧了瑟莉斯拉给他的斗篷。
被称为魔女的现任村长大人告诉他们,尽管这里是海边,但因为地理位置比较靠北的原因,冬天依然会很冷,甚至下雪,村里的老人说,大概还有一个星期,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就会降临多弗尔。第一场雪不会太大,但出村的道路会变得泥泞,等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几乎就会封闭,直到来年的二月初才会好转。
她边走边说,两人跟在后面细心倾听,感受着冬雪将临前小村落独有的安宁,以及他们自己终于可以暂离逃亡的那份安心。
村里的人会在十一月底之前储备好过冬的粮食,这里的主食依旧是小麦磨制的面粉,小麦是从东边的城镇奥瑞瓦买来的,本地几乎没人种,田地还算足够但种植劳力不多,只小面积种植了鹰嘴豆和豌豆,还有部分玉米,蔬菜的话有圆白菜和生菜。说到这里的时候,两位新来的就很奇怪了,那么中午女主人煮的那个椭圆形粒状被叫做米饭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女主人说,我这里还有很多稀有品,你们没见过哟。
村中小广场附近有一间大家公用的温室,目前还在攒钱买二次扩建的材料,外壁由坚实的玻璃钢制成,经过保温特化后,温室效果非常好,三十平米的温室中非常立体地种满了各种反季节的蔬菜,番茄、黄瓜、豆芽等等共十几个品种,温室每天都有人来浇水和保肥,各家各户酌情采摘每日需要的蔬菜保证冬季营养。温室的一隅有一处围栏,里面分别隔着正在孵化的禽蛋。埃尔文家养的鸡鸭一肥二壮就算冬天了也不消停,到处上窜下跳,风大雨大就容易受惊不肯好好窝在巢里孵蛋,因此就将蛋搬来温室,以焰心水晶的稳定恒温进行全天侯的孵化。
亚历克斯,快看,蛋壳被啄开了,有一只小鸡要出壳了!
琉赛亚开心地拽着友人看向孵化隔间。小鸡啄壳的声音仿佛敲在心上,令他有着说不出的怀念感。
亚历克斯则是用惊讶的目光在意着爬藤架上的葡萄,葡萄看起来接近成熟,很快就可以吃了,在冬季食用葡萄还是很令他感到讶异,毕竟自家的温室都没法很好地在冬天种活葡萄藤。他是真的很热衷于吃葡萄,在军中有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轶闻,甚至有他的崇拜者偷偷收集过“将军大人吐过的葡萄籽”拿回老家去种的。
突然,亚历克斯感觉自己的胳膊被友人突然拽紧,刚刚想问琉赛亚怎么了,结果就看见小祭司用颤抖的手指着一个长方形器皿里,在碎木屑和麦草杆穿插的缝隙中蠕动的一堆半截成年男性中指长度的虫子在爬来爬去。就连在战场上从未退怯的他,亦忍不住从头到脚颤抖了一遍,向瑟莉斯拉询问这是什么可怕的生物。
魔女的眼神看起来淡定又嫌弃,就差没直言两个大男人连虫子都怕吗。
那东西不咬人也没有毒性,是人畜无害的好虫子哦。你问名字?大麦虫,我从远处买来的,杂食,能吃很多东西,从麦麸到蔬菜叶,面包渣,蚱蜢的尸体……大概是没有严重腐败溃烂的很多动植物都能被消化掉,拉出来的粪肥非常精细,我用来做这些立体栽培的植物的营养土。另外,这东西用来喂家禽,肉质非常不错哟,怎样,在王城阿瑟玛没见过这玩意吧?把它炸一炸,人吃了也是相当的好,可香了。
这……这玩意人能吃?
别瞧不起虫子,高蛋白,营养得很,它们能把埃尔文家的鸡鸭喂得既健康又精神,下的蛋都比以往的大,酿酒的波尔多家,老头子吃过我炸的大麦虫一次之后就赞不绝口,甚至愿意用他精酿的一壶酒来买我这一盆的大麦虫呢。我跟他说,别急,等我把它们养得更多一些,你每个星期总能有下酒好菜。对了,你不是常年痛风吗?如果常规海鲜和肉食会造成疼痛,那改天壮胆试试这个,保证一下身体的营养健康跟得上。
我……努力试试。
亚历克斯心虚地说。不过,他稍微有点看开了,既然他暂时藏起过去的名字,在这里展开新的生活,那么多尝试以前没遇到过的事物,未尝不可。
琉赛亚似乎渐渐适应了这些爬来爬去的,身上有着环节状花纹的大虫子,它们或者在盆里爬来爬去,或是在啃食瑟莉斯拉顺手放进去的一片圆白菜菜叶,侧耳倾听着木屑与麦秆堆里悉悉索索的声音。
瑟莉斯拉用镊子夹起一条正在挣扎的大麦虫,放在手心里,对他俩说,看,不咬人的对吧。
两人迟疑地点点头。随即,魔女又用镊子夹起那根大麦虫,将它喂给了温室一角玻璃小缸里,从木屑和麦秆堆里钻出来的一只灰黑条纹相间的仓鼠,可爱的仓鼠立刻夺过镊子里的大麦虫,用力抓在小小的手掌里,从头开始啃食掉奋力挣扎的大麦虫,似乎非常钟情于这种美味营养的食物,比谷物和豆类都更加喜欢。
啊,介绍一下,这是公用的村宠,名字叫灰萝卜,我从外面买来的,因为大多数人家里有猫狗所以只能养在这里,村里的大人小孩来温室的时候都会看看它,给它带点零嘴。你问可以摸吗?当然可以啊,它每天有细砂自己清洗,只是可能会咬人,因此别去随便抓它就行,喂东西没问题……尽量用干的食物。唔,我时常会用家里吃剩的果核给它们,秋季时村里的孩子们会抓来蚱蜢,扯断腿丢进去。
离开温室的时候,琉赛亚显然已经对温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那些大麦虫,那只仓鼠,和刚刚孵出来的小鸡。似乎是看透了小祭司的心思,瑟莉斯拉笑笑说,我家的温室也有,你有心以后就多照顾它们。
年轻的祭司立刻开心地点头,他认为做一些身体力行的农活比在神殿里研究神学和枯燥的祈祷修行有趣的多,连忙承应自己一定会照顾好它们的。
葡萄勾起了亚历克斯的水果瘾,他犹豫着如何开口向瑟莉斯拉请求可以品尝从夏季之后便未能尝到的葡萄。作为一个从来不擅长讨好上官的耿直汉子,对如何让魔女开心地下达允诺这一点,犯了愁。既然是村中公用的温室,这么说……需要向村人们打好关系,以后过来摘一些才不会被众人指责?
离开温室,瑟莉斯拉带着他们走过了村民们的聚居区。
围绕着圆形小广场的周围,沿着两条村中主道,村民们的房屋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整个多弗尔村的人口是一百零一人,加上你们的话,现在算一百零三,包括我这个原本的独居者在内,村子里一共有十三家人,来,随我认识一下他们。
老汉斯的家在冬季都能从里面涌出勃勃的热气,毕竟里面有着红彤彤的锻炉,他们家从奥瑞瓦镇买来铁矿石,给村里供应铁具,修缮农具。没锻造活的时候就帮着进行农忙。
罗伯特家以及艾迪家是村里主要的蔬菜种植户,在村子聚居区附近直到东边的山脚为止有着很大一片开垦的蔬菜豆类田地,自从秋收完结进入冬季后,轮流照顾着村中的温室,一直在请求瑟莉斯拉帮忙给他们自家在房子后面盖一间温室,作为交换,瑟莉斯拉委托他们来年辟出田地给自己种指定的药草。
埃尔文家是村中相对而言最富足的家庭,饲养着猪、耕牛和奶牛和一些家禽,在保证了村中的耕地与乳制品供应后,用祖传秘方做出的奶酪和黄油等食品在附近城镇卖得非常好。出于感激瑟莉斯拉的药品治好了自家牲畜的病害,包干了村长人每日的牛奶供应。
伍德家是职业木匠与石匠,从屋子里的家具到屋子外院落的栅栏,村中的公共设施维护,少不了他们家的努力。瑟莉斯拉刚刚来到多弗尔村时,买下去世的前村长家的地面,将旧屋子拆了,就是委托的这家人重新建的现在的屋子,魔女表示挺满意,在这乡下也能找到趁手的匠人。
芬利家和达勒家是世代渔民,也许他们是多弗尔村存在以来最早的定居者家族了,靠海吃海,在三里地外有缓坡通往海边,停泊着他们小小的渔船,自从瑟莉斯拉来到村子之后,对于作为炼金素材的海生物有需求,便出钱赞助,让伍德家给这两家做了新的渔船,那个时候魔女还没有召唤出海洋元素。
波尔多家是职业的酿酒师,是大概二十年前从王都附近的城镇躲避战火才逃到这里来的,是故乡有名的酿酒家族的一脉,自己种植有葡萄田,酿出的酒留足村中的份,都销往了南边稍远一点的海港城市德菲茵,港都往来人多,对于酒类想需求比临近的奥瑞瓦要多,出价也更好。因为酒类在运送的途中容易遭到盗匪的觊觎,波尔多家没少为此损失一些货物来求得性命与财产的安全,自从瑟莉斯拉来到村子,说是要和村里的商队一起去德菲茵,她便成了商队的护卫,波尔多家的酒在路途上就没再洒过半滴。每个月,波尔多家都会装上一小桶,大约是啤酒四扎的容量的葡萄酒供给新来的这位大佬,只求每次能得到大佬护卫商队的允诺。自从瑟莉斯拉答应担任村长一职后,护卫则成为了一种义务,不过,酒还是照样有的。
亨特家的男女老少都心灵手巧,擅长穿针引线,从各家各户的窗帘、被褥枕巾衣服,到捕鱼家族的织网船帆,村中教堂的布类装饰,都是她们的杰作。瑟莉斯拉家餐桌的桌布就是从这家人手里购买的。
鲁波尔家擅长制陶与日用品制作,村中许多细小普通的日用品几乎都来自他家。
坎贝尔家则是职业的猎户,从剥皮到猎物解剖,村中牲畜家禽鱼类的屠宰,再到骨制品的制作,几乎没有什么他家搞不定的。据家族最年长的老人说,爷爷辈曾经是在王城附近的大城市冒险者公会里工作过的职业屠夫,咱们家无论男女老少都少不了跟见血的活打交道呢。
作为第一批在这个海岬角落定居的家族称,多弗尔村的历史有至少五十年,除去随探寻稳定渔场迁居至此的自己家,其他的邻居几乎都是躲避战火而来。邻居们都说,几十年以来,敌国联盟的军队数次逼近王都,拉克索王国几乎有沦亡的危险,少不了有从东边迁往西边的人,这也是造就了雨燕城、月鸮城等西部新城镇出现的原因。村里的人不太理解瑟莉斯拉这么强悍的人,为何会选择来了这最为蔽塞的村子,瑟莉斯拉自己说有部分原因是在王都阿瑟玛受到了某种迫害。别说村里的人不理解,亚历克斯和琉赛亚也不理解为什么有着如斯实力的人不留在王都混日子,跑到这般荒僻且有几分遗世独立的村子来定居是为什么,她的书和药水不想继续卖了?
除了有几家的人调侃亚历克斯、琉赛亚和瑟莉斯拉的关系,他们对新来的定居者的态度都还不错,毕竟一听说是佣兵和祭司,对村里很实用的职业,瑟莉斯拉小姐就能腾出更多时间来为村子里做些别的事,以后去野外狩猎也不必她带着村里的壮汉们亲力亲为,有祭司的话,村里的教堂就显得更加正式了,今后村里的婚礼一定能够真正得到星愿女神的祝福。
人们同时也好奇为什么这么清俊温柔的祭司会选择做瑟莉斯拉的学徒,来到如此偏远僻静的地方。琉赛亚自述是在神殿工作时打碎了贵重的法器,因为无法赔偿而被赶了出来,做了“行走僧侣”,不攒到损坏物品价值的金钱之前是不能获得原谅,回到原神殿的,既然如此,那就浪迹天涯好了,在路途上偶然遇到了亚克这位佣兵,他俩在酒馆里失意地交谈时遇到了瑟莉斯拉。
瑟莉斯拉在出门的时候,于门前挂了出行的牌子,因此大家对于她究竟去了哪就无从猜测。
多弗尔村远离战乱多年,偏僻到连乱世里活跃的山贼都不愿意跑到这天涯海角之处来搞点事情,人们的生活单纯而平静,在实现最大程度自给自足的前提下,稳定去附近城镇出售多余的商品,交换日用品,偶尔与附近的城镇有着通婚,每隔几年会有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
瑟莉斯拉算是来到此地的最厉害的人,村中从未有任何一人会法术、炼金术,擅长战斗,具备他们未知的知识,掌握未知渠道的资源。可以说,这位红发女性的到来改变了村子的一些样貌和生活方式,带来了人们多年未曾设想过的精神食粮的补足。由于她的倡议,村中的教堂新增了一间图书室,瑟莉斯拉将自己带来的所有的书籍装满了伍德家新做的书柜,在图书室的书桌上,她每周都会抽空给村里的二十几位孩童少年们教学,让他们不仅仅是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识得数字和简单的文字,在避世之地生活,仍然需要了解外界,有一天随着父母前往城市的时候,才不会一无所知不谙世事,被坏人欺骗与伤害。
可以说从吃喝拉撒到医疗教育卫生等日常生活的必须已经能够基本自给自足,村民们还是对村长大人提了一个进一步的小小请求,那就是有关于信仰的空虚。
出于对外界生活的怀念,迁居于此的村民们凑钱攒出了一间小小的教堂,伍德一家齐上阵,雕刻出了不亚于王都那些石匠手艺的女神雕像和其他几位历史上著名圣者的圣像,又制作了祈祷休憩的长椅,鲁波尔家制作了祭祀用品,比如盛装灯油的铜杯,坎贝尔家贡献狩猎野兽的油脂,融化了作为灯油放在铜杯中,亨特家制作了灯芯和教堂的幕帘,用坎贝尔家提供的野兽毛皮做了冬天室内长椅的坐垫……每家每户都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持续不断地供奉在这间小小的公共设施内,就连原本不怎么虔信的村民都不计较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去信仰女神了,大家一起这么做,倒不如说是对公共社交生活的一种融入。
不知是否女神真的听到大家的祈祷,自从十年前立起教堂,持续供奉,至少多弗尔的村中收入稳定多了,野兽糟蹋田地的事情也减少了,基本风调雨顺,渔获变得更加理想。
自从上一任村长去世,村长的独子不愿意继承父亲旧职,刚好在附近的奥瑞瓦谈了个女朋友,便拜别村民,携母亲搬到奥瑞瓦镇去定居,这个村子里便没有了村长,村民们商商量量地凑合过日子,教堂的祈祷每周一都在做,大家总觉得还是缺了点味道,于是请求瑟莉斯拉,能不能在外面给我们找个祭司来啊,业余的都行,只要阵仗比较正式些,就够。
瑟莉斯拉当时觉得这个要求有些异想天开,摆摆手打算拒绝,说,这不现实啊,祭司们大都有自己隶属的神庙或者神殿,肯吃苦做行走僧侣的人都是那种苦修爱好者,苦修者居无定所,你们让我去大街上随便撞一个啊?就算肯来,人家待个月把,至多一季,就走去下个地方了,有啥用?
老伍德用他有些沧桑但毫无颤抖的手指指着教堂里自己雕的某位圣者像,恳切地说到,圣塔莉萨就是“行走的圣女”,虽然在同行中被斥责为“异见者”、“圣女中的巫女”、“不守殿堂不坚持礼拜的任性信徒”,她仍然坚持将足迹遍行于大陆,为无光的信徒乃至无信者带去女神的福音,瑟莉斯拉小姐,您除了不是女神的信仰者,我们几乎认为您就等同于女神派遣到此地的圣塔莉萨了。您都肯屈尊来到多弗尔定居,一定还有其他圣职者会愿意来的。
这顶高帽戴得好,瑟莉斯拉一下子就感觉自己被吹捧了一番,松口说,那我改天给你们撞撞大运去。
于是,这算是她收留琉赛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用了隶从契约确保这家伙不会哪天想溜就溜。
村民们对于村长拐了个祭司回来,热情程度远远高于旁边的那位佣兵,毕竟难免会有人觉得债主或者仇人会不会追到这里。同时琉赛亚也惊讶于这里的村民对于宗教信仰的热烈需求,立刻在脑内回忆起王都神殿的那些祭祀仪式,他很乐意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每周的祈祷弥撒和供奉。
傍晚回到宅邸,晚饭时间,瑟莉斯拉对琉赛亚和亚历克斯说到:“虽然与村里的大家都初步认识了,但为了进一步融入这里,除了‘在我庇护之下’这个基础印象之外,你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在他们心目中的独立印象,算是你们俩来到多弗尔的第一个‘任务’。具体的做法我不会教,都这么大个人了,自己去村里逛逛,聆听大家的需求吧。”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