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苹虽然在乡间野惯了,平日里也好打抱不平,但是真遇到硬茬了也是害怕的。况且,她现在是受了伤的。她扶着受了伤的胳膊,眼睁睁的看着顾廷烟被人带走,急得都哭了。
最后,沈青苹还是在这群好心的村民的护送下回了禹州,这个时候县衙里的人都找疯了,看到沈姑娘都吓了一跳。沈青苹看见沈从兴,哇呀一声就哭了。一五一十的说着,等这个消息传回白府,白玉京差点没背过气去。
这个时候的顾廷焕已经是个能下地打酱油的小女娃娃了,她听得懂大人们说什么,白玉京一手拉着小女儿,一心扑在大女儿身上。这虽说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好歹养了这么多年,那感情都是真的。
这个时候天也已经黑了,白玉京把小女儿托付给常妈妈,跟着来报信的人就出门去找八王爷商量去了。
这个时候就听着外面闹哄哄的,好像有一大队人马进城了。
王府的家仆也没见过这群人,看他们样子都穿着普通的衣服,却都是骑马而来,在灯球火把中,白玉京看到了那个几年没见的儿子,忽的泪水就涌了出来。
来的路上,顾廷烨也听说了自己那傻乎乎的大姐被贼人掳走的事,他也是急忙进城来和自己母亲汇合,等打听好了,明日上山去救她。
顾廷烨飞身下马,白玉京看到自己儿子,一时间坚持许久的坚强和气力都卸了,扑倒儿子肩头嘤嘤哭泣。
这许多年不见,顾廷烨长高了,长壮了,长时间赶路,身上一股汗味,就看顾廷烨安抚好母亲,叫母亲在家中等候,把那王府的家丁扔上了马,一同去了王府。
白玉京这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儿子来了,这事情或许就有了转机,可是那毕竟是自己养大的孩子,被山贼掳走了,可还能活?哪怕就是活了下来,这清誉怕是也要完了。
常妈妈也揪心,顾廷焕这夜紧紧抱着白玉京不肯撒开。
那伙贼人究竟是哪里的,谁也说不清。但是那些被白玉京救济过的灾民在听说白玉京的大女儿因为去剿匪被山贼掳走,多是愤慨,这其中就有知道内幕的。
所以第二天就有了准信,顾廷烨点齐了人马出发之后,沈王妃亲自带着那哭得眼睛通红的沈青苹上门来请罪。沈青苹进门就要给白玉京跪下,徐然眼疾手快给拖住了。
白玉京:“姐姐,这个节骨眼,把烟儿找回来才是当紧的,烟儿不会怪苹儿的。而且我也相信,烨哥儿一定会把他姐姐带回来的。”
沈王妃也急,可是这个时候也不好说什么:“你说这两个傻丫头,都跟着搅合个什么啊,真是的。”
顾廷焕这个时候很恰当的出现在心乱如麻的沈青苹跟前,拉着青萍的袖子,让她别担心。
沈青苹更难过了,白玉京安慰道:“外头不太平,咱们就好好待在家里,那都是男人们的事。”
顾廷烨走后,女眷们照旧生火做饭,今天的赈灾粮还没发呢。就连几岁的顾廷焕都跟着屁股后面忙活着,谁又能懈怠呢?
灾民们领救济的时候,都对白玉京和沈青苹多加以安慰,毕竟人家这是无妄之灾,没有那七分的侠肝义胆,也不至于遭罪。穷人虽然穷,可心头自有正义公平。
到了傍晚,白玉京已经回了家,就听外头闹哄哄的,出门一看,顾廷烨拉着个全身湿血的人从外头走回来,那人看到白玉京就叫:“娘,我回来了!”
这一声娘,让白玉京眼泪直接飞溅了出来。看着那一瘸一拐的顾廷烟又气又心疼,话还没说,先上前给了她一嘴巴,力道很小,顾廷烟甚至不觉得痛。就看她立马就跪下了,又哭又笑的说:“娘,女儿没事儿,女儿杀了那山贼头头,一刀毙命,砍残废了另一个冒尖儿的,你看,女儿给您带回了一群山贼呢。”
白玉京怒目瞪着她,拿出帕子擦着眼泪,指着骂:“我养你一场,就是为了要你去杀山贼的?那些都是男人们的事,轮得着你什么了?你知不知道,全府的人昨天晚上都在担心你,你妹妹,昨天晚上一个晚上吓得睡不着。你亏不亏心啊?”
顾廷烟这才看到一旁的焕姐儿被她这样子吓得躲在了白玉京身后,看着从没对自己动怒的母亲,心里也难过极了,就看她低下头,旁边的顾廷烨打圆场。
顾廷烨:“娘,大姐这次立功了呢,先让她去洗洗干净,我们出来再说。”
常妈妈也笑道:“烟姐儿快跟老奴来吧,瞧这一身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