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京看着床上已经会走会爬的焕姐儿有些惴惴不安:“她还是有些手段的,明知道那三个贱奴是我派过去的,这事儿又损及你爹的颜面,处理得不好,容易叫你爹记恨我。”
顾廷烨此时也九岁多了,古时候的男女多早慧,有些人家的孩儿十二三就成亲生娃的也不少。就听顾廷烨说:“娘,这事儿你就别插手了,儿去处理吧。”
顾廷烨是个心狠手辣的,上辈子这小杀神的外号也不是混叫的。白玉京看着他眼珠子一转估计有人要遭殃。
赵姨娘因为此次大伤元气需要好好静养,小哥儿的洗三办得简单,顾偃开和白玉京都没有挑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顾偃开只觉得又得了个儿子很高兴。
以前爹妈总是说他不生孩子有碍侯府传承,现在他有三个儿子了,倒是把四五两房的人给比下去了。就是这起名儿让他犯了难,他决定从长计议找个先生给算算八字再定。
等到这哥儿满月之时定了个‘煌’字。
白玉京已经懒得去想这个字是好还是坏,她只是听顾廷烨的注意,把那个背主的婆子打发到了秦微的院子。煌哥儿满月的时候,人已经去了几天了。
这事儿白玉京干得漂亮,就说那婆子是个照顾人的,叫她去伺候秦小姐吧,秦微那头怎么想白玉京就懒得管了,谁叫这院子她做主呢?
白玉京又听顾廷烨说,那婆子家中的儿子前几日在赌坊里犯了事被人抓起来了。
世上哪有这般巧的事,左不过顾廷烨的手段罢了,至于顾廷烨打的什么注意,白玉京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那两个小丫鬟,自然是不能再留了,送去了庄子上干农活去了,为了表示主母仁义,把她们家中的姐妹提溜上来继续伺候赵姨娘。那赵姨娘起初害怕这两人又继续害自己总是不敢让他们进院来伺候,后来发现,这两人也同样怕自己,听白玉京给自己分析,这两丫鬟全家的死契都在她手上,这才安心些些。
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其实是那个一直伺候顾廷烟的梅香。
要说梅香没劝过赵姨娘,她劝过的,一来赵姨娘自己贪嘴,二来她觉得梅香是杞人忧天了。结果自己吃了大苦头才知道梅香这丫头是个忠心的,是以就更离不开了,看梅香到了年纪,求着白玉京找了个账房管事的俊儿子配了,嫁在侯府里,自然就继续留在赵姨娘身边伺候了。
赵姨娘自己还封了个厚厚的嫁妆,说了,这丫鬟总之是不能离开自己的,以后成了婚也和自己过日子。
梅香成了赵姨娘的眼珠子,现在活儿也不用干,欢欢喜喜的绣嫁妆去了。
侯府里一下子多了两个小公子,到了年底也是一府热热闹闹的。
白玉京最后还是给顾偃开抬了两房姨娘上来,赵姨娘人都成那样了,大夫说了,她这模样日后好不好再生是两回事,恐怕当事人双方都会有阴影了。
白玉京看着远处正在推杯换盏的顾偃开,心里觉得,那可不吗,还没见过哪家男人急色到要把个大肚婆按在床上强要的,结果差点一杆子挑死两条命,顾偃开没吓出个阳.痿.不.举那就是祖宗保佑了,要让他以后都对着赵姨娘再来什么兴致,估计也难。
新来的姨娘都是丰腴形的,说起来倒是好笑,顾廷烨亲自去找的两家良家,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最重要的,是会些诗词书画,反正就是照着大秦氏的性情,好生养的身子寻摸的,诓他老爹说是白玉京找的。
要不怎说儿是爹肚子里的蛔虫,这两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还真就入了顾偃开的法眼,自从赵姨娘生后,就再没来过白玉京的房里找她的不痛快。
顾偃开这老头心里和明镜一样,这一两个月发觉白玉京那阴阳怪气的模样心里有亏,又看着赵姨娘那半死不活的样子心里更难受了。
是以,临到过年的时候,上书给白玉京请封了个一品诰命,给赵姨娘抬了抬身家,定了个贵妾,白玉京又给补了一刀,让里外尊称赵姨娘一声如夫人。
一般来说,家中正头娘子还活着,家中是没有如夫人这种东西的,只有正头娘子死了或者和男人分居了,男人宠爱的妾室才会有个这个尊称,比如当朝一品李阁老家那不贤发疯的老妻,顾忌妻族地位一直没有合离,但是夫妻分居,各自养小的,老妻养了面首,李阁老有他的如夫人,这倒是京中人人念叨的笑谈。
可顾偃开的赵姨娘却是得了主母的眼缘亲自拉拔起来的,这事儿传出去了,谁不说白玉京一声贤惠?
顾廷烟经过了这一年,看着母亲豁出一条命去得了这个封赏,还不是正式的,心里百感交集。
看了看怀里的弟弟,又看了看一旁的母亲,心里陡然生出一股狠辣劲儿,说:“母亲,我不想嫁人了。”
那时正值寒冬腊月,又准备过年了,等过了这年,顾廷烟就十一了,这个岁数的小女孩,是可以适当相看了的。
顾廷烟仿佛长大了,不再是从前那个怯弱的小女孩,她望着白玉京说:“母亲,我想和二弟一样习武,母亲可会支持我?”
还没等白玉京说话,赵姨娘就说:“你胡说什么?女子哪有不嫁人的?你不嫁人想做什么?”
顾廷烟的眼睛里似乎有烽火,就听她说:“我想和木兰一样,上阵杀敌,保卫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