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忙碌于支援前线之际,后宫中却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一位位份较低的嫔妃心生嫉妒,她认为高妤婷此举不过是为了在皇上面前邀功请赏,于是暗中煽动其他宫女太监对高妤婷的不满情绪。她四处散布谣言,说高妤婷假公济私,挪用了支援前线的财物。这些谣言很快就在后宫中传开了,原本团结一心的后宫开始出现了一些小的裂痕。
高妤婷得知此事后,并没有立刻发怒,而是不动声色地展开了调查。她通过与宫女太监们的深入交谈,以及对财物账目的仔细核对,很快就找到了谣言的源头。她将那位造谣的嫔妃单独叫到了自己的寝宫,面色平静却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在这国家危难之际,你不思如何为朝廷分忧,反而在后宫中制造事端,扰乱人心。你可知道这是何等的罪过?”那位嫔妃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高妤婷看着她,心中既愤怒又无奈,最终她还是决定给这位嫔妃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她严肃地警告道:“此次念你初犯,暂且饶过你。但若是再有下次,定不轻饶。你要好自为之,为后宫众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经过这次风波,后宫众人更加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高妤婷也借此机会,加强了对后宫众人的思想教育,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皇室效力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前线传来了捷报,敌军被成功击退,边境恢复了和平。皇帝班师回朝后,听闻了后宫众人在战争期间的种种善举,尤其是高妤婷的出色表现,心中十分欣慰。他特意在后宫设宴,对高妤婷和其他嫔妃们进行了嘉奖。
在宴会上,皇帝当众称赞高妤婷道:“你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国家危难之时又能带领众人支援前线,为朕分忧解难。你是朕的贤内助,也是后宫众人的楷模。”高妤婷起身谢恩,脸上洋溢着谦逊的笑容。她深知,这一切的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更是后宫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宫中迎来了一位神秘的异国使者。这位使者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和一些新奇的事物,但他的眼神中却总是透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高妤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位使者的不寻常,她暗自提高了警惕,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一场新的挑战,似乎正在悄然逼近……
就连皇太后余欣瑶都毫不吝啬地对高妤婷大加夸赞,言辞间满是欣赏与欣慰。“妤儿啊,”余欣瑶拉着高妤婷的手,眼神慈爱温和,语气中满是赞赏,“这后宫在你的操持下,上下井然有序,人人各司其职,各安其位。那些琐碎繁杂的事务,到了你手里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这般贤能聪慧,着实令哀家省心不少。你平日里不仅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对各宫嫔妃关怀备至,恩威并施,让整个后宫一片祥和。”
皇太后顿了顿,眼中笑意更浓,接着说道:“此次筹备宫宴,你心思细腻,考虑周全,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极为妥当,宾客们皆赞不绝口。而且,你还时常关心百姓疾苦,带头做善事,为皇室赢得了不少赞誉。如此贤德,真是我皇家之福啊!”说罢,皇太后轻轻拍了拍皇后的手,眼中满是期许与信任,仿佛在告诉皇后,她所做的一切都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皇后微微欠身,恭敬又谦逊地回应皇太后的夸赞,脸颊浮起一抹淡淡的红晕,轻声说道:“能得母后这般赞誉,是妤儿的荣幸。这后宫诸事,本就是儿媳分内之事,儿媳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不敢居功。一切都是仰仗母后平日里的教导与提点,儿媳才能少走弯路,将事情办好。”
余欣瑶听后,眼中的笑意愈发明显,轻轻点头,“你这孩子,向来谦逊。可这后宫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你为皇室付出的心血,无人能及。” 正说着,一名宫女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在皇后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后的脸色微微一变,旋即又恢复了镇定。
余欣瑶见状,关切地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高妤婷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母后,是良妃突然染了急病,情况似乎不太乐观。儿媳想着过去看看,若有需要,也好及时安排太医院全力救治。” 余欣瑶皱了皱眉头,叮嘱道:“良妃素来身子弱,你快过去看看,务必让太医院拿出最好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