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语气不变,“华妃娘娘带来的仆从说曾亲眼看到嫔妾进了清凉殿。嫔妾若真想给温宜公主下毒,如此隐秘的事,哪里就那么容易被两位仆从轻易看到呢?况且,嫔妾为何要亲身前往,招摇行事呢?
华妃讽刺道,“那依莞贵人所言,以后宫中的人证就全然无效了?”
甄嬛并不理会华妃,“此外,嫔妾听闻温宜公主的吃食都是每日现做的,就算嫔妾曾在夜宴当日掺入了木薯粉,哪里能保证日日的吃食都被掺入木薯粉呢。若说温宜公主吐奶至今未好,难道是宫人们粗心大意,将前日的吃食混入今日,如此长久以复吗?”
华妃听闻此话,登时怒道,“莞贵人此话何意!难道是说本宫的清凉殿看守不力么!”
皇帝阻拦着,“先听莞贵人说完。”
甄嬛望向皇帝,恳切道,“皇上,最能断定嫔妾无辜的,便是当日取来的木薯粉因有事耽搁,并未做成糕点。那木薯粉至今仍放在嫔妾宫中,一丝一毫都未缺失。还请皇上验了嫔妾宫中的木薯粉,与账本上的数量一对,便知道了。”
皇后听罢悠然笑道,“既然莞贵人宫中的木薯粉没有用过,那这件事必定不是莞贵人做的了。”
皇帝走上前,伸出双手拉起甄嬛,“嬛嬛,朕相信你。”
甄嬛顺势站起,也将我拉了起来。
我心中微惊,甄嬛如今已经聪慧谨慎到了如此地步么。前世甄嬛虽说话语伶俐,却拿不出什么证据,若没有端妃出面佐证,华妃的陷害保不齐就成功了。可如今甄嬛分毫不惧,言之有理且还有物证。难道甄嬛从拿到木薯粉的那一瞬便料到了有这一天?
暗自思索中,瞥见碧答应掩映在华妃和曹贵人身后。对了,定是碧答应告诉的甄嬛。碧答应虽说不能知道所有阴谋,可依着这些日子与华妃的假意投靠,也能知晓一二,让甄嬛提前应对谋划。
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时间线总让我想不明白。
华妃眼见皇帝一颗爱护之心扑在甄嬛身上,冷冷道,“莞贵人究竟是否无辜,还要与账本上的数量对一对呢,若是虚张声势蒙蔽了过去,岂不是欺君啊。”
皇帝召来内务府的人,拿着槿汐捧来的木薯粉,与账本上一对,恰恰是五两,一点儿也没少。
皇帝笑着呷了一口茶,皇后也笑着说,“如此便可证明莞贵人确实是清白的。”
华妃见陷害不成,恼怒的瞪着我和甄嬛,似是要瞪出一道疮疤。
甄嬛向前一步,将我挡在身后,有些犀利的开口道,“华妃娘娘,嫔妾有一点不解想请问娘娘。方才内务府的人刚说完只有嫔妾宫中领过木薯粉,马上便有清凉殿随侍的仆从,说亲眼见过嫔妾去往清凉殿。这时间如此接近,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甄嬛此话,便几乎挑明了今日之事是华妃借温宜公主来故意陷害与她,借此反将一军。
随着这句话,我脑海中瞬间清明了。原先我觉得甄嬛是在拿到木薯粉时,便知道了华妃的阴谋,想请君入瓮,在最后演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
可如今甄嬛所抓到的把柄明显不够她做出以身入局的牺牲来。我想甄嬛是在夜宴离席后才知晓此计,想办法又弄了些木薯粉来撇清嫌疑。
纵然如此,我也不得不赞一声心思缜密。华妃不过小小的一个漏洞,也被她在如此情境下抓到了。
我正感叹着,余光瞥见华妃猛地伸手指向甄嬛,拔高了声线,略有心虚却又强装镇定,“甄嬛!你是在怀疑本宫吗!”
曹贵人小心翼翼的拂下华妃的手,“华妃娘娘怜惜公主,自是想快些查出真相。怎么到了妹妹嘴里,娘娘的雷厉风行就变了味道呢。”
曹贵人一边承受着华妃的怒视,一边开口,“妹妹当日夜宴突然离席,又去了清凉殿,难免惹人怀疑啊。”
华妃眼波一转,“是了。无论如何,莞贵人当日去清凉殿是万万抵赖不得的,不知莞贵人究竟是何居心。若是意图不轨,简直罔顾皇上的信任。”
皇帝想来是料到了这件事是华妃自导自演,颇有些不耐道,“既然已经证明莞贵人与此事无关,就到此结束吧。”
华妃浑然不觉,对着皇帝撒娇道,“皇上,当日明明有人看见莞贵人去过清凉殿呢,若是不查清楚,臣妾可要说皇上偏心呢。”
“莞贵人去清凉殿谁知道是干什么呢,说不准是想要谋害公主,却无功而返,也说不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