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明彻夜,披云见白。
朝阳初上,曙光咬紧了白云的尾巴,带来了黎明的彩霞。
从梦乡中醒来,贾荀打着哈欠,抬手伸了个懒腰,脑子清醒了不少之后,披上外衣起床离开了温暖的被褥。
“爷,时辰还早,您不再睡会儿吗?”
听到动静,守在外面的喜鸾忙端着铜盆走了进来。
“不用了。”贾荀摇了摇头,拒绝了喜鸾的提议。
今日他还要去褚夫子那进学,因此贾荀也没有赖床,而是如往常一样早早醒来。
洗漱过后,换上一身宝蓝色圆领书生袍,头发用一根金丝墨绣束带束起。
穿戴整齐之后,在墨苓端来的一排玉佩挂件中,贾荀随手挑了只白玉镶珠鹤纹灵芝佩带上,玉佩旁边挂的则是王熙凤亲手绣的一只香囊。
檀香浮动,香高玉洁,锦绣襕衫,珠玉公子,金尊玉贵。
看着铜镜中映照的身影,贾荀暗自点了点头。命竹芎收拾了书箱之后,又接过喜鸾递来的一块核桃大小的金表,瞧了一瞧,见那表针已指到卯时之间,方才放入怀中。
这金表是个稀罕玩意,贾荀第一次见到时也觉得十分新奇。
不过当听人说这是波斯国那边传来的西洋玩意后,贾荀便将这丝好奇心收敛了起来。
西洋外邦人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好打交道。
前世的贾荀也曾听人说过,西洋那边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如今见了这金表虽觉得吃惊但也在情理之中。
只从前他所在的地方朝廷还在“禁海”不许外邦人来本朝私自贩卖货物,这些新奇的东西只依稀听人说过,在前世中贾荀倒是不曾见过,如今乍一见到,确实也觉得十分新奇。
看了眼时辰之后,贾荀又在正房同王熙凤夫妻一起用了饭,方才带着竹芎往前院书房赶。
“娘,我先走了。”临出门前,贾荀还不忘和他娘说一声。
“哎,荀哥儿不要忘了照顾好自己。”看着儿子急匆匆的带着人跑出门外,王熙凤忙叮嘱道。
“知道了娘,我先走了。”说着,贾荀扭头冲王熙凤挥了挥手,带着书童竹芎转瞬跑没了身影。
瞧着儿子逐渐跑远的身影,王熙凤眼带不舍。
尽管知道贾荀是在府中跟着先生读书,王熙凤心中的牵挂仍是不可避免的。
哪儿有当娘的不心疼自己孩子。
望着儿子逐渐远去的背影,王熙凤满心不舍。
……
来到前院书房,只见贾兰身着一身杏蓝镶边圆领锦袍,束着金丝发束,带着书童金竹已经坐在书房内开始读书了。
看到如此上进的小堂哥,贾荀也是暗暗惊叹。
对比贾兰这个真正的幼童,贾荀这个芯子里其实已经接近成年的少年人是自愧不如的。
“荀哥儿,早啊。”
见到贾荀进来,贾兰站起身来与他打招呼道。
“兰哥,早上好。”贾荀同样作揖回礼。
“兰哥,你如今已经学到《幼学琼林》了吗?”看到贾兰正在看的书,贾荀上前开口询问道。
“嗯!”
听到贾荀的询问,贾兰郑重地点了点头,出声解释道:“从前我一直跟在我娘身边开蒙,‘三百千’那些已经提前学过了。”
“荀哥儿你如今也学的好快呀,怪不得先生总夸你有天赋。”说着,贾兰满眼羡慕地看着这个小堂弟,心中觉得贾荀不仅比他聪明,读书还读的比他好,十分艳羡。
顶着他小堂哥羡慕的眼神,贾荀心中一囧,有些不好意思在贾兰面前自称天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