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像个白玉团子一样,点着头一脸认真的儿子,王熙凤丹唇轻扬,指尖微动,伸手就想要向从前一样捏他两腮的软肉。
察觉到他娘的眼神和动作,贾荀心感不妙,知道他娘这是又要捏他的脸,立刻往后退去,挥开他娘的手,严肃制止道:“娘,我都长大了,不许再随意捏我的脸。”
被儿子义正言辞的拒绝,王熙凤动作一滞,随即收回蠢蠢欲动的手,讪讪笑道:“娘哪有。”
贾荀只神色幽幽地看着他娘,眼神中透着幽怨和控诉。
“……”
母子二人四目相对,空气一瞬间有些凝滞。
接触到儿子投来控诉的目光,王熙凤柳眉轻挑,讨好地冲儿子笑了笑,当即转移话题道:“我听你爹说,你想请兰哥儿过来同你一块听先生授课?”
听到他娘的询问,贾荀当即点了点头。
贾兰和贾荀年纪相访,又是同辈,因此平日两人也爱在一处说话,如今贾琏花重金为儿子请了名师开蒙,贾荀便也想让贾兰和他一块读书。
此时瞧着他娘,贾荀也忙开口道:“兰哥儿性格沉静又格外勤勉,儿子和他在一块读书也能静下心来,专心向学。”
说完,贾荀抬头看向他娘,神色中透着一丝忐忑和紧张。
听着儿子口中的恳求,迎着儿子期待的目光,王熙凤笑着伸手拉过贾荀的手,走进房内道:“只要是你提的要求,我和你爹什么时候没有同意过?只不过这事改明儿还要先去你堂伯母那问过才行,你堂伯母那若是同意,往后就让兰哥儿同你一处念书。”
听到这话,贾荀松了口气,原先他还有些担心因为府上大房和二房之间的隔阂,他爹和他娘会不同意请兰哥和他一块读书的,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谈起贾兰,贾荀是挺喜欢他这个兰哥的。
贾兰性子沉稳又勤奋上进,对比初次见面就要摔玉的贾宝玉,贾荀对他的印象就要好上太多了。
难得这府中有一个脾气好的‘正常人’,两人又年纪相访,这一来二去可不熟络了起来。
这三年来每日听着他爹的念叨,贾荀自觉自己如今身负重担,肩负着他们贾家的未来,可不是要时刻想着,将来怎么要扛起这重担,光耀门楣的事吗?
更何况一个家族讲究的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管荣国府内私下里大房二房如何争斗,在贾荀看来家族利益面前这些都可以先暂且放下。
作为荣国府下一代接班人,贾荀有着自己的考量。
他不是真正的三岁稚童,他是接受过完完整整的家国礼教观念熏陶的古人。
虽然前世他还并未正式入朝为官,但不代表他真的不懂这些个家族荣辱兴衰与朝堂政治党派之争。
通过这三年来的观察,贾荀认为他们府上如今在朝廷之上属于后继无人,虽瞧着仍是富贵非凡,是个钟鼎望族之家,但实际内里却是个空壳子,已经在空守着爵位维持着往日的体面。
这可是家族衰败的先兆!
在察觉到这一点之后,贾荀心中忍不住敲响了警钟。
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若来日有什么差错,难保不会有抄家灭族的风险在。
思索着府中如今的情况,贾荀甚至忍不住暗暗心惊。
虽知道勋贵望族之家比之清流文官之家骄奢豪富了些,但他们这府上也未免太过奢靡了些,说是铺张浪费也不为过。
府上光是下人,细细数来就足有大几百人,就更不要说那些还留守在庄子上的了。
养着这么多的下人,光是每月发放的月钱银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就更不要说府上这些个老爷、太太们要出府社交,来往宴请,如流水般花出去的那些银子了。
如今王熙凤管着家,私下里听着贾琏夫妻谈论着府中的事,贾荀也能察觉出他们府上也开始出现银子周转不周的情况。
而以贾荀目前所知的为例:主子身边得宠的大丫鬟在穿戴用度上甚至胜过一般的主子,如同副小姐的待遇。丫鬟婆子们拿着月钱银子,每日好饭好菜的吃着却也有人嫌饭菜过于油腻的。
嫌饭菜过于油腻?这在贾荀前世的家中如同笑谈。
不是说贾荀前世的家中有多么寒酸,而是一个签了卖身契的仆从,吃着主家供给的好饭好菜,还要在反过来抱怨主家的饭菜太过油腻。
贾荀不知道是该说他们府上是对这些下人太过优待了,还是他们一向如此不成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