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荀被王熙凤抱在怀里,神色认真地听着他娘和他外祖母的谈话。
听着她们说着什么衔玉而生,有大祥瑞一事,也不免心中惊叹。
他这位小堂叔,果真是个不简单的,不仅不简单,还是个生来带有祥瑞,口中含玉而生的。
说起衔玉而生的祥瑞,贾荀从前只在话本子上看到过,不想如今竟还见到了真人。
想起满月宴上见到的那位吵嚷着要摔玉的小堂叔,贾荀不禁感叹,这世间果然是无奇不有!
只是在感叹之后,听着他外祖母口中的话,贾荀心中也不禁跟着染上一丝忧虑。
这生来便带有祥瑞,好倒是好,只是若真的像他外祖母所说遭了上面人的忌讳,贾荀看这祥瑞不要也罢。
他可是真真实实地经历过一次抄家灭族之难的,最是知道这皇恩如流水,无情也薄情,若是因为这什么祥瑞的事,让他们家因此遭到了皇家人的忌惮,贾荀反倒是觉得十分不值的。
这有好端端的荣华富贵的日子不过,偏要去招那祸端干什么?
想到此,贾荀心中对这位四处宣扬小堂叔身有祥瑞一事的生母,也不禁有了些芥蒂。
这般的拎不清,可想也是个处事糊涂的。
听着王熙凤和李太太的闲聊,贾荀动了动身子,脑子里思索起未来的事。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观察,贾荀已经确信他这是投胎转世到了一户顶富贵的人家。
而他这世的出身也是极好的,是这京城荣国府大房的嫡长孙,货真价实的钟鸣鼎食之家,朱门绣户,金玉满堂,繁花锦簇,富贵非凡。
这般好的家世出身,放在前世,贾荀也是没有想过的。
前世他只是一个五品言官家的嫡次子,虽说也是官宦之家,但比起今生的这个身世却是要差上了许多。
贾荀想着,等他再大上一些,他就看看如今是成化几年,距离他上辈子死的时候过去了多少年,等到弄清楚了时间,他就派人去试着寻大嫂和两个侄子、侄女如今的下落。
这般思索着,贾荀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一丝期待。
尽管已经转世投胎,但贾荀还是一直挂念着前世亲人的境况,盼望着今生若是有机会,能将亲人救出,也好让嫂子和两个侄子、侄女免受流放之苦。
小儿的这番稚子之心感天动地,可上天终归是对这孩子过于残忍了些。
给了他投胎重生的机会,却没有将那份前世亲人团聚的希望给他。
这里不是他前世所在的那个朝代,更是没有什么成化年份。
有的只是大周朝,弘历三十五年。
他是个单纯有善心的好孩子,可命运于他总是残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