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及此,赵有司不免又想到好友已逝,黯然伤神。傅宁珞心中亦有感慨.
吕玄直磊落一生,却落得如此下场,死前都还藏着一丝懊悔。
她原先不知那懊悔从何而来,还曾怀疑过吕玄直做过什么亏心事,直到韩任辰说那首诗是王诘所作,而吕玄直得知真相想劝说他和王诘解释清楚后,她才恍然大悟。
吕玄直懊悔的是自己以前对王诘太恶劣,懊悔冤枉了好人,他一死,就没办法说明真相了。
不过赵有司说的这诗——
傅宁珞眼睛微凝,“九天玄女下凡尘,落入净瓶栖魂宁,俗世纷乱莫搅扰,千古神方沐其身。是不是这首诗?”
“姑娘知道这首诗?”赵有司惊讶地望着她,点头,“没错,就是这首。”
“吕兄不信鬼神,但这首诗他却记得格外清楚。”
傅宁珞想了想,问道:“吕玄直可是钧州人?”
赵有司笑道:“不是,他是有黄帝故里之称的新郑人,钧州那可是盛产贡品钧瓷的地方。”
傅宁珞问到了自己想要的,也不多停留,告辞去大理寺。赵有司却说同去。
“案子结束,吕兄的尸身还停放在大理寺。王公子感念吕兄因自己和韩任辰之间的纠葛而逝,主动找小生王诘商量把他的尸身暂且送去我家城外的庄子,也好等吕兄亲人前来带他回家。”
吕玄直的尸身能让人领走了,周冒的尸身是否也能丢到乱葬岗了?傅宁珞决定等到大理寺后探听一下情况。
同时她感慨吕玄直短暂的一生交到了一个知己。
“怎不见赵公子和韩公子在一处?”
如今还能被敬称一句韩公子的只有韩无畏。赵有司沉默片刻方面无表情道:“他和我们不是一路人,我已经决定和他断交,日后与王公子交心。”
韩无畏明明发现《登高》一诗有异,却不与好友讲明,反而遮遮掩掩,等到事情无可挽回了才肯说明。赵有司可能也寒心了吧。
两人到了大理寺,傅宁珞表示来找李大人,衙差望着她露出一言难尽地表情。
“傅姑娘。”赵有司看看面前不说话的衙差,又看看傅宁珞,“你是不是没提前和李大人约好?”
傅宁珞不解,“李大人在衙门办公,我是他下属,来找他难道还要提前递交拜帖?”
赵有司望着懵懂的她也和大理寺的衙差一样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傅姑娘,今日休沐,李大人怎会在大理寺?你不提前与李大人约定,他怎知你今日会来?”
傅宁珞面对两双无言的眼睛,陷入诡异的沉默。
父亲一早去衙门忙了,她还以为今日上衙,忘了是休沐日。
难怪早上出门时,臭师兄憋笑让她早去早回。原来知道她见不到李大人。
这个臭师兄,不提醒她,非看她笑话。
“行吧,那我明日再来。”
值班的衙役一脸“好走不送”的表情。
也对,任谁休沐日不在家好好休息,跑到衙门来办正事,给大家增加麻烦,都得不到好脸色。
但与她不同的是,面对赵有司,大理寺的衙差十分友善,可以称得上区别对待了。
傅宁珞听到那带赵有司进去的衙差和赵有司道:“王公子已经到了,还带了知仙观的妄虚观主,此刻正在偏院做法超度。周冒虽然杀了人,但观主可怜他双手染血,黄泉路不好走,因此一起做法超度。”
知仙观?傅宁珞听着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在蓝田县时,她和卖茶大娘打听小梅的事,听卖茶大娘提到了这个名字。
王诘为了吕玄直竟然从蓝田县请了大师来作法,倒是费心了。
不过京城内外大师也不少,为何不就近请大师?
难道这个蓝田县知仙观的观主比其他大师都道法高深一些?
傅宁珞想着,临走时,和大理寺衙差打听周冒的尸体如何安排。
“等大师作完法,我等会把尸体送出城外乱葬岗掩埋。”
傅宁珞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心满意足地转身怎么离开,却不妨看到一个人影在她身后。
那人刚要颔首打招呼,傅宁珞便无视对方,目不斜视地离开。
正要问她打听周冒尸身作甚的韦涧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