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果然知道,就像当初康熙帝第一次召见五十四代的张天师,张继宗掌门也是推演了天数后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想想清帝想起来让龙虎山张天师觐见,都是康熙十九年了。和元朝明朝比,龙虎山被冷待了很久了。”
“清帝皇室是信仰萨满教的,要不是为了收复汉人的心,道教早都被灭了。”
“对啊,我师父说,他们当时在龙虎山的时候,都有过担心。他年轻时候上山学道,等他老了时候,龙虎山才收到皇帝的旨意,可以入京觐见。”
“对,我师父说,张继宗天师觐见康熙帝也是中秋,当时龙虎山还举办的大型的斋醮祈福仪式呢。”
“没有想到,这次新皇帝登基后的第五年,也是中秋召见张天师觐见,可是……”
楼近垣喝着茶,眼神停留在远处船头甲板,被月光镀了一层光晕的小女孩身上。他听着这些龙虎山的家传了几代的道士们聊天,心中也是颇有感慨。
“又是中秋,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现在龙虎山还能保持天下道教领袖的位置,还多亏了五十四代张继宗天师。当时他接诏入京觐见康熙帝,走之前推演天道,就知道是鸿门宴。好在作为天下道教的领袖,总是有一些家传的推演天道的绝学。张继综推算出他这一趟入京,是有人看上了他天下道教领袖的位置,想取而代之。
果然入京后,他朝觐康熙帝后,太后在一旁提出了一个,检验龙虎山道士真实能力的赌局比赛。太后为首的清后宫的嫔妃们,把道士的斋醮仪式当作了一个戏曲的表演。颇有心机的温僖贵妃,建议招来一个萨满教的巫师也来祈雨,如果和龙虎山的效果一样,或者比龙虎山的道士强,那么龙虎山就归萨满巫师所有。
康熙帝非常痛快的就答应了,这也是他执政十九年后,才想起来招张天师入京朝觐的原因。如果龙虎山做法失败了,朝廷也就顺水推舟的撤掉龙虎山的官阶和世袭的俸禄。法事的道场和日期是广而告之,很多的道观与庙会都有祈雨比赛的通告。康熙帝想通过此事,当众将汉人的信仰彻底的动摇了,对于清帝巩固对汉人的统治十分有利。
张继宗在觐见康熙帝的时候,听到太后的提议,没有丝毫犹豫的马上答应了。但是张继宗也给康熙帝提出了一个前题,就是祈雨当天,天子必须要亲自沐浴更衣后,亲自要在醮坛祭天。康熙帝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如果他以天子身份祭天后,天上还是不下雨。张继宗的欺君之罪就坐实了,到时候他可以对道教,及张继宗任意发落,汉人都无话可说。
当时的祈雨比赛非常的不公平,天气选择由贵妃和太后定。看到没有太阳阴天乌云密布的天气就指定萨满教的巫师祈雨。看到艳阳高照的天气就让张继宗祈雨。当时,与道人有密切交往的四皇子雍正还担心了很久,深怕道教被康熙帝划为了怪力乱神,他和道教高人的来往事,就会被别的皇子抓住把柄诟病。
张天师与萨满法师比赛祈雨的消息传递很快。由于上年的冬天无雪,春天一直没有雨水,京城附近的大地干枯农事受阻。当地的信众已经求长春观的全真道士祈雨。现在听到朝廷要亲自安排祈雨的道场,都纷纷聚集在京郊建醮坛做法事道场附近。
萨满法师的祈雨先进行,他选在北京天坛祈雨。而张继宗则选在北京郊外的一个干涸的旷野搭建祈雨醮坛。萨满法师的祈雨失败了,当天看着阴云密布,但是萨满法师做完法事后,一滴雨也没有下,反而晴天出来了大太阳。
离开龙虎山的张继宗,只带了三位法师道士与一些随行年轻道士。如果不利用现成的场所,要搭建醮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道教危机时刻,天下道士是一家,北京各道观的道士们,无论是正一道的,还是全真教的都积极的行动起来,出人出力帮助龙虎山的道士搭建醮坛。
这些道士各个都是当时高科技人才,木工,刀刻,绘画无一不精。因为康熙帝要亲自焚香祭天,醮坛的规模就不能简单,反而要高规格的豪华。最后道士们搭起来的一座三层方形的木台,比赶集唱戏的戏台还要大和稳固。祈雨是国家大事,醮坛的搭建是最高规格的黄箓斋坛。
道家的醮坛都是有精密的尺寸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暗合天地五行的需要。当康熙帝在群臣的簇拥下醮坛现场,见识到了国之道教设立醮坛严格规制和意义。
三丈六尺高的三层套叠的木制方台,中央是二十根栏杆围着正方形是内坛,沿着内坛的外圈有二十四根栏杆围着的中坛,在中坛外用二十八根栏杆围起来一圈同地面一样高的外坛,三坛之外还要安花柱。这些栏杆之间用绳子拴围着,留下八方开门。方台四方木榜的颜色都不同,挂满了各种颜色的三十二道幡,代表道教的三十二天。
按照道教礼仪规定,国家设祈雨高坛,皇上要亲自拈香礼拜,众大臣一起和皇帝祷告上帝,限三日有雨。祈雨的成功是与祈雨的人功力有关,其次是醮坛的高度。张真人也是沐浴斋戒,与康熙帝一起登上了醮坛,康熙帝给摆满香烛的祈雨醮坛上香。
祈雨法事当天,京城的王公贵族,士绅家眷都来参加法会,当地绅士和僧道齐集法台周围,场面异常的热闹。道场附近像庙会一样的人山人海,在京城道观派出的志愿者的道家众弟子,进行道家仪式唱和。
祈雨仪式开始,张继宗脚蹬云履穿着红色的法衣站在祈雨队伍的第一排正中,穿着黄色法衣道袍和云履的大法师吴士行等三人分别站两边,他们手里都捧着一个一尺半长,两寸左右宽的圭板,张继宗的圭板好像是汉白玉的,其他法师手里的圭板好像是檀香木质材料。
在法器磬,木鱼,铛,钹,镲,铙,钟,大小鼓的伴奏下,张继宗与吴士行等法师分别吟唱,按照一定的仪式祈雨。最后张继宗上了法台,焚符一道,口诵真言,手拿桌上供奉的一尺多长,两寸多宽的弧顶平底的雷击枣木令牌一击,让龙王急忙兴云布雾。
这时候就看见本来晴空万里的天上远远的有密云集结,接着张继宗再运神,焚符二道,再用雷击枣木令牌二向朝天请雷部。不一会有股风开始吹来天空中,传来了一阵阵的霹雳轰雷声。最后张继宗复含咒语,焚符三道,将雷击枣木的令牌三向朝天,瞬时间乌云密布的天空中一声霹雳,接着狂风大作后伴随着雷电交掣大雨如注。
康熙帝站在在醮坛下,太监们打着华盖帮助遮雨,但是康熙帝推开了太监,高兴的沐浴着雨水。观摩的人们浑身都快被雨水浇透了,为首的大臣们赶忙在雨中匍匐叩拜。
“谢谢皇上为民祈雨!天子的召唤令山川动容,四海龙腾,国泰民安。”
“谢谢康熙大帝!”
现场的民众跪拜高呼后,康熙龙颜大悦的,看到万民归顺 ,似乎自己就是能够呼风唤雨的真龙天子现身。
“看仙鹤!”
“好多只仙鹤啊。”
人们惊呼起来,康熙帝抬头果然看到几十只仙鹤在彩虹下面飞舞鸣叫,更是圣心大悦。这个画面比宫中摆设的各种刺绣和水墨画更真实,现场的天子和臣民都沐浴在,彩虹,朝阳,仙鹤,苍松翠柏的吉祥物祝福下。这一日醮坛法事让张继宗代表的龙虎山道家,给众人的见证了他们呼风唤雨的本事,坐实了龙山虎是人间道家神仙本色。
此次祈雨的法事后,龙虎山与张继宗获得了康熙帝的信赖,世袭的爵位得以保持不说,康熙帝还专门将龙虎山的道教法师,吴士行等三人作为留京法员,帮助皇家祈福做法事。元朝的京师真人府,已经在清军入京时候焚毁了。康熙帝专门在张真人入京借宿的显佑宫旁边,专门划地建了新的真人府。从此龙虎山道士在康熙朝后,有了专门拨款发放的银子和京师驻地,龙虎山的法员每三年一换,从此龙虎山在京城开启了康熙朝法员值季的制度。
雍正帝继位五年后,宣旨五十五代张天师入朝觐见。这次楼近垣就是作为龙虎山新入京值季的法员,跟着五十五代张天师张锡麟入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