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应该是叫‘仰俯山’吧?再说无愧门不是后来才加上的吗?”
“所以是因为?”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怪不得,原来是与下面的逝川相照应。‘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哦,那倒不是。逝川之所以叫逝川,只是单纯因为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下午,囚音林中,阁主演示完毕,将剑还给梅任行。
“我记不住。”
“你不是记性很好吗?”
“但这也太快了。我第一次学,就不能慢一点,从最基础的教起吗?”
“那,扎马步还是走木桩,选一个吧?”
“走木桩。”
“可以,你院子里有木桩。”
“我说错了,扎马步。”
“可以,扎吧。”
阁主给梅任行调整好动作,便转而给皎皎教起了箫。皎皎依旧练着缓吹部分,每音三短一长,循环往复,然而总是时响时不响。梅任行看着她不断调整找音的样子,觉得扎马步这种枯燥的事情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大约过了一刻钟,阁主便让他们休息了。顾生寒接了一些水,递给在台阶上坐着的二人。
阁主道:“你想好要学什么了吗?”
顾生寒想了想,最后还是道:“医术。”
阁主叹了口气:“好吧,我可以去元化那里讨点书来,你也可以去你师母那里要点书。”
梅任行道:“元化?”
阁主道:“你们上山之后,是不是总有针要扎,断断续续扎了一年才罢?”
皎皎点点头。
阁主道:“那些都是从他那里拿来的。”
梅任行恍然大悟:“所以那些疫苗啊什么的,也都是他研究的?厉害啊!”
阁主道:“主要是他在研究,但还有别的灵识。可猜用的是传统医术,他用的比较前沿,经常会用灵石作辅,就和山上这些机械一样,但都不需要借助灵体,所以很适合人来学。而且不管是元化还是可猜,医术都比我高明多了,我不过是随用随学,并不十分精通。”
顾生寒揖道:“多谢阁主!”
阁主道:“不用谢,我也正好看看。”又转向梅任行:“你若是歇好了,我们就接着练。”
梅任行忽然跪下,双手合抱。
“你想再歇一会儿,”阁主笑道,“也不用行这么大礼吧?”
“拜师礼。”
“哦?所以刚才算试听?”
“也不是,我就是忘了。师父在上——”
“停停停停。不用拜我,我就是随便教教,没打算做你们的师父。”
“那皎皎?”
“皎皎也没有。跟你现在一样,只不过我也没让她拜。”
“好在给她止住了。”梅任行站起身来,“不然她跪下后估计是先想一会儿,然后发现实在想不起来怎么行礼,最后乱磕一气。”
皎皎想要反驳,却发现对方说得都对,自己那时确实把稽首礼忘光了,直到拜见各位师叔师伯才又重新学会。
“阁主,我不想扎马步了,能换一个吗?”梅任行接回之前的话题。
“可以。走木桩和练出剑,选一个吧。”
“练出剑。”
“其实我可以做一些土桩,在这里也可以走,还不容易受伤。”
“怎么走?”
“最开始,你只需要做到可以在桩上行走如常,之后——你院里那些木桩上有编号,你还记得吧?”
“记得。所以之后是按照那些编号来走是吗?”
“嗯。再之后就是我念哪里,你就走哪里。”
“听起来真好,所以我决定练出剑。”
“可以。”阁主拿起宝剑。
“主要是我扎了那么久的马步,已经走不了桩了,得歇歇,明天吧。”
“我都已经说可以了,不用解释那么多。”阁主抽剑出鞘,向前一刺,“听到剑鸣了吗?练出剑鸣为止。”
“练不出来不许走是吗?”
“练不出来也可以走。‘为止’又不是今天为止。”
“没想到对于我们的学业,您还真是挺佛系的。”
“佛系?”
“哦,就是不悲不喜,一切随缘。和师父一样,从来不在成绩上与我们为难,虽然我们也足够聪明努力从没让他为难也就是了。”
“你这都是从哪里学来的词啊?”
“年轻人的词语,您这种老——师父那一辈的,没听过很正常。”
“我不能算是你们师父那一辈的吧?”
“呃,难道更老?”
“我看起来很老吗?”
“那倒没有,看起来十分年轻,就像是话本里吃了小孩永葆青春的老妖怪。”
“你是觉得戒尺打在手上不大够,是吗?”
“打人不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