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上课了。
阮含星被问得有些疲乏,幸好时辰到了,裴思星飞身上了高台,尽管宫内广阔,但因术法的原因,他的声音仍是清晰地落入每个角落的弟子耳中。
朝珩教给阮含星的都是一些很生活的法诀,比如早上醒来怎样快速醒神、衣服湿了怎么迅速干、东西脏了怎么快速洁净的术法。
裴思星授课时的法诀更偏战斗或探索,今日他便传授的是瑶山三大防御法诀——避风、避火、避水。
关于避风诀,裴思星还讲了个故事,说瑶祖为什么研究出这个法诀?是因为祖师年轻时初入日盈境,修得半仙之身时,去九重天上参加万仙法会,结果不小心得罪了风神箕伯。
箕伯一个袖子的风就把他吹翻到南州海外三江岛上,害得他御剑半个月才回瑶山,自此苦思冥想、痛定思痛,终于研究出一个不怕风的法诀,以后上天就不怕箕伯再扇风了。
为防被扇,创了个法诀,瑶师也不愧是个法力高强的奇人。
有弟子问:“祖师怎么会得罪箕伯呢?”
理论上,仙君们应都是心胸开阔、淡泊名利之人,不至于会这么对待个人族半仙。
裴思星右手握拳,食指指节抵着鼻尖轻咳亦轻笑了一声,“神每出行,雷神开路、雨师洒水、风伯也就是箕伯则扫地,祖师彼时年少,常有放旷之语,见之道‘成仙亦要为牛马乎?’,便被听到了,所以箕伯代替神惩罚了他。”
接着,他话题一转,便开始教授法诀。
阮含星离他不远,看他眼中淡淡的笑意和微红的脖颈与下颌,心中了然。
——她这清皎如月的师兄,没把全部原因说出来,但他肯定知道实情。
当年瑶山祖师为什么得罪箕伯,她从陵江王嘴里听过一个很荒诞但很简单的原因。
那时她已接受自己被知珠君进献给陵江王的事实,为在地宫活得滋润些,她使出浑身解数讨好陵江王,以至于后面郑芳臣找到她时,看到她那幅极尽谄媚讨好的模样,差点没把蛇族的十八辈祖宗都骂一遍。
不过也因她的努力,陵江王那怪物的确宠爱过她一段时间。
那怪物在帷帐之中享受她的侍候,偶尔也笑着说些旧事,十有八九和瑶祖有关,譬如瑶祖其实泥腿子出身,没什么文化,大字识不全,看到书上写箕伯两个字,他以为念“其伯”,上天后想和人家拉关系,“其伯大人”、“其伯大人”的喊了一路。
旁边有好心人纠正他,说有没有可能那个字念“机”。
他还搁那哈哈大笑,说怎么可能,那两个字在他家乡是形容**的。
“他嗓门又大,动作又夸张,原本没什么的,他一说反而哄堂大笑,箕伯脸都青了,直接把他扇滚了。”陵江王边说边笑,笑声从他的面具里闷闷传来,像墙里闷着一个砰砰响的锣。
笑完他又眼神一凛,语气瞬间沉下去,嗤道:“这个人向来是上不了台面的,真不知当年师尊看中他什么!”
每当他提起瑶祖或先师时,阮含星就会做一个很好的观众,吹捧一番“王上神威盖世,您师尊当年定是被那人惑了眼。”
陵江王周身的气压才会略略放松。
裴思星那一脸神仙样的人,怎么会把这半荤半素又无厘头的故事说给弟子听,不过看他面上云淡风轻、耳根脖颈却全染上羞意的模样,阮含星心情忽然很明朗,觉得很有趣。
讲完避风和避火,要到避水诀,裴思星道:“瑶山藏云峰有一处景,乃是修炼避水诀最佳之地,诸位弟子随我来。”
满池月脱鞘而出,化作一段光辉如月般温和的银色长剑,悬于他身旁,他踩上长剑,缓缓而出,诸位弟子也随他行迹,穿过藏云宫、经过明光阁,飞了约莫一刻钟左右,逐渐听到隐隐水声,随着行迹愈近,声音越大越密集而急促。
阮含星只觉得好像什么东西噼里啪啦从九天落下,连周围弟子们交谈的声音都隐藏其中,模糊难辨。
果然,片刻,高悬而绵长的瀑布展露在她眼前,如霜侵旷野、雪落高原。那孤僻入云的悬崖,其巅峰已无法用肉眼寻得,如雾隐云蒸般消失在浩渺青天里,真印证了“藏云”二字。
而自那看不见的高处,如白练般的瀑布沉沉坠下,一泻千里,砸落在悬崖下烟云缭绕的幽水深潭中。真是向下看也是云,向上看也是云。
溅起的水雾和云缭绕在一起,使得空气中泛着淡淡的潮意。
众人陆续行至瀑布前崖,水汽弥漫中,一切都朦胧,唯裴思星的声音仍清晰,“此处名为未了瀑,所谓‘花将开、月未圆、小满胜万全’,未了也是如此。此处为水极旺盛之地,正适宜诸位修习避水诀,土克水,木克土,而金旺土,故捏避水诀时,诸位切记莫将灵力触至小指与中指,而要集中以擘指发力、次指相辅……”
他为诸人示范手势,天空中也浮现银白色轮廓,化作手指的形状,让诸人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