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也笑了,他掏出钱包:“好吧,为了你的勇气并感谢你的翻译,呃,你可以让他多准备一份盒饭吗?呆会儿让我带走。”
“当然,盒饭也有选择哦,你要哪种?”
听完转达的列车员都被马丽丽的操作惊呆了,怎么说呢?就感觉有点儿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哪不对劲。
“好吧,可爱的小女孩儿,下次见面你可以叫我杰伦,可以问问你的名字吗。啊,你在哪个车厢?我感觉也许很快又会需要你的帮助了,比如下次吃饭的时候。”
“叔叔,有笔和纸吗?”马丽丽问列车员。
列车员看了看她,从本子上撕了条边,“给。”
“谢谢。”马丽丽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车厢座位号递给杰伦,“这是我的名字座位,如果需要可以让列车员带你来找我。我还写了两道菜名,如果你愿意,可以晚上试试。”
“呃,好的,哇哦太棒了,非常感谢。”
“不用,我也要谢谢你。”马丽丽指了指饭盒,拉着徐明红就走。
马丽丽心道,这老米人就是熊,半点中文不会就敢来种花家玩,还好口音不算重,不然这两盒饭也难赚。
徐明红一出车厢就激动的不得了,“啊!!!马丽丽,你可真是太,太,太厉害了!你刚才跟一老外说话,他还请你吃盒饭!”
“No,no,no。”马丽丽夸张的挥动手指,“不是他请我,这是报酬知道吗,是工资。我就说学习有用吧,之前叫你跟你读英语你还不愿意。”
“回去就读!”徐明红这会儿跟打了十斤鸡血似的。
徐明惠见两人半天回来竟然还带了俩盒饭回来更是诧异,“你们哪来的钱买的饭?”
鸡血还没下头的徐明红立刻重新给她讲了一遍刚才发生的事,徐明惠听的一惊一乍的,坐在附近的人更是全把耳朵伸了过来,不停的“哇,哇,哇”,过道对面的人甚至还站起来看看这个能跟外国人说话的小女孩长啥样,回家后好吹嘘吹嘘。
马丽丽小朋友尴尬的五体投地,感觉脚趾能把火车抠穿,她迅速扒拉了几口饭,把饭盒里的鸡腿啃完……哎嘿,火车上的饭真好吃……然后她跳到座位上脸朝里躺在妈妈身后,谁也休想把她拉起来表演几句。
徐明惠就没有马丽丽这种烦恼了,她喜笑颜开的一边接受大家的吹捧一边谦虚回应:“没有没有,还好还好,都是她自己喜欢”,在旁人问的时候还要说一说她是怎么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小孩的……主打的就是自己上,不用麻烦小朋友。
啊,有一个社牛妈妈真好!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家的谈兴终于消退,这个话题才算是过去了,马丽丽从座位上爬起来小心探头,飞奔去了一趟厕所。小姨还嘲笑她:“人家那是羡慕你,表扬你,你怕个什么劲啊?”
马丽丽啧了一声,“那下次有机会你来嘛?”
“啊,不了不了。”想到刚才的场景,徐明红心有戚戚,看别人觉得不争气,自己来也觉得不行,讲的就是一个叶公好龙。
又到了一个车站,靠窗坐的男人下车了,马丽丽和徐明红转移到了窗边,她俩扒在窗户上看着外面。
火车外有许多小推车推着本地特产在向旅客兜售,进了冀省,方言渐渐有些听不懂了起来,特产也变得开始有北方特色。
用网兜兜着的梨、枣子和核桃,用小塑料袋装的卤肉卤鸡,用报纸包的烧饼,小瓶装的面酱,既能让大家在干粮中换换口味,又能让有需要的人买点当地特地带回家。
当然还有哪里都有卖的茶叶蛋、烧鸡和本地产的烟酒,和……卖开水的。这倒是十分有时代特色,其实是因为火车上的热水往往都不是烧开的,有人要泡个茶泡个粉都冲不开。这不商机就来了吗?一分钱一杯,不管你多大的杯子或是饭盒都一样,反正灌满就是。好在时人出门都爱带一个大搪瓷杯,只带了小杯子的只好自认吃亏了。
马丽丽和徐明红都没钱,但这不妨碍她俩对着小推车们指指点点,或是闻着香味猜测人家吃的东西啥味。
火车似乎在这个车站停的时间有点长了,原本按照列车前贴的时间表,这个站应该只停三分钟,但现在肯定不止三分钟了。
“哎,你看那里。”徐明红突然叫起来,“好像出了什么事儿。”
“哪儿呢?哪儿呢?”一个新上车的小伙子站起来向着窗外伸出了头,不光他们,其他火车窗口也是伸出了各式各样的脑袋。
从马丽丽他们这个位置看过去,只能远远的看见隔了几节车厢的一个门口,一群火车工作人员从车站跑步过来。大概三四个列车员抬着一个担架从火车上下来,之后换了几个人抬担架,几个人护在旁边,几个人在前面开道,一窝蜂的向着车站最近的出口小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