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你个小疯兔,这下找到同伴了吧。”曹丕笑。
小曹节鼓起腮帮子,把头昂得高高的:“唔……二哥!节儿才不是疯兔呢!节儿……是像皎皎一样的可爱可亲的小兔哦。”
说着曹节便举着皎皎与曹丕亲昵起来,房内快活的空气顿时又多了许多。
“好了好了,”曹丕打起暂停手势,认真道,“时候不早了,二哥今日来,正是要带你们姊妹三人出府去玩的,若耽搁了时辰,母亲便不让出去了。”
崔缨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追问:“此话当真?二哥!你真是来带缨儿出府的吗?”
“当然啦,好妹妹,你忘了,二哥答应过的,会带你去这邺城最繁华的市街游玩的!”
“好耶!二哥最好啦!二哥对我们最好啦!”崔缨开心歪头将圆脸像花儿一样捧起,跟小曹节一起拉着手,又疯又跳。
曹丕笑着用手指着她俩,说不出话。
这时,房外突然传来一句:
“好啊!二哥竟要将我这个亲弟撂在一旁,只同旁人交好呢!”
小曹节笑着呼唤:“植哥哥!”
众人皆笑着回头,只见曹植风一般吹至人前,他温柔地摸了摸曹节的脑袋,扭头灿烂地笑问:“适才我在门口可都听见了哈。东西中三市,你们准备去哪儿呢?”
“谁说要带你一起了呢?”曹丕坏笑。
“二哥!”曹植撇嘴不乐,“往日有什么好玩的事儿你可从未落过我,今日这是何故?”
“哎,我这不是怕耽误你看书,这才不没找你嘛。不过话说回来,植弟,你可别忘了哈,父亲临走前,可特意交代过你要作的赋文,是比别的兄弟要多几篇的,到时候可别交不出来。”
“呼,我可不想一直闷着,我也要出府骑马转转去。”曹植扬了扬袖,目光投向了别处。
“不行,午后你还得上经科。”
“好二哥,你是真忘了还是假忘啦!今日放学,东阁并无夫子的课!”
曹丕摇头无奈,只好笑着应下:“众兄弟中,就数你玩心最大。”
“哈哈,谁叫你是我的亲二哥呢……”
不知为何,崔缨笑着旁观他们兄弟俩其乐融融的谈话,总觉着有几分伤感。他们后来又聊了几句学业的事儿,崔缨没认真听了,一恍惚,却见曹植停下,兴奋地走向了她的书案。
“缨妹妹,快将你抄的《女诫》拿出给二哥瞧瞧,多好看呢!”
曹植像是故意的,他在高声笑!和曹丕挤眉弄眼。因为曹植知道崔缨是自创狂草写出的“美篇”,外行人何晏可能看不出鄙陋,略懂书法的曹植可却能笑话她一年。
“《女诫》啊——”崔缨看了眼曹丕,故意吊高声音又放低,眼神闪躲,“都是些羁縻妇人之辞,我早就扔了……”
“嗯?”
曹植压根没听崔缨的回答,自顾自地翻弄她的书案。崔缨见他从书堆里抽走一卷竹简,连忙去夺。
“把《李将军列传》还我!”
“不给!”
曹植高举竹简,在席上转了个圈,腾地而起,笑嘻嘻地跑去曹丕那边告状。
“二哥,你看看缨妹妹!她偏爱史,不爱读经。上回我说她几句《诗三百》都未读全,可立马翻脸不认人了呢!”
小崔缨啊呀呀扑上前,将竹简夺回,一把拉住曹植的长袖,暗中警告:
“不许在二哥面前揭我短!不许再提从前我糗事儿!否则绝交!”
“糗事?雨亭那回么?”曹植坏笑。
“哎呀,你还说!”
于是崔缨跟曹植两人,隔着一个曹丕,就这么嬉闹成一团,崔缨用竹简想拍曹植的脑袋,曹植却不知何处拔来一只狼毫,直往她脸上搠来,闹得曹丕哭笑不得,作头疼状。秦淳和曹节都掩袖笑了,两人附耳,不知在交谈着什么。
曹丕久劝良久无效,终于选择轻揪小崔缨的耳朵,将她拎回席上。
“缨妹,你是个姑娘家,可不能跟着这家伙胡闹……”
他蹲下身,又笑着好生劝道:“诗书礼易春秋孝,凡此六经,皆须仔细攻读。莫谓不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
小崔缨双手捂住耳朵,眯眼笑:“嗯!缨儿听二哥的话,缨儿以后会好好读经书的!”同时朝曹植吐吐舌,学小曹节的声调:“但就不爱听‘植哥哥’的话,就是故意气你的呢!”
曹植翻了个白眼,笑着不理会崔缨了。
曹丕抬头看向窗外:“时辰不早了,三位好妹妹,快快起身,车马已然备好,我们出门吧!”
“出发!”
“出发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