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真有一个全球旅行系统 > 第17章 不要八千愿得一百

第17章 不要八千愿得一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个展厅有两件文物也值得一看,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汉代未央宫里面的一个青铜熏炉,表面鎏的金和银,是在汉武帝刘彻亲姐姐阳信长公主的墓里头发现的。还有一个是皇后玉玺,据说是刘邦的老婆吕后曾经使用过的玉玺。

第三展厅,有三件陶瓷,第一件是三彩载乐骆驼俑,全中国最珍贵的一件唐三彩,是当时唐朝的流动乐队表演和生活时候的一个场景。

第二件叫青釉提梁倒灌壶,这件文物造型很独特,只有出水口,入水口隐藏在壶底,从底部向内注水,注满之后翻转回来滴水不漏,所以就叫做倒灌壶。

它的壶嘴部分的设计是一只母狮在哺乳,它的壶身是牡丹花,壶把手的部分是凤鸟,以凤鸟做百鸟之王,母狮做百兽之王,牡丹花做百花之王,因此简称三王虎。

第三件是一个宋代的黑釉油滴碗,讲解员说这全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个黑釉瓷器。黑釉油滴碗这种制造工艺在建窑非常出名,是用到百分之九左右的氧化铁,在一千一百二十度左右的温度里结出的一种结晶釉。

这种结晶釉会使得在黑釉的表面上出现银灰色的小斑点,就像油滴撒在上面一样,所以才叫做油滴碗。

因为油滴碗对于素材和温度的把控要求非常高,因此烧成的成品非常少。这个碗在当时用于饮茶,因为结晶釉是银灰色的斑点,会反光。盛水闪银光,盛茶闪星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闪光的碗呢?这就跟宋代时期发生的一种社会事件有关。”讲解员的声音还在继续,郁禾一边拿着放大镜一边竖着耳朵听。

“当时的氏族们有一个非常喜爱的活动叫做斗茶,比的是谁沏茶的时候沫子少,谁的茶颜色清亮。而相较于淡黄色和白色的茶汤来说呢,黑釉就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它的茶色。”

“原来一个平平无奇的黑碗来头这么厉害哦。”其中一位大哥小声说道。

陕历博的面积不算大,但主题展厅很多,只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想要看完所有的展品,走马观花的话就失去了来博物馆的初衷。所以她跟着讲解员将二号展厅值得一看的文物看完后,跟着来到第三展厅——大唐遗宝。

相较于其他展厅人多了些,比较嘈杂。因为这展厅里面有陕历博排名第一的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镶金兽首玛瑙杯是用纯天然的玛瑙制作出的一个来通酒杯。玛瑙杯选择红棕白三色相杂的玛瑙制成,是迄今所见的唯一的俏色玉雕作品。”说完讲解员双手伸向玛瑙杯的前上端。

“大家可以看到,玛瑙杯前端刻画出牛首,牛首嘴部镶嵌着金盖,牛首头顶向后扬起,呈现出弯曲状的螺状双角。镶金兽首玛瑙杯这种造型,起源于西方,三千五百年前,希腊的克里特岛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器物,他们称之为来通,并且认为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来喝水,可以防止中毒,如果一饮而尽,更是在向酒神致敬……”

“那这在唐朝的时候也算古董啊!”

“可以这么理解呢。”讲解员笑着回答道。

郁禾这一路都沉浸在震惊的情绪中,陕西遍地都是宝,这座城市受游客喜欢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食物好吃,更是因为它的历史底蕴。

这两天天逛了三个博物馆,有两个馆里的部分文物其实最先都是由西安的老百姓们发现并选择上报相关部门。

“不要八千愿得一百”诠释的正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百姓那淳朴无私的节气和责任感。

文物,文字当前。她不知道从古至今又有多少篆刻或者印证着宝贵史料的金银铜器消失在熔炉一炬中,倘若人人皆为利往,历史该由谁诉说,又会有何人知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