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咋子样?”张爷爷好奇地问郁禾。这家店他天天来,谁都认识,郁禾还是他久违见到的新面孔。
“好吃,筋道,就是有点辣。”郁禾发现这家面的油泼辣子,不止有香味,还有辣味,比之前吃过的油泼辣子还要辣一些。
张爷爷笑呵呵地,“辣一些才正宗,这就是咸阳的特色。”
爷爷比她还能吃辣,因为他的面已经看不到一点白色,满满一碗红。
“对,刚刚就听那边有阿姨提到老板是咸阳人,在这边开店十多年了。”
“嘿,这碗面也不简单咧,它融合了我们陕西的八大怪其中的四大怪!”张爷爷满脸自豪。
郁禾好奇地抬头,嘴里还咀嚼着面条,嘴角沾了些红油都顾不上擦,“怎么说呢爷。”
“首先就是这个碗咧,盆碗分不清,你是南方人吧?南方朋友家里的盆可能都没有我们吃面的碗大哈哈哈。”
郁禾点头,“确实,这几天我吃的很多美食都是这么大粗瓷碗。”说完等着大爷说第二怪。
“第二大怪就是面条像裤带,你看。“大爷夹起面前的一片面条,“这一个面片非常宽,而且呀,你这么夹起来吃其实不方便还吃得慢,所以你得刨着吃。”
说完又亲自示范了一下,最后点了点下巴示意郁禾一起。
她有些懵懂地点头,她是个好学生,一教就会。别说,这样一大口还真挺满足。
“第三大怪就是油泼辣子一道菜,欻,哗啦,油泼的那一瞬间,就是第三大怪。”
“这个我听过,原来这包含在八大怪里面哦。”她发现自己还是不够了解陕西,不够了解西安。
“还有一大怪,不和吃的有关,也不和形状有关。”大爷有些卖关子了。
“那和什么有关?”
郁禾问完,只见大爷站了起来移开自己的椅子,就这么站在椅子上蹲了……下来。
“第四大怪就是有凳不坐蹲起来,我们老陕以前吃面就是不坐凳子,拿来蹲。”
“了解了,爷爷您真是生动形象,还给我演示了一遍,您快坐下吧,这椅子看着不稳,当心些。”
“没事,我身子骨还硬朗!”大爷坐下之后还自己拿湿纸巾擦了擦凳子:“虽然不拘小节,但我也是个有素质的公民,凳子都会擦干净的!”
郁禾点赞,大爷人有意思,素质也高,这顿面吃得还真是没那么无聊了。
“那爷爷知道这biang字怎么写嘛?这店有年头,招牌字也看不清了。”
“嘿,这你问对人了,这字简称咸阳一日游!”
“您接着往下说。”
只见张爷爷筷子倒转,沾上手边的茶水,“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竖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走咸阳~”
张爷爷一边说一边写,还真把这个字典里没有的汉字给完整写了出来。
“我懂了,谢谢张爷爷。”郁禾说完也跟着写了一遍,她记性好,只一遍就能记住口诀。
“爷爷,我还有个问题。”
“问,爷爷知无不言~”
“我来这边玩,您还有哪些推荐西安的特色美食吗?”郁禾见这位张爷爷么热心,不如再多聊两句。
大爷叔明显也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西安的美食,那可太多了,你光玩几天是吃不完的,不过要说最好吃的,我给你推荐一个被誉为‘长安第一味’的陕西葫芦鸡!”大爷轻敲桌板,继续自信地说:“还有腊汁肉!”
郁禾点点头:“谢谢爷爷,我明天就去吃!”
“哈哈哈,包kei气,爷爷我呀吃好了,去公园拉二胡哄奶奶去咯,拜拜小丫头。”
说完,如同初见一般,脚下生风,没多久就不见了身影。
“二胡我也有啊,离开前我也随便找个公园拉两曲儿,虽然我现在还不会。”郁禾说完自己都笑了,“先浅学一曲二泉映月。”
张爷爷走后,郁禾慢悠悠地吃完一碗面,她今天没有固定行程,车子骑到哪儿算哪儿。
只是没想到,红灯间隙,小旅那声动听的“叮~”又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