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玉黎诀 > 第6章 才俊

第6章 才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应该是往这里走吧……”绫时壮着胆子探头探脑。

书房里黑漆漆的,时不时吹出一阵凉风,里外透着股阴森劲儿。

“这个蒋公子也真是的……为何非要这般故弄玄虚……”师韵拉着绫时的衣袖跟在他身后。

他们四下张望不见人影,突然听得有人道:“故弄玄虚是假,避人耳目是真。师娘子青楼都闯得,还怕这世上真有鬼怪吗?”

师韵惊呼一声,抓住绫时的手臂。绫时也吓了一跳,忙一边安慰着师韵,一边寻找声音的来源。“蒋公子你别吓人了行不行?既然看到我们了就赶紧现身啊!”

蒋文懿心说自己好多年没这么开心了,若不是确有急事,真想再逗他们一逗。“进内厅,左手边有一道暗门,顺着悬梯下来便是。门口有烛台,小心脚下。”

这书房的楼下别有洞天。乃是一间堂屋,屋内整齐列着阁架,四个一组,共有一十六个。每个阁架分六层,但架上空空如也。阁架后是一张书桌,桌上一灯如豆,文房四宝俱全。此时蒋文懿正坐在桌后。

“这是……蒋公子的密室……?”绫时四下看了看,觉得那些架子上应是有东西,只是不知为何被清了空。

“是也不是。”蒋文懿将二人让到桌前,“只知道是家中旧产,却也不知作何使用。我偶然发现此处有间密室,便拿来当做书房。”

师韵心说人家书房都讲究宽敞明亮,置八宝玲珑阁,摆古玩,挂书画。怎么你蒋公子偏得选这么个黑黢黢暗幽幽的地方,这里能学个什么出来啊……

蒋文懿看出他们的疑惑却不打算作解释,只是说道:“此处并非待客之所,请两位将就。你们既然如约到访,文懿也开诚布公。二位自杭州来,路上可是看到了进京赶考的士子们?”

“还挺多的咧,”绫时找了把椅子,掸去浮土,让师韵坐下,“离京城越近越多,连能住宿的脚店都不好找。怎么?蒋公子家的急事与考试有关?”

“十年寒窗苦,一朝登高科。殿试在即,各方士子齐聚京城,只为这龙门一跃。而京城这边也为三年一度的大考做足了准备。只是百密一疏,谁能想到……”

师韵见蒋文懿垂目蹙眉,多少也跟着不安,不觉重复道:“谁能想到……?”

“考题失窃。”

“啊?!”二人异口同声惊叹道。在绫时和师韵这样的平民百姓心中,皇宫大内犹如天外楼阁,由神兵守护,怎会丢东西。

“这份考题乃御笔亲提,二执复议。写好之后封于匣中,交于殿试官保管。殿试官由重臣轮值,今次刚好轮到家父蒋中丞。”

绫时咧咧嘴,“哎呦……也就是说蒋大人把这封有考题的匣子带回家,给弄丢了?”

蒋文懿摇摇头,苦笑道:“若是这般简单,那还有解救之道。问题就是匣子完好无损,但题却没了。殿试之前三日,皇上心血来潮,想在题中加上几句,便命家父携匣入宫。到了御前,匣子打开一看,里面题被换了。”

“换了?”师韵月眉蹙起,终于明白为何蒋公子如此着急,又急不出个办法。“这可麻烦……若是匣子丢了最多落个看管不利的罪名。皇上也可另出新题。但题被换了,这事情就不对味儿了……”

“师娘子聪慧。”蒋文懿叹道:“科举乃选拔治国英才之瑰域,容不得半点马虎。试题被换,家父便有了徇私舞弊的罪名。即可说他偷换试题为自己的门生牟利,亦可说他是收受贿赂,与人方便。总之现在是龙颜大怒,他百口莫辩。”

“但这事儿仔细想想也不对啊,”绫时摸了摸下巴,“如果试题真的是蒋大人换的,那皇上下旨要改题的时候,他给换回去不就完了?再说了,我要是他,与其冒换题这么大的风险,还不如偷偷看一眼,然后透露给自己的门生。这神不知鬼不觉的,多方便呐?”

蒋文懿难得体会到了和聪明人对话的畅快之感。虽然不知这姓绫名时的少年是何来历,但这家伙心地良善,头脑灵活,倒是惹人喜欢。“绫公子的疑虑圣上如何不晓?但无论如何,家父这个监管不力的罪名是跑不了了。圣上看在他这些年政绩斐然的份上允他戴罪立功,七日之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否则削官是小,性命是大。”

“我们还有几天?”绫时一针见血,直入正题。

“三日。”

“三日?!”绫时抓了抓脑袋,偌大的京城,只剩三日,他们要去哪里找盗题贼人呢。阿时思索片刻,问蒋文懿道:“不是蒋大人干的,那就是有人要害他。既是你爹爹,你当是知道他当了这么大的官,都有什么敌手?”

没想到此问一出,对方露出为难之色。绫时感到疑惑不解,师韵倒是能猜到一二。“阿时你对朝中官制不熟,蒋大人是御史中丞,这个御史吧,责任是监察百官。说白了就是专门挑人错的……他们连宰相都敢弹劾,照理说这官场上,估计没几个朋友……”

绫时一拍脑门,叹道:“那得了……合着蒋大人树敌无数,让人给使个大绊子,都不知道是得罪了谁?”

蒋文懿苦笑一声,引二人往桌上看。“倒也没有绫公子说的这般悲观。这些日子我将京中众臣派系梳理了一番,与父亲政见相同的,相左的,觊觎他官位的,都罗列了出来。其中有三人嫌疑最大,三司副使李冲,门下侍中郭典,礼部尚书孙元庆。”

绫时看桌面的纸上密密麻麻罗列诸多姓名,又有圈圈点点,有些人名被划了掉。他指着那些名字问道:“这些人怎么了?不当官了?”

“是近来被罢黜的官员,大多已不在京中,故而不会犯案,可以排除。”

“那这个呢?”绫时看到有个名字被单独圈在外面,又道:“这个,尉迟东方?为什么被标出来了?”

“此人乃河东节度使,并不驻京,与家父无甚来往。”蒋文懿解释道:“只是他刚刚巡西归来,卸任巡抚使一职,要在京中待上数日。是以一并列出。”

听到这里,师韵觉得这个蒋公子更奇怪了。既然无心功名,为何又对朝堂之事如此挂心?难不成就是靠这三四天的功夫总结梳理出来的?她暗道不可能,京城之大,恐有官员百余名,个中关系错综复杂,谁人能有本事在数日之内厘清呢。看来此人疏离避世之下,别有一番心思。

绫时并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他双掌一合,朗声道:“时间紧迫,事不宜迟,咱就操办起来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