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
柳倾雪表示理解,毕竟富贵之余盼望的就是福寿安康,这宅子其他的装饰已经足够彰显富贵,如果能再有面福寿意义的背墙,那就是整宅的点睛之笔了。
那老爷引着柳倾雪看过去,这里堂宽敞明亮,一面背墙正立其中,光秃秃的一块石壁,看着确实有点不协调。
“家父年底做寿,到时候亲朋好友都到齐了,家父坐在主位,后面就是背景墙。”冯老爷笑道:“用这背景墙衬托一下,也是为了讨家父喜欢,以显孝道。”
“我看这么大的墙面,做石龟或者雄鹰都有些勉强,再说跟这里堂的其他饰物也有些不协调。”众人顺着柳倾雪指点的几个位置看过去,只见里堂内博古架摆放的都是文房四宝,还有墙壁上的各色画卷,包括桌椅等家具样式。
“贵府的这间屋子,我看着是舒缓、大气、典雅的文风,并不是那种气势逼人的武风。要是做背墙,我建议保留你原来的松柏,再添加一只神鹤在旁如何?还可以有山峰,林叶在下面衬托,上面是浮云。”柳倾雪一遍比划,一遍在背墙上描摹相应的位置和图案大小,并说道:“我可以先画草图,然后按照你要求的修改,如果这个‘苍松神鹤浮云’图你不喜欢,咱们也可以换别的。”
冯老爷和夫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苍松神鹤浮云”图简直不要和他们宅子太妥帖。“东家姑娘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夫人赞叹道:“老太爷做寿,用这个真是刚刚好,既雅观又贴合后辈们的心意!”
“好,好,好!”
冯老爷见状更是连说三声好,立刻就要唤来小厮拿纸笔,同柳倾雪签订工程契约书。
柳倾雪笑道:“先不忙,我说说价格吧。”冯老爷一听要谈价,赶紧认真聆听,柳倾雪道:“肯定是要比京城便宜的,既然他们那边要价八十两,那我只要四十两就够了。”为了发展县城的市场,必须在价格上占领优势,后续就是质量和成品要够出色,才能吸引更多有石雕需求的客人。
冯老爷和夫人再次对视,这回无需多言,赶紧让管家提笔开始写契约书。
冯夫人笑道:“东家姑娘真是个实在人,我们以后要是遇到合适的,肯定要给东家姑娘介绍生意的。”
柳倾雪谢过冯夫人,对冯夫人说给介绍生意的说辞虽然心里高兴,但也没有过多表现出来,人家会不会给你介绍生意,还要看成品怎么样,现在不过是客套话,柳倾雪还是懂的。
“工期嘛,就是得是二十天左右。”柳倾雪思索道,这个背景墙直接是有底板的,且这个底板价值不菲,她不能用帮手,因为工地的帮工现在只能完成简单的石雕刻,对于这种几乎一刀都不能错的精细活计,还得是她完全自己完成。
这样光雕刻就得是十多天,每天做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然后上色做防水油层,再用几天,二十天就差不多了。
冯夫人道:“东家姑娘不必着急,我们要到年底才能真正用上呢!”柳倾雪道:“啊,这个自然,我都是慢工细活做的,并没有特意赶工。”冯家老爷夫人听如此说,更加放心。
柳倾雪又道:“我现在手里有一批活儿,这旬大集第二天交货后上个客人没异议,我就可在每天开始在贵府开工了。”她现在已经完成了宋夫人的小像,但还要为几天后的大集做一些其他的准备,还是觉得完成大集之后,再安心每天来冯家做雕工比较好。
冯家老爷自然是没有异议,还说不用柳倾雪着急,哪怕是月底开始动工,都没问题。
“倒不用因为我们家,让东家姑娘手里的活儿受耽搁。”
柳倾雪客气地回道:“不耽搁,都已经完成了,这几天不过是忙点铺子里其他的小活儿。”她言语轻柔,举止端庄,冯家夫妇很是赞赏,心里已经觉得这位东家姑娘不同凡响,并不像京城石匠铺子的那些掌柜们,急着把钱赚到手,哪怕在冯家府上的时候,也一直念叨着还要去下一家赶工,搞得冯夫人提心吊胆,总怕到了工期完不成京城的师傅再撂挑子不管了,那背景墙也是急急忙忙之下出现的纰漏。
而在柳倾雪这里,完全感觉不到上一家竣工和下一家开工之间的匆忙感,反而是有一种特别的悠闲。
这悠闲却不是游手好闲的闲,而是游刃有余间还带着一丝稳定的自信。
石匠工本来就是一门耐心的手艺,柳倾雪给冯家老夫妻留下这样如石刻般的稳定情绪的印象,虽然雕琢之间才能见功夫,但冯家老爷子已经认定这位东家姑娘做出来的手艺不会差。
契约书写好后,冯老爷让人拿订金给柳倾雪,柳倾雪收下二十两银票,本打算跟冯家老爷告辞,却忽然想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