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之我是地产大亨 > 第75章 第七十四章 加快步伐

第75章 第七十四章 加快步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归元帝加紧了迁都计划,沈嫣当然也要抓紧了,可不能没住的地方啊!

她的初稿已经完成,不过设计自己的家,自己坐上甲方的位置,横改竖改都不会觉得过了,就怕自己考虑不周。

比如她现在有了制造玻璃的能力,是不是可以搞个温室呢?若湄喜欢花儿,她又爱吃新鲜蔬菜,所以家里如果有个温室,那么这一切将会变得唾手可得。

但是温室的外观,和她设计的园林不是很搭,所以沈嫣不得不多次修改设计。

摒弃了纯玻璃建造这种又费料又牢固的实际,改用石木加上玻璃的设计,外观有点像六角亭,不过用玻璃封了起来,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并且她将温室的位置移至后花园的一角,经过一条小径,两侧有奇石和藤蔓植物,增加猎奇感,这时再呈现一座造型具有一定现代感的温室,就比较符合游园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期待。

此外,她住宅部分引入了现代卫浴系统,更加符合她的生活习惯,也是划时代的设计。如果参观过整个宅院,就会对沈嫣的设计印象深刻。

通风、采光、保暖、卫生和便捷兼备的居住体验,秒杀当前所有的居所,哪怕是宫殿,虽然大,但整体舒适度根本谈不上。

生活上的舒适,是物质带来的享受,而园林则给人心灵上的慰藉。时人造园,首先要引入活水,沈嫣也不例外。叠石理水,以小见大,创造她心目中理想的归隐之地。

她的这座园林,受到艺圃的影响,而她本人也更追求自然风的庭院,故而水面开阔,然后引入芦苇等常见植物弱化边际,通过和高墙、门洞等尺寸和位置关系,制造视觉错觉,又能做到藏头隐尾。

而园林中搭配的建筑比如亭、台、楼、阁、轩、榭等,则是少而精,且造型趋于简朴,没有雕梁画栋,而是以结构多样而见长。

至于园中的地面、路和汀步,摒弃了住宅部分花阶铺地的工艺,太耗工时不说,与她自然风格的园林也不怎么搭,大道用石砖,剩余的则采用石块、条砖、卵石、甚至瓦片,取材自然,形式丰富,与环境融为一体。

而园林中的桥,沈嫣又费了一番心思。青石板桥古朴,且施工难度最低。另有一座石拱桥,置双井,因在地势较高处,方便取水烹茶。

为了逗小姑子开心,沈嫣还打算搞一个自动升降机,传菜递水更加方便,从园子里还可以看到这个装置,供若湄跟小姐妹显摆。

沈嫣把这一版方案跟若湄一说,小姑娘喜欢得不得了,连声催沈嫣赶紧动工。

沈嫣笑道:“你喜欢就好。行吧,咱也尽快开工。”

若湄眼珠子一转,问道:“嫂子,你是不是又发明了什么‘黑科技’,所以才打算破土动工呀?”

沈嫣听得发笑,若湄跟着她久了,也是一嘴新词汇,旁人还真不一定听得懂。

还真叫若湄猜对了,沈嫣确实有了黑科技。

山阳传来消息,铁轨铺设完毕,马拉火车的创举得以实现,山阳煤矿的产量更高了。而通过规模化生产,熟铁和低碳钢的成本大大降低。

现在她有了齿轮和铁钉,她的很多构想更加容易实现了。

很多人对古建筑有所误解,不分青红皂白吹嘘榫卯结构,以为中国工匠的最高水平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实在是大错特错。

古人又不傻,如果有省时省力还便宜好用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

古代工匠也明白,榫卯结构如果开榫太大,挖掉太多木料,会损失材料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稳固。

所以古人粗梁细柱,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大梁的厚度。

此外古人铁钉用得少,但木质楔钉用得可不少,还有结构更加复杂的走马销。

古代木建筑主体机构如梁、柱、檩、枋不用钉子,辅件用钉子是很平常的事。椽子不用钉子?连檐不用钉子?搏风版不用钉子?《营造法式》上也明确记载了钉子的使用数,可见“古人造房子不用一颗钉子”是误传。

不过这个时代的铁钉,一是价格高,二是比较脆,说到底是炼铁技术不过关,尤其是俞国普遍使用含硫量较高的低质铁钉的情况下,很多工匠们都觉得钉子不可靠,能用榫卯还是用榫卯。

沈嫣将一批质量极好的铁钉送到了孙匠师手里,人家一试,就知道是上等货,又怎么会弃而不用呢?古人不爱偷懒?古人接受不了先进的东西?

二来沈嫣有了齿轮,方便制作简单的机械。新都洛城有了初级版自来水系统,沈嫣便要好好利用这些来实现她的构想。

因此有了质量上乘的钉子和齿轮,“狮子林”的建设进度加快了,沈嫣也定下自己宅院的设计方案,命名为“沈园”,并和孙匠师签下了施工协议,由孙匠师主承建,其他几位匠师配合,争取下半年开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