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皇太女 > 第2章 第二章

第2章 第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后唇角的笑容僵住。

景昭满脸担忧,诚恳无比,活生生一个孝顺至极的孙女模样。然而太后看着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心底却无端觉得不安,原本到了唇边的话卡在嗓子里,变成一阵剧烈的呛咳。

一旁有人奉上汤水,景昭接过来不由分说喂了太后两口,又随手递回去。

“不是什么大事。”太后断断续续地说,“穆氏来不来都无妨,你的孝心哀家知道,哀家只有一件心事。”

景昭说:“请皇祖母吩咐。”

太后黯淡的眼睛里忽然滚下两滴泪来:“哀家这辈子只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儿孙女。礼王走得早,可怜煜儿小小年纪没了父亲,我这个做祖母的身体不争气,不能多照看他几年,现在哀家大限将至,到了地底下见到礼王,总不能连煜儿的模样都说不出来——告诉皇帝,我这个做娘的求他,叫煜儿进宫陪我,否则哀家死了都无颜见礼王——算哀家求他。”

太后吐出那个求字的瞬间,景昭已经跪了下去:“皇祖母何出此言,孙女这就去禀奏父皇。”

皇太女离座跪倒,殿内哪里还有人敢站着,人人紧随其后,顷刻间哗啦啦跪倒一片,仿佛麦田里割倒的麦子。

“好,好。”太后艰难道。

毕竟年迈卧病,太后昏厥方醒,能条理清晰说出这么长一段话实属不易,鬓边渗出细密汗珠,喘息半晌,强撑着眼前发黑,道:“还有。”

景昭配合地侧首,作恭敬倾听状。

“是哀家的错,哀家当年伤心礼王的死,胡言乱语说错了话,伤了皇帝的心,致使我们母子生疏多年。他也是哀家肚子里爬出来的亲骨肉,哀家待他和礼王是一样的,当年那些都是气话……太女,你去告诉皇帝,哀家有三个孙儿孙女,可只剩他一个儿子了,哀家想见见自己的儿子。”

穆嫔正跪在景昭身后,闻言打了个哆嗦。

太后性格高傲独断,她进东宫三年,从来没见过太后的好脸色,更遑论如今日这般近似哀恳,而今不觉得感动,只觉得毛骨悚然。然而她往左一看,同来侍疾的礼王妃掩面哭泣;往右一看,礼王之女云华郡主泪如雨下。

正当穆嫔无所适从,前方景昭的声音响起,隐带哽咽:“皇祖母误会了,父皇纯孝,日夜牵挂皇祖母病情,只是如今北边正对荆狄用兵,军情如火难以分心,绝无半分怨怪之意。”

祖孙二人相对落泪,场面极为感人。

.

殿门外寒风又起,呼啸徘徊,久久不散。

阶下宫人只觉眉心一凉,抬起头来,春雨连绵落下,在天地间织成了一张透明的网。

皇太女的车驾离开华阳宫,渐行渐远,消失在细密的雨幕里。

雨丝敲打着车顶,簌簌雨声中,穆嫔轻声问:“殿下,妾明日真的不去华阳宫侍疾?”

“不用去了。”

穆嫔迟疑着说:“可是礼王妃与云华郡主侍奉于太后床前,太后还要召礼王世子进来。妾如果不去,宫里和东宫没有一个侍疾的人,是不是对殿下名声不利?”

景昭翻阅着一本泛黄的古籍,平静说道:“你要是去了,恐怕回不来了。”

穆嫔一怔,直起身:“殿下此言何意?”

景昭并不多言,淡声道:“从明日开始,你就待在东宫里,约束好身边的侍从不得外出,如有违者,立刻发落回掖庭。”

伴随着景昭的话,穆嫔脸色慢慢变了。

她心性灵敏,入宫后也曾读过史书,顿时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许多故事,生出很多天马行空的可怕猜测:“难道、难道太后装病?”

“那倒不至于,不过……从重病到濒死,其间有一段距离。偏偏这段距离,太医很难明确界定。”

穆嫔觉得自己好像懂了,心中却更加忐忑不安,她颤声问:“那……太后娘娘到底想干什么呀!”

景昭终于放下书册。

午后梦中的种种情景似乎又浮现在眼前,她神情渐淡,一哂道:“本宫十年前就用过的把戏而已。”

十年前?

穆嫔竭力回想,却百思不得其解,又不敢轻易发问。

十年前魏朝覆灭,短短五年的国祚一朝终结。大楚立国,皇帝登基,年号建元,同日追封爱妻为文宣皇后,立膝下年幼独女景昭为东宫皇储。

这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太女究竟指的是什么?

景昭抬眼,眼风掠过穆嫔迷茫疑惑的面容,却并没有解惑的意思。

她唇角微扬,微嘲想着:十年前自己七岁,身陷险境四面楚歌,所以做出了行险的选择。

那太后呢,她又是为了什么?

车驾忽然停住。

“你先回去。”景昭道。

穆嫔微怔,挑起车帘朝外一瞥,看见面前熟悉的、通往东宫的宫道。

“妾先回去?那殿下呢?”

景昭道:“你想随本宫去明昼宫面圣也可以。”

穆嫔连忙住嘴,忙不迭地提裙告退,飞快逃走了。

细雨里穆嫔带着宫人撑伞远去,景昭放下车帘,平静吩咐道:“去明昼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