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正是把这鸳鸯和平儿的话当成听故事的时候,她是女孩子平时不得出门,就对这些外面的事情感兴趣,哪里经得起宝玉这三番四次的打岔,况且她年纪也小的很,因此倒也不用避嫌,她站出来道:“二哥,你要是不想听,你就出去,我很是想听这些,你平常跟着琏二哥哥一同出门见多了外面的事情,我们这好不容易有一件能听的,你还三番四次的打断。”
宝玉只得举手求饶道:“好好好,在你们说完之前,再不说了。”
惜春这才满意。
鸳鸯笑道:“这位世子倒是应该是个好相貌不是哄人的,原本这位世子该是老爷们接待的,偏今日老爷们都有事,门上见他仪表不凡便说请琏二爷去接待,谁知这位公子说有皇命在身不能久待,手中有林姑爷托他转送的书信,特地送到府上的,也是凑巧,恰好赖嬷嬷今日进来在门口碰上了,便说既然是姑爷的信便让她带进来给老太太吧,那位世子便答应了。”
鸳鸯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接着说下去:“据赖嬷嬷后来说,据他看来这位尚世子的模样是极好的,论长相,比她见过的北静王爷,卫公子,那府里去了的亲友秦小公子,理国公家的柳大爷,缮国公的石大爷,虽然模样不同但是更为出挑的呢。”
卫公子是跟湘云定亲的卫若兰,秦小公子便是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柳大爷,石大爷便是八公之后,乃是两府世交。
平儿接话道:“林姑娘不知道,那还在我们奶奶面前一通夸呢,惹得我们奶奶还要托我向姑娘问问这是谁家的公子呢。”
宝钗倒是突然想到了一点:“这位武安世子也姓尚是世交,这不跟之前林姑父路上遇到惊马,跳车救他的尚公子一个姓?那位尚公子不是说后来发现正是林妹妹家中的世交?不会就是今日这个尚世子吧?”
众位姑娘都是听过这段故事的,此时面面相觑,也确实,两个人都姓尚,都是未及弱冠的年轻公子,又都是世交,不会正好是一个人吧。
黛玉对这尚公子才是最敏锐的,毕竟上一个救了他父亲的小公子就姓尚,因此她这次一听到尚世子时心里就已经做此猜想了,不过到底也不能完全确定:“这我也不能完全确定,或许是两家也未可知,这还要之后问问父亲才能知道。”
“说起来,若没有这一遭的事情,林姑父是不是也是要上京述职了,此时林姑父定然不方便来了,那林妹妹要回去看林姑父吗?”
宝玉本身就对她们聊着外面的公子不太高兴,又听黛玉可能要返乡,虽十分不愿意,但这父女天性,到底也无法阻拦,只得闷闷不乐的沉默。
众位姑娘也不在意他说话,探春都觉得他脸上不乐意的表情也太明显了,唯恐黛玉看到了生气,谁知黛玉只装看不见。
这事鸳鸯倒是知道,不如说这是林如海和贾府的默契,非必要黛玉不返乡,因此鸳鸯道:“水路难行,想来林大人也是记挂林姑娘路上的安危,不想姑娘来回折腾的。”
这事黛玉也只是明白,此时父亲捎来书信,打消了她心底的不安,黛玉自然明白她安好他父亲才会安好,因此自然不会任性的说要回去探亲。
宝玉听到黛玉不会回乡探父这才转忧为喜起来,明显到探春都忍不住瞅了他一眼,他还浑然不觉。
众姐妹只当看不见,还在一旁围着鸳鸯和平儿问前问后的。
鸳鸯和平儿在黛玉房中略坐了一坐,便起身告辞了,黛玉等知道她们身上都有职务在身,恐她们回去晚了被贾母等人找,因此也不多留。
宝钗见鸳鸯和平儿出去道:“咱们也去给老祖宗请安吧。”
黛玉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是呢,今儿天气暖和咱们也去。”
宝玉笑道:“请安倒是小,也看看老祖宗屋里有什么新鲜玩意。”
“谁是为了新鲜玩意去的,你是你别拉扯上我们。”
黛玉说完拉着惜春的手走在前面,宝玉要追上去跟着,被宝钗拉了下来:“宝姐姐,咱们不走,停下来做什么?”
宝钗意有所指道:“这又不是你后悔了要找林妹妹道歉的时候了,才夸了你你又犯病,下次你再惹恼了她可别拉我做说客,你细想想你刚刚说的话。”
说着一摔手径直去了,只留下宝玉在原地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