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寿宴,陛下乃是孝子要为天下人做表率,特意吩咐内务府要好好操办。
到了这日,每个人都盛装打扮,在这样重要的日子不能出一点错。
盛芷也是一早就给女儿安排好了,这次她还要带着盛清兰也去见见世面,这孩子太过文静,平日里虽也跟着嫂嫂做生意,但这真正的大场面还是要多经历一些。
马车上看着两姐妹贴在一起,盛芷满脸笑意交代道:“待会儿进了宫要好好跟着我,万万不能乱跑免得冲撞了贵人。”
盛清兰点头,“我会看好枝枝的,舅母放心。”
到了殿内依次入座,盛芷也不欲张扬,此次不过是想让孩子们见见世面,她见到祝夫人在一旁偏后的位置坐着,便也过去说话。
祝夫人的丈夫乃是翰林学士,常陪伴在陛下身边,祝学士乃是低调之人,他的夫人也是这般。
两家的老爷性情相投,早在年轻的时候便曾口头约定过娃娃亲。
盛芷亲昵的喊了一声“祝姐姐。”
祝夫人眉眼笑眯眯的同盛芷聊了起来,她看到盛芷身后的两个女子,及笄那日她便已经见过沈枝,真是长的好看,眼神清澈一看便知晓是个好孩子,就是可怜自小没能待在父母身边,不知道在外面受了多少苦。
盛芷拉过女儿的手腕,“这是祝夫人,先前你们见过的。”
沈枝乖乖行礼,“夫人安好。”
祝夫人连笑着扶起,“哎呦,好孩子叫我伯母便好,不必这么生分。”
盛清兰在一旁温柔的笑,看到祝夫人的目光也跟着行礼问好。
祝夫人看着这两个水灵灵的女孩子,眼中有些羡慕,“妹妹这两个孩子养的真好,任谁看了都眼羡慕几分。”
盛芷以手帕掩住嘴角,“好了姐姐,你就莫要取笑我了,这京中谁不知道你家祝砚才中了探花,谁不羡慕啊。”
说到这是祝夫人也难掩笑意,她就这祝砚一个孩子,如今儿子有志气她也跟着面上有光。
两人寒暄半天这才入座。
太后寿宴,宫中自是准备了许多糕点茶水以供人们聊天。
沈枝看着眼前的海棠花样式的点心,她舔了一下唇瓣拿起一块尝了一口。
有些过于甜,不太好吃。
盛清兰看到表妹这可爱的模样,帮忙擦擦嘴角,又递给她一盏茶让她漱漱口。
沈枝笑道:“谢谢表姐。”
这厢,孙韶容穿着一身花了重金定制的衣服首饰大摇大摆的走进来了,她一眼扫过去正好看见沈枝对着盛清兰憨笑。
孙韶容冷哼一声,哪里来的小家子气的人,看着极为眼生,又坐着那么不起眼的位置,想必是不知名的小户人家。
她傲娇的走到小姐妹的身边,果然获得了一众的惊叹声,孙韶容勾起唇角,惺惺作态道:“哎呀,这也没花多少钱,好看就行,银子不过是些死物,哪里值得犹豫。”
周围的几个女孩子同时投去艳羡的目光,她们每月都有固定的零花钱,自然不能像孙韶容这般随意。
“容容,你娘对你真好。”
孙韶容得意道:“那是,我家就我一个女儿,爹娘自然疼我。”
有人在一旁发出感叹声,也有人看不惯她这副样子,轻嗤一声不过碍于她的家势不敢开口讽刺。
孙韶容摆弄身上的配饰,脸上的笑就没听下来过。
忽然,门口的太监忽然传来刺耳的长长的声音,原来是太后娘娘和陛下到了。
皇后在一旁扶着太后,唯恐哪里做的不够周到。
众人全部起身行礼。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都平身吧,今日是太后寿宴不必过于拘礼。”
众人起身,接着便有不少人争着贺寿,太后听了一堆好话也听累了,开口问起了信王夫妇。
“哀家听闻信王妃有喜了?身子可还好,一定要让御医好好照顾着,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信王妃得礼起身,“多谢太后体恤。”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又对着信王嘱咐,“这可是你的第一个孩子,定要好好看护才是,若是先帝泉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
信王面上带笑心中却腹议这个老太婆装的像。
信王妃察觉到丈夫心情不好,想起他先前的话,她有意牵起话头,“王爷和臣妾都希望这是个女孩子呢,先前沈家的女儿及笄礼,臣妾也去看了一眼,当真是个明眸皓齿的姑娘,有灵气的很呢。”
太后眼中露出精明的笑,“哦?沈家还有一个女儿?”
盛芷不得不带着女儿出来,回道:“太后娘娘,臣妇是有个女儿,先前因为身子不好在京外养病,这才回来不久。”
太后:“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
沈枝乖乖抬头,看太后一脸慈爱,只是这眉眼间又带着几分威严,“太后娘娘安好,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