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漂亮石头 > 第2章 初遇

第2章 初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和石头的初遇是十年前的夏天,那时候正放暑假。

冯华年高二的暑假,紧绷又充斥着各种糟心的事,认识石头是那一个月为数不多的轻松。

但是十年前,有些遥远,很多细节冯华年已经记不清了。

那年冯万盛的心脏查出了问题,其实应该早就有端倪了,但是冯万盛当时四十出头,自认命比铁硬,直到在讲台上差点栽到才被他妈强行送到了医院。

方桦也是个老师,在同一个高中教语文,冯万盛几十年无论如何也吵不过她,所以那个夏天就老实住进了医院。

冯华年很少会到医院去陪床,因为他有补习班要上。

冯万盛在住院之前还给他安排好了一整个暑假每一天的任务,所以冯华年只有在放学才会偶尔过去一趟,换方桦回家休息一会儿。

冯万盛即使躺在病床上也不会放松对冯华年的管教,每当他一开口,病房里的气氛就无比压抑,同病房的老头儿一到这时候就开始呼呼大睡,对很多人而言,数学就像催眠经书。

冯华年熬到冯万盛喘气的时间,就拿起冯万盛那个十几年的水杯,站起来说:“我去打个水。”

然后头也不回地逃出病房。

其实水杯里的水还温着,他不久前刚打过。

他把水换掉,又不想太早回病房,就在一排椅子上坐下来,靠着墙,透过眼镜片看着走廊。

但双眼是失焦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有人在推他的腿,是一个不大点的小孩儿,剃了个寸头,圆滚滚的像颗卤蛋。

这小孩儿趴在地上捡掉下去的石头,有一颗正好在他脚下。

小孩儿好像没人管,就跪在医院冰冷的地砖上,在椅子上把石头当沙包玩。

石头已经掉了好几次,冯华年懒得管他是不是在推他的腿,也懒得再看,就随他去了。

直到那个小孩儿发出了声音:“你踩到了。”

他低下头,刚才他抬脚的时候踩在了那颗鹅卵石上,他都没有发现。

冯华年弯下腰,捡起石头送到小孩儿手里。

这时候他才看到小孩儿仰着脸看着他。

眼睛很大,瞳孔很黑,眉毛......他‘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他以为这种眉毛只会出现在动画片里。

“你笑什么?”

“石头很漂亮。”他把鹅卵石放在小孩儿手里。

小孩儿的眉毛随着他还不会掩饰的表情飞舞,冯华年越看越觉得,太像两条灵活的毛毛虫了。

后来,冯华年又见了小孩儿很多次,都在那张长椅上,有时候身上干干净净的,有时候带着一身土。

他出来打水时就总是走过去坐一会儿,一来二去也和这小孩儿说上了话。

“你喜欢哪个?”小孩儿从兜里掏出来一把石头放在椅子上让他挑。

冯华年从中拿了一颗墨绿色的鹅卵石,小孩儿又说:“再挑几个,拿五颗吧。”

冯华年又挑了几颗颜色不一但是非常圆润的石头。

他以为这是小孩儿送给他的礼物,谁知道小孩儿在他挑完石头之后,就让他陪着一起玩石头版的抓沙包。

冯华年对这不是很在行,他的童年单调无趣,这种小游戏即使玩过,也没有让他熟练的机会。

所以他大多时候都是在看小孩儿玩。

五颗鹅卵石在他手心里滚,不得不说,这些石头确实很漂亮,甚至有一颗像晶莹的但却圆润的钻石。

如果不泛着一点黄的话。

“你在哪捡的石头?”他问。

“湛河桥,”小孩儿说,“我家旁边。”

湛河桥啊,那看来他们家住得不算太远,冯华年从自己书桌前的窗户往外看,也可以见到湛河桥。

不过那座桥年代很久远了,上面长着青苔,桥中开裂,桥头桥尾已经被堵上不再使用。

即便如此一到夏天很多人在湛河里游泳,他们常聚在湛河桥下,虽然每年总要淹死几个人。

黄昏落下,冯华年要带着水杯回去了,他把石头还给小孩儿,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儿垂着头,拨弄着手里的石头,不知道是没听到他的话还是不想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小孩儿先反问他。

“嗯......你叫我年哥就行。”冯华年说。

“年糕?”小孩儿露出一排牙笑,“我喜欢吃年糕。”

“年哥,”冯华年纠正,“冯华年,知道怎么写吧?”

这小孩儿看起来差不多十岁了,而且他的名字不难写。

“年糕。”

就纯欠揍,冯华年想。

“你叫什么?”他又问一遍。

小孩儿也‘嗯......’着想了几秒,说:“我叫石头。”

“行吧,”冯华年站起来,他没功夫去打探一个儿童到底叫什么,于是说,“再见,石头。”

——

缘分这种东西,妙不可言。

他们初遇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小城市里,再次相遇却在省城的十字路口。

冯华年确定眼前的人是石头之后,盯着那张脸看了三秒。

十年过去,他的长相没怎么变,但是石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他记得十年前那个小孩儿好像个豆芽菜,瘦瘦的只有脑袋大,现在一下就挺拔了起来,脸圆乎乎的脸也有了流畅的线条。

说实话,如果不是那两条眉毛,他是绝对不敢认的。

“好久不见。”冯华年笑起来,他是打心底里因为这次重逢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