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病美人帝师只想回家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波澜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波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贵妃为自家妹妹找补:“宜宁单纯,不曾经过事。不过也是奇了,那沈穆不是出了名的目下无尘高傲至极吗?他这做法,啧啧啧,倒跟那些标榜自己的名士大有不同。”

王老夫人没多想,王家乃是百年望族,只要王家不倒,沈穆翻不出什么花儿来。

母女俩相会的时间短暂,没过一会儿就有人进来催了。

采绣捧着蜀锦,后头的宫人手里的托盘里都是奇珍异宝,一一献于王老夫人身前。

“这些母亲都带回去吧,拿去做衣裳做摆件都好,赏人也可。”王贵妃恋恋不舍,强笑着,转念想起弟弟,忙叮嘱道,“书樾的婚事因着他带兵戍边耽误了许久,这次回来,母亲定要给他安排安排,过几日办个赏花宴吧。”

王老夫人无奈摇头:“你弟弟那个倔脾气,你还不知道他?前几日捎来书信,特意说这次回京述职,家里不要办什么赏花宴,说什么京城的贵女虽美,但不合他的性子,他不要。”

王贵妃掩唇而笑。

宫人又进来催了一趟,王贵妃满眼不舍,但无奈宫规如此,只得托着肚子气喘吁吁的送母亲离开。

采绣扶着贵妃的手劝道:“娘娘,您别伤心,陛下宠爱您,日后能见老夫人的时候多着呢。”

王贵妃不知怎的,听见“陛下”二字竟然抖了一下。

她不敢露出什么异状,扶着采绣回了宫。

她心里总是不安,这一胎来得意外,母亲不知道,但她心知肚明。

这宫里谁生孩子,谁能生孩子,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间——每回侍寝之后太医院都会备好汤药让妃嫔服用,她那一回自然也是喝了的,但孩子还是来了。

陛下虽然脸上不显,自知道她有孕后宠爱日隆,可她总是不安。

陛下的眼神,太冷了。

不会的,贵妃抚着胸口,心中暗念,这也是他的孩子,他那么喜欢孩子,不至于这样狠心。

未央宫中气氛融融。

皇帝自坐在一旁饮茶,皇后则是陪着两个孩子写请帖。

虽然离两个孩子的生辰还有些日子,但也要提前备好一些东西。

“这日子过得倒快,眼看着我们知行和知意都要十三岁了。”

皇帝心中一动,竟然就此出了神,难得的没听皇后说话,而是暗自想着,顾晦这孩子也十三岁了。

“母后,除了名单上的人,儿臣还想邀沈先生入宫。”

顾知行面上看着镇定,实则眼底都是期待。

顾知意炸了,他先前特意让素英姑姑不要写准备沈穆的那一份请柬,却不想兄长居然注意到了缺漏,连声说不要不要。

皇后嗔道:“那怎么办?你们两兄弟过生辰,一个说邀沈先生一起,一个不愿意,难不成……”

顾知行紧张地看着皇后,脸上的神情看得出来非常紧张。

“你们分开过生辰?”

皇帝自然也清楚顾知意为什么不愿沈穆过来。

他有点好笑地上前揪揪小儿子的耳朵,顾知意连忙顺着他的力道起身,皇后瞪了皇帝一眼,然后懒洋洋的支着下巴看戏。

“这段日子朕的确是忙于国事,也没怎么去问你的课业。”皇帝又气又笑,“你不交课业已是做错了事,还敢威胁两位先生?顾知意,你胆子挺大。”

“好在那沈穆不是寻常人,没因为你是皇子就轻轻放过,替朕好好教训了你一顿,不然你是想上天?”

顾知意龇牙咧嘴嘀咕道:“叫他来就来嘛,父皇还翻起旧账了……”

皇后简直没眼看。

都是一个肚子里出来的,怎得知行聪慧稳重,知意四处闯祸犯蠢?

还好知意不晓得自己的身世,这要告诉了他,还不得让满宫里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皇帝听他这话,三分火气愣是涨到了七分。他松了手,立刻下旨:“来人,给朕打造一把玄铁的戒尺……”

顾知行打断道:“父皇,沈先生身体不好,玄铁的怕是……拿不动。”

皇帝一噎,转了口风。

“那就黄金!”

这下殿内所有人都看向了皇帝,皇后嘴角抽搐,一时不知道如何表情。

皇帝顶着冷硬的表情把旨意说完,他清楚为何众人如此看他,但也不能怪他不是?

谁叫那回沈穆说要黄金的时候那双眼睛满是渴望?

那可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然要请人家帮他教孩子,肯定要投其所好。

“黄金性软,着人打造多几把,一并送去沈府。就说是朕的旨意,今后皇子公主若是犯错,沈先生均可责打,不必担责。”

顾知意哀嚎一声,彻底趴在桌面上不肯动了。

多日后,沈穆接了圣旨,看着锦盒里整整齐齐摆着的五把黄金戒尺懵了神。

杨公公笑眯眯:“沈先生,陛下说了,黄金性软,要是打折了,便再换过。”

沈穆挑眉,还是皇家有钱啊,连戒尺都用黄金打造。

柳絮上前塞了一个钱袋给杨公公,杨公公收了,略谈了两句就着急要走。

杨公公也是侍奉御前的总管太监,沈穆一路送了他出去,杨公公连道不敢,沈穆只笑说:“原还想留公公吃盏茶,不想公公忙碌,这便走了。”

杨公公叹了口气:“可不是!不仅仅是咱家忙,现下最忙的怕是御史台那班人,哎呦我这嘴……!”

沈穆故作不解:“御史台?可是那位……华大人?”

杨公公看了看四周,见没有旁人,只有自己的徒弟杨辛,一甩拂尘,杨辛会意,领着人快走几步等在门口。

“告诉沈先生也无妨,您这几日养病,想必不清楚朝中近来发现的几件大事。”

杨公公神神秘秘:“吏部华侍郎贪腐巨大,牵动上上下下不少人,陛下震怒,下旨严查……过几日,还要提前京察呢!”

“官员贪腐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沈穆有意无意地带着话头走,“看来这位华侍郎贪了不少。”

杨公公比了个一。

“一万两?”

杨公公皱着鼻子不屑摇头。

“一整年的赋税!”

沈穆很会给反应的瞪大了眼睛,这反应让杨公公心中得意,却不想沈穆对这个话题似乎很感兴趣,接着问道:“可是我听闻这位华侍郎勤恳爱民,在任地遇上天灾,还是他主张开仓放粮,才免得万千百姓被饿死。”

“这样的人……也会贪腐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